[高校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探讨3篇]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高校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探讨3篇

高校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探讨3篇 第一篇 一、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性质 建筑结构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涵盖内 容较为复杂,设计知识领域非常广泛,是培养设计师掌握结构原理、驾驭新造型 语言的重要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 及实践技能;
明确设计的实质和要点,掌握基本的建筑设计规则及设计手法;
运 用造型艺术规律来组织建筑结构,了解结构的造型语言。既注重培养学生对建筑 结构的力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拓展学生运用结构造型进行设计的艺术创造力, 让学生感受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二、传统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及存在问题 在本课程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大多以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知识内容及案例 影响。虽然一些建筑结构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规律可以通过简单案例图片讲解,但 建筑毕竟存在于三维空间甚至是四维空间,很多理论知识只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会 使学生感到难以掌握。只是让学生“听得见看不到”或者“看得见摸不到”,都已不 能满足本课程学习的要求。实践性强是建筑设计课程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难 点。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训练,从假题假作过渡到 真题真做,才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还 存在其他问题。首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只限于建筑结构,忽略了与其他学科之 间的联系。其次,教学模式太过单一,基本采用教师讲授知识内容然后布置作业 的“听-写”式,然后学生再根据一些虚拟而简单的要求进行创作设计。这样不仅 缺少了学生间的团队合作训练以及专项训练,也缺少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影响 了教师对部分难点知识内容的解析,降低了教学效果。再者,对于学生的建筑结 构设计成果,只以最终成绩高低的形式作为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这样并不利于体 现学生的设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者通过对同类院校同类专业本 课程教学过程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改革措施:1.多学科知识交融式教学。依据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涉及专业、学科范围广 的性质及特点,要求学生必须构建多学科、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在建筑结构设计 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细心指导,使学生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以及在专业学习 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合理安排学习的重难点,注重自身的基本专业素养,特 别是建筑制图、立体构成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在把握好建筑力学、建筑材料与建 筑结构形态的关系,注重造型的节奏、韵律、变化与结构的处理呼应的同时,加 深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和建筑艺术美学类课程穿插交融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艺术 素养,并引入建筑历史、文化的熏陶以及对建筑空间体验者心里关怀等知识内容, 提高学生全方位的专业素养,为日后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打下坚实基础。多学科交 融的知识讲授,必然会带来知识内容的混乱,这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理清思绪, 可采用“串联式”、“并联式”两种知识结构共同搭建。

2.课堂多元化教学。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课程知 识的传授应摒弃传统“听―写”式的教学方式,转为学生根据教师发放的课程教学 研究提纲,以五人团队自行安排讲课内容,并推选团队内的某一成员上台讲授, 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过程中,由任课教师进行调节掌控,对学生整体讲述 的课程知识进行梳理,查缺补漏,形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总结”的教学 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 且,教师总结的过程、设计方案完善、最终讲评,都可以带入学生的参与。例如 最终讲评环节,可将作业讲评的方式模拟成真实的建筑竞标的现场安排学生团队 进行方案的汇报,其中包括创意理念及来源、运用的设计手法、遵循的设计规则、 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的评价。然后组织学生评委进行提问,并做出评价提出修改 建议。且设计题目的设定,也尽量根据真实的招标要求,形成“真题真做”的效果。

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口才和随机应变能力的 机会,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做好铺垫。②实践带动理论知识认知。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中结构原理、力学知识等内容相对固定,如果要使其趣味化以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多结合国内外著名建筑大师的经典设计案例来诠释 理论内容。在分析讲解真实案例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在充满吸引 力的实例中接受理论知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 仅通过多媒体展示大量的案例图片及视频,还要尽可能地将学生带到建筑案例的 施工现场讲解。由此,能够加强课程教学的专业知识信息量及实用性,有利于学 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才可达到“听到-看到-摸到”的效果,也迎合了建筑处在“三 维空间”的特点。此外,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书写并留存设计 理念及创意来源,结合所学知识理论制定设计任务书,再通过造型语言将整个建筑结构表达出来,以使学生掌握系统化、理论化、专业化知识能力。

3.设计图纸及模型展览反馈教学。根据本专业的特色要求,在学生完成最 终的作品后,应采用适当的规模、形式进行展览。通过收集参观者意见,形成此 次学生作品的客观评价并反馈教学。一方面,将学生绘制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效 果图及施工图打印装订成册或者制作成展板,举行规模不同的三维效果图作品展 览,可以是班内展览、年级展览、学院展览,也可以在全校举办课程设计成果展,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制作建筑模型,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灯光、 建筑外环境规划等内容,不但丰富模型的整体效果,也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起来。

不同形式、规模的展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作热情、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展示阶段学习的成果,也使社会或相关专业单位提供了解本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平 台,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教师则根据展览的反馈效果,对以后的教学改进 提供依据。

作者:于涛 工作单位:泰山学院 第二篇 一、《概论》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习的主渠道。《概论》课程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形态,在帮助青年学生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的同时,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正如清华大学 刘书林教授所指出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解 决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理想信念问题,使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更 加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概论》课程建设过程中,其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势必是 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所遵循的源点。

(一)《概论》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定位 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立足人才培养目标,把握政治理论“够用”和“会用” 原则,从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层次性来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关注社会, 认知现实,认同信仰,政治坚定,提升素养,升华人生。

(二)《概论》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第一,在理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继承,突出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当代实践,支持青年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 仰认同。第二,在操作上,以专题式教学为建设平台,一方面整合教材内容,以 三大模块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论、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统领若干专题,形成课程教学体系的纵向方案;
另一方面各专题又以理论教学、 学生参与、学生体验、网络自修、考评体系五个部分为具体载体形成课程教学的 横向体系,即以“纵向有方案,横向有体系”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进一步 推进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二、《概论》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思考与实践操作 (一)专题式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夯实教学体系的立足基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概论》课程内涵极其丰富,外延极其广阔,是一 部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宝库。这些理论成果的产生与我国的历史国情、现实社会 生活等密切相关。《概论》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是夯实教学体系的立足 基石。第一,大前提。坚持以统编教材精神为指向,以其体系结构和谋篇布局为 指导,正确处理三方面关系,即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学内容的内在关 系、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这是科学化整合理论教学内容的 重要前提。第二,切入点。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实际,在全面 阐述问题的同时,关注重难点和热点问题的集中阐述。专题中各知识点可以集中 在一个中心问题上讲透彻,实现讲座化,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清晰的思路,对相 关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三,目标项。形成理论教学的“知识性、科学性、思 想性、艺术性、应用性”五者统一,提升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引导性,这是整合 理论教学内容的重要目标。如,在教学体系实施中将理论教学内容分设了下列五 个专题,围绕各专题整合相应的知识要点。

(二)参与式进行小组话题研讨,提升教育教学的动感活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活动要在激活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 学”的主观能动愿望的同时,使学习者具备实现“开花结果”的相应素质能力。根 据目前《概论》课程多以大、中班型授课的实际,实施以小组为单位,以“话题” 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去发展,去探究,进一步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从 “接纳者”为“参与者”的角色转变,使教育教学活动的动感活力得到迸发。教师在 实施这一活动时应注意把握:第一,把握好“话题研讨”设计的“量”与“质”,而非 “多多益善”,这是话题研讨取得实效的基本前提。应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的重难点,可通过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而达到学习所得,以教师主导和学生参与去共同设计题 目。如,在教学体系实施中先后设计下列研讨话题。第二,把握好“话题研讨” 进程的有序与指导,而非“放任”或“包揽”,这是话题研讨取得实效的必要保障。

首先,教师对小组的组建进行指导,选出组长和成员,可以以学生寝室为单位, 使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与合作更为有利;
明确成员的任务分工,如资料准备、内容 讲解、课堂主持、组织讨论、回答问题等。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后辅导答疑 环节对学生小组的课后研究活动进行随时沟通,及时肯定成果予以鼓励,及时发 现不足予以建议,保证小组研讨的方向和实效。注意教师给出的建议应是具有开 放性的,而非结论性的,使学生在探求问题中提高其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批 判性。第三,把握好“话题研讨”效果的总结与评价,而非“有始无终”,这是保证 话题研讨具有激励性、后续力的重要环节。由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贯穿整个教学 进程,各组承担的研讨内容有别,进行时间有先后,因此,对各小组的总结与评 价环节要力求准确、科学。例如,可采取“三三制”即教师评定、学生互评、组长 评定三者结合的方式。

(三)体验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体味教育教学的延伸魅力 “知行做合一”。《概论》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 要的是思想观念的塑造,实现学生政治认知的“教化”与“内化”的统一。立足于实 践生活、引导受教育者以正确的姿态参与实践生活,是《概论》课教学目的顺利 实现的基础。在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中,积极遵循科学思维培养、社会实践锻炼、 校园文化熏陶三原则,要从实践教学大纲、方案设计、开展指导、考核评价四方 面建立起完整体系;
要立足校内,拓展校外,完善“请进来”、“走出去”等实践教 学展开的稳定机制。实践证明,这些体验式实践教学的进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广 泛影响。第一,根据理论教学进展情况设计并实施实践教学安排方案,组织学生 开展经典原著读书汇报会、经典红片观看座谈、焦点问题辩论赛、演讲比赛、“思 政大课堂”专家报告会、专题图片展等课堂实践。第二,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调查等课外实践,除教师提供参考选题如校园文化主题调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状况主题调查等外,学生以调查小组为单位也可自拟题目,积极引导学生以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为视点,关注社会,把握时代前进脉搏。第三,加强学校与社会“联 姻”,充分利用好本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校外优秀思想教育资源来丰富《概 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四)互动式完善网络课程建设,发挥实时交流的平台功能 发挥网络教育教学平台作用是高校教学载体与时俱进的结果,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一载体在延伸教学时空、丰富教学内容、拓展交流渠道等诸多 方面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优势。第一,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建设的有利契 机,以信息化手段丰富网络课程平台资料,不断更新学生自修所需的学习资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如,根据理论教学 进度,在课程网络平台上,链接了《走近毛泽东》、《建党伟业》、《影响中国 历史进程的事件》(部分)、《国情备忘录》、《六个“为什么”》、《走向和谐》、 《重托》、《大国崛起》等视频资料,《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金冲及:毛泽东传》、《邓榕:我的父亲邓小平》、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江泽民传》等文献资料,《“推进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课堂, 百万首都大学生同上一堂课”专家讲座》、《任仲平:世界人权史上的光辉篇章 ―――写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之际》、《李慎明:新中国61年政治建设 和政治发展的经验》等理论文章,以及重要案例、图片资料等等,极大地辅助了 课程教育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拓展了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第二,思想是交流 而不是灌输,高校思政课师生需要自由、开放的载体。信息网络时代赋予了这种 需要。如,教师利用网络课程平台、教师个人教学网页的“请您留言”、“我要发 言”等活泼的形式及教师博客、电子邮件等,进行网上话题互动、辅导答疑、教 学反馈及以各班为单位的电子作业提交,这些都赋予了《概论》课程教育教学手 段的时代气息,弥补了大、中班型授课形式所受时空束缚的不足,积极增进师生 双向交流的广度和力度,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阶段式制订考核过程指标,对学生学习予以综合评价 科学的评价机制带来的是激励,转化成的是动力,成就的是业绩。课程考 核是测量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手段。《概论》课教学作为高校一门思想政治理论 课,对学生的考核无疑离不开思想成长这一重要方面。具体来说,对学生学习态 度、学习效果、学习成长、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考核应以发展的观点去进行一 个持续的、综合的过程评价,而不是“一卷定成绩”的评价;
以阶段式制订考核评 价指标的综合体系,体现发展观和课程特点。

三、结语 《概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全方位的不断思考和实践探索,需要教 师们在尝试中不断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整改,步步为实,把握 规律,更好演绎。当前与今后任务仍要继续推进以课堂为渠道、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为通道、以网络为条件、以自修为延伸、以考核为手段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推进教学内容整合化、教学理念人本化、实践教学经常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考试方式综合化的建设进程。

作者:李仁华 工作单位:辽宁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第三篇 1、篮球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我国的篮球课程基本沿袭了前苏联时期的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根据我 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对其修改,以适应我国的篮球教学,并一直沿用到现在,随 着时代的发展,篮球项目的规则,场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在篮球教 学中,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来适应篮球运动的发展。现在高校的篮球课程教学, 偏向于训练化,高校的学生达不到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教学从难、从严、从实战 出发,学生课堂负荷过大,练习要求较高,时间一长,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较 差。

2、篮球教学内容改革 2.1、授课对象要拓宽 在高校学生中,不乏篮球基础扎实的大学生,毕竟这样的只是少数,在篮 球课程开设过程中,要拓宽授课对象,照顾到之前对篮球项目接触少,篮球基础 差的同学。在部分高校,在篮球课堂中,教师对篮球指出扎实的学生悉心的指导, 对篮球水平差的同学马马虎虎,造成基础好的提高快,基础差的无提高的情况, 在课程改革上上,教师要拓宽自己的授课对象。

2.2、提高篮球参与,融合篮球文化 在高校篮球课程教学中,学生参与其中,并从中得到了满足感,这种满足 感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参与的动力,教师应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内 容,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中融入篮球文 化,延续学生篮球学习的信心,积极引导学生去理解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让学 生去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

3、篮球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3.1、加强实践练习篮球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项目,需要很好地团队配合。在篮球课程教学新 技术动作过程中,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依次练习,教师指导纠正,这对于篮球 基础差的同学来说,原地练习,篮球水平可以得到提高,但对于篮球基础水平较 高,基本功扎实的同学来说,单一原地的练习,他们得不到很好的锻炼。篮球课 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于加强学生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在组合练习中得到提高, 让学生在移动中去磨练自己的技术,在配合中锻炼自己,在比赛中提升自己,课 堂中穿插理论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增加学生的攻防转换。

3.2、保证学生个体的受益 在篮球课程大纲的要求下,应根据学生之间的篮球基础水平差异进行分组, 分开教学,让篮球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相互指导与学习,以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团队配合意识,使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都能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3.3、提高学生的篮球综合能力 体育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得到提高,还能促进其心理、社 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在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中,教师应把篮球理论知识作为授 课的基石,让学生多方位的去了解篮球、理解篮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 生积极学习篮球技术,改进自己的短板,从而整体的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课堂 中穿插一部分篮球赛事的组织与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篮球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4.1、公开篮球课堂内容 篮球课程开课前,应向学生公布篮球课程的上课要求、学习内容、考试内 容、方法和标准,让学生充分了解篮球课程。

4.2、学生自由选择考试项目 通过学生自由选择考试的办法,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针对课堂上学习的 基本技术,都可以作为考试选择,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培养 终身体育意识和积极的锻炼习惯,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篮球课程的考 试成绩。4.3、设定相对宽松的考试时间 对篮球课程学生的考试和测试,可不设定固定的考试时间,在学期末可为 学生提供较长的考试时间,只要在篮球课程的开课时间之内,选修篮球课程的学 生就可在不影响专项教学的前提下进行考试。

5、结语 普通高校篮球课程一直是在校大学生所喜爱的体育项目,吸引了很多大学 生选项课学参与。高校篮球课程改革可使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更加的丰富多彩,灵 活多样。这将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到篮球课中来,更加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和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和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篮球课程的教学水平。

作者:高勋 温丽萍 工作单位: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