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法学教育和法制现代化论文 法制支队与法学院

民初法学教育和法制现代化论文

民初法学教育和法制现代化论文 民初法学教育和法制现代化 全文如下:
近代新式法学教育自清末兴盛后,到民初仍沿着强大的惯性在运行并 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所不同的则是将法政学堂改称为法政专门学校。这一时 期新式法学教育潮流的激荡起伏、奔腾分衍,不仅表现了民初社会政治法律发展 对教育变革的急切呼唤,而且也折射出志士仁人对法制现代化的执着追求,是近代 中国社会急遽变迁下法学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结果,对我国传统法律的现代化 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民初法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民初,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实现了由封建帝制到民主共和的历史转变。

在辛亥革命民主主义精神的指导和鼓舞下,民初的壬子—癸丑学制既继承和发展 了清末学制的合理部分,又批判和改进了它的不合理部分。经过此后逐步深化的 教育改革,1922 年诞生的新学制———壬戌学制, “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 基础”。由于民初学制正处于历史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先天不足导致理工类生源 奇缺,文科类却因政体变革的特殊需要形成法政专业的一枝独秀。其发展之迅猛, 与清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黄炎培深有感触地说:“光复以来,教育事业,凡 百废弛,而独有一日千里,足令人瞿然惊者,厥唯法政专门教育。

尝静验之,戚邻友朋,驰书为子弟觅学校,觅何校 则法政学校也;旧尝授 业之生徒,求为介绍入学校,入何校 则法政学校也;报章募生徒之广告,则十七八法 政学校也;行政机关呈请立案之公文,则十七八法政学校也。”黄炎培的这番话生动 地描绘了民初法学教育遍地开花、盛况空前的局面。据统计,1916 年8 月至1917 年7 月,全国共有专门学校65 所,其中法政科就高达32 所,占49. 2 %.[3]与此同时, 为适应民初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法学高等教育体制也进行了重大改 革。

在1912 年10 月教育部颁布的《专门学校令》中,高等学堂被改为专 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4]为宗旨。其中,法政专门学校得到了充 实,分为法律、政治、经济3 科。但旧教育向新教育的转变,难以一蹴而就。民初 法学教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民初法学教育的兴旺仅仅表现在量的增长上, 其教学质量却相当糟糕。当时各地法政专门学校承清末旧制,多于本科、预科之 外办有别科,还有不设本科而专设别科者。从民初教育部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来看,法政学校泛滥的程度相当严重。例如广东省的法政专门学校“多办别 科,有本科者殊少;且学生程度亦参差不齐,非严加甄别,恐不免冒滥之弊。”[5]民初 法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与其教育部制订的法政专门学校规定相违背,严重制 约了法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针对民初法学教育貌似繁荣实则混乱的办学局面,1913 年10 月,教育 部下令法政专门学校应注重本科及预科,不得再招别科新生,该年11 月,又通知各 省请各省长官将办理不良的私立法校裁汰。1914 年9 月,教育部又责令各省将严 格考核公立、私立法政学校。在政府的严令限制下,民初法政教育“遂若怒潮之骤 落。其他专门教育机关,亦多由凌杂而纳于正规。”[6]1916 年,法科专校已降至学 校总数的42. 1 % ,学生数降至55. 7 %.[7]尽管如此,法政学校的数量仍高居各种专 门教育之首。

民初法学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一枝独秀不是偶然的,有着历史与 现实的客观原因: 1. 民初政治法律制度的革新迫切需要新型法律人才。民国肇建,百端 更新。资产阶级在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后,迫切需要对在职官员进行法律培训,使 各级政府人员更新旧有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从而征集一批具有民主共 和新知识的各级官员。尤其是在订定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法律的高潮中,更迫切 需要从西方法律制度中去寻找理论依据,急需大量的法律专门人才。可以说,适应 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是民初法学教育兴盛的根本原因。

2. 受到官本位传统观念的推动。民初法政专门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 机构,其宗旨在于“造就官治与自治两项之人才”, [8]但由于法政学子入仕做官具 有相当的优势,众多学子受官本位传统观念的淫浸,出于功利考虑,竞相投身其中。

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外人每指摘本 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 理科者尤少,盖以法学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9]民初北京政府鉴于“改革以来, 举国法政学子,不务他业,仍趋重仕宦一途,至于自治事业,咸以为艰苦,不肯担任” 的现状,提出“法政教育亟应偏重造就自治人才,而并严其入宦之途”的整顿方针。

[10]显然,民初法学教育兴盛有其深厚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3. 法学的学科特点,为其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民国肇始,教育经 费严重短缺,若兴办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类大学,现有师资、校舍和实验仪器设备根 本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开办法政专门学校则不然,所需经费较少,不需多少仪器设备,校舍可因陋就简。在当时一般人看来,法政学校与理工类学校不同,其主要 靠教师之口授和私室之研究,每班人数略多也无妨。

加之,在自清末兴起的留日热潮中,大部分留学生进入的是法政类学校, 其中一部分已学成回国,此时比较容易凑齐办学所必需的师资队伍。这些都为民 初法政专门学校的兴盛提供了客观条件。

综上所述,由传统律学教育向现代法学教育的转化,是民初社会转型的 本质要求和历史进步的伟大潮流。同清末相比,虽然民国时期无论在法政专门学 校的制度、教育规模、学科标准、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但法学教育 仍过度膨胀,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此外,民初法学教育的大发展, 虽与近代中国社会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总趋势相符,但也折射出千百年来的 习惯势力不可能一下子失去作用。中国法学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必将经历一个 脱胎换骨的痛苦的转型过程,其对民初法制现代化的影响,给我们提供了历史的经 验和教训。

二、民初法学教育对法制现代化的推进 从总体考察,民初法学教育的发展,是与社会变革、社会进步联系在一 起的,对正在兴起中的法制现代化起着促进作用,这是它的积极方面,也是它的主 流。这主要体现在: 1. 民初法学教育有助于普及法律知识,并培养了一大批新型法制人才。

民国建立伊始,孙中山就明确指出:“现值政体改更,过渡时代,须国民群 策群力,以图振兴。振兴之基础,全在于国民知识之发达。”[11]民初法政专门学校 的普遍设立虽有急于求成的功利色彩和量多质不高的问题,但也有部分法校办得 卓有成效,造就了一大批懂得近代法律知识的人才。清末民初法学教育的骤然勃 兴,对普及法律知识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可以说,这一时期旧教育的崩溃和新教 育的生长,促进了西方法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清末新式“学校的种种办法与其课程,自然是移植的而不合中国社会 的需要,但西方文化的逐渐认识,社会组织的逐渐变更却都植基于那时;又因为西 政的公共特点为民权之伸张,当时倡议者为现行政制的限制而不能明白提倡民权, 但民权的知识,却由政法讲义与新闻事实中传入中国,革命之宣传亦因而易为民众 承受,革命进行亦无形受其助长。所以西政教育积极方面最大的影响,第一是西洋文化之吸收,第二是中华民国之建立。”[12]而民初壬子—癸丑学制,原以癸卯学制 为蓝本,自然民初新式法学教育也继承和发展了对西方法文化传播的传统。民初 法政专门学校的普遍设立虽有急于求成的功利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 社会的法制化进程,对中国社会法律知识的普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民初法学教育促进了法制建设,推动了西方法律制度的移植。

清末,以日本学制为楷模而订立的癸卯学制,已在法律形式上基本体现 了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民初法学教育则进一步深化了从清末开始的 法学教育改革,批判和改造了它的不合理性,继承和发展了它的合理性,充实和发 展了清末法学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在西法东渐的大背景下,西洋法学对民初法学 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民国仅仅继承了大清帝国为数有限的法律文献,而又 无法读懂西洋法律书籍,这便很自然地转而求诸日本人大多以汉字写的西洋法律 着作以北京法政专门学校为例学校所用教材的70 %是从日本翻译过来的”。[13] 由此,民初法学教育的发展加快了资产阶级民主法律制度的建设和西方法的移植。

3. 民初新式法学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立法,促进了近代中国 教育法制现代化。

民初政策的制定者和法学教育工作者继承清末新式法学教育的传统, 大力引进西方法学教育制度,推动了教育立法。1912 年10 月,教育部颁布《大学 令》,[14]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1913 年1 月,在教育部公布 的《大学规程》中,[15]法科又细分为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三门,并详细拟定 了各学科的学习科目。自此,大学学科门类有了比较完整明确的划分,课程设置的 规定也大体适应甚至个别超前于民初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针对私立 法校办学质量的低劣,1913 年11 月,教育部又为此专门颁发了《1913 年11 月22 日教育部通咨各省私立法政专门学校酌量停办或改办讲习所》,[16]进一步调控法 学教育的规模,整顿法学教育秩序,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

民初法学教育立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适应了民初社会生 活及其主体的利益需要。在新式法学教育立法的带动下,民初陆续制定并颁布了 涉及教育行政、学校教育、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一批教育法规,从而建立起了资本 主义性质的教育法律体系。其虽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毕竟对民初资本主义教 育起到了确立、规范和积极推进的作用,为民国教育法制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民初法学教育的勃兴及其立法活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教育 转型的必然,是西方教育立法影响的结果,它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法制历史演进现 代化。可以说,民初法学教育及其立法活动,总体上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基 本精神,顺应了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和教育法制现代化的基本走向。

三、民初法学教育对法制现代化的消极影响 民初法学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创 造了无限生机。但民初法学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偏差,存在着种种弊端,对我国法 制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民初法政专门学校过度兴旺,造成教育的结构性失衡,导致法政毕 业生相对过剩、质量下降。民初法政专门学校数量居于专门学校首位,大约占专 门学校的一半,其结果是法政专门学校过度兴旺,法政毕业生相对过剩。郭沫若回 忆说,辛亥年间“法政学校的设立风行一时,在成都一个省城里,竟有了四五十座私 立法政学校出现”。

据统计,1912 年全国专科学校学生共计39 633人,而法政科学生为30 808人,占77. 7 %;1914 年全国专科学校学生共计31 346人,法政科学生为23 007人, 占73. 3 %;到1920 年,法政学校学生占全国专科学校学生之总比例,仍达62 %以上。

[18]民初法学教育的畸形繁荣,使此时教育内部结构比例严重失调,造成法政学生 相对过剩而其他门类毕业生相对紧缺。

民初法学教育发展在规模失控的同时,其教育质量也难以保证。民初 不少法政专门学校,尤其是一些设在地方的私立法政专门学校并不具备基本的办 学条件,它们的创办多由利益驱动, “借学渔利者,方利用之以诈取人财。有名无实 之法校,先后纷至。”[19]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泛滥的程度已相当严重,其教学质量自 然毫无保证,结果使法政人才培养陷入到名不符实的尴尬境地,无法适应时代和社 会的需求。

近代新式法学教育自清末兴盛后,到民初仍沿着强大的惯性在运行并 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所不同的则是将法政学堂改称为法政专门学校。这一时 期新式法学教育潮流的激荡起伏、奔腾分衍,不仅表现了民初社会政治法律发展 对教育变革的急切呼唤,而且也折射出志士仁人对法制现代化的执着追求,是近代中国社会急遽变迁下法学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结果,对我国传统法律的现代化 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民初法学教育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严重脱离中国国情,致使仕途 拥滞,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政治的腐败。

由于清末民初勃兴的新式法学教育的样板是西方法学教育,在中国没 有先例可循,因而在创办新式法学教育的过程中只好照搬照抄西方法学教育模式。

以民初学制为例,壬子—癸卯学制效仿德国,壬戌学制则承袭美国。人们满以为新 式法学教育制度引进后,就能造就满足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法制人才,但历史的发展 却告诉人们,西洋教育不能整体照搬到中国来,必须斟酌中国国情,作出适当的选 择。民初在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并建立新式教育后,其实际状况是:“凡所以除旧也, 而旧之弊无一而不承受,而良者悉去矣;凡所以布新也,新之利未尝见,而新之弊乃 千孔百疮,至今日而图穷匕现。”[20] 民初刻意追求的新教育精神,受到了科举陋习的侵蚀。就民初新式法 学教育而言,其宗旨在于“造就官治与自治两项人才”,但此时学生受“学而优则仕” 的引导, “以政法为官之利器,法校为官所产生,腥膻趋附,熏莸并进”,亟亟乎力图 “以一纸文凭,为升官发财”铺路。[21]因而民初“专门法政教育,纯一官吏之养成所 也萃而为官吏则见多,分而任地方自治之事则异常少见也”,[22]使得地方自治人才 缺乏,地方自治事业难以推进。

为克服青年学生热衷仕途之弊端,民初规定对于法政专门学校的毕业 生“不得与以预高等文官考试及充当律师之资格”,[23]欲以此堵住法政学子进入 仕途的通道,但收获甚微。据梁启超估计,民国初年全国“日费精神以谋得官者,恐 不下数百万人”,[24]其中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就是求官大军中的主力之一。

为求得一官半职以遂心愿,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四处奔走,钻营请托。

1914 年,北京举办知事考试期间,学习“政治法律者流咸集于各馆,长班颇为利市, 考员亦复打起精神到处探询何人可得试官。”[25]大批法政学生跻身仕途,腐蚀败 坏了社会政治,“凡得官者,长官延揽百而一二,奔竞自荐计而八九,人怀侥幸,流品 猥芜”。

综上可见,民初新式法学教育在促进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程中发挥了 积极作用,但是,民初法学教育的畸形繁荣,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种种问题, 拖了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后腿。这充分表明,民初法学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在曲折中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