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汗腺功能异常,多表现为下肢皮肤干、凉、泌汗减少甚至无汗,而上半身特别是面部及胸部大量汗出。泌汗异常的危险性在于肾上腺素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减弱,更容易发生胰岛素过量和低血糖[1] 。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皮肤干燥,咽干口渴,或双目干涩,腰膝酸软,舌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给患者带来痛苦。笔者采用增液丹葛汤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无汗症58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5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116例均为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25-65岁;平均48岁。病程2-15年,平均8年。对照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42-68岁,平均55岁;病程3-10年,平均6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⒈2诊断标准
⒈2.1中医诊断标准[1]①有糖尿病家族史;②温热时汗出异常。
③精神紧张时汗出过多。④进食时汗出过多。
⒈2.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 年WHO专家委员会公布的协商性报告;空腹血糖 7.0mmol/l或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OGTT实验中,2hPG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2]
(注:需再测一次,予以证实,糖尿病诊断才能成立。)
并且都合并异常汗出。大多是上半身多汗,下半身无汗。
⒈3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予以增液丹葛汤加味。药物组成:玄参30g 生地黄24 g 麦冬24g 黄芪20 g丹参10 g 葛根10g沙苑子10g 枸杞10g。
1.3.1对照组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1.4疗程及其它
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与此病相关的药物。
1.5疗效标准
少汗消失:皮肤不干燥 ,无咽干口渴,随访6月无复发。显效:皮肤干燥明显减轻,咽干口渴,双目干涩明显减轻。有效:皮肤干燥减轻不明显,咽干口渴,双目干涩仍存在。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少汗无明显变化。2结果
治疗组58例临床痊愈30例占 51.7%;显效12例占20.7%;有效10例,占 17.2%;无效4例占0.07%;总有效率 93.1%。对照组58例临床痊愈17例占 29.3 % ; 显效16例 占27.6%;有效17例 占29.3%;无效6例,占10.3 %,总有效率89.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自汗、盗汗,均为汗液过度外泄的病理现象。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认识。明确指出汗液是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的汗血同源。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3] 汗腺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后,可有出汗异常,有人即使是夏天天热也不出汗,而有的人无论环境温度高低却一直出汗。
糖尿病泌汗异常是指糖尿病所致自主神经病变后汗腺功能失常而出现汗液排泄异常。是因为自主神经损伤,游离神经末梢对温热的耐受性下降,受损的口腔痛觉神经对各种食物的刺激耐受性异常而发生的。临床大多是下肢皮肤干凉、泌汗减少,甚至无汗,而上半身特别是面部和胸部大量出汗,发病率占60%。[4]
糖尿病泌汗异常在中医学中归属于“自汗”、“偏汗”、“汗闭”等病证中,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开始多本虚标实并重,既有饮食不节酿成的内热,又有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化生之火,导致内热熏蒸,津液外泄而出汗多。病程迁延者,则以阴虚火旺为主,汗出久者以气虚不固腠理疏松常见。汗出异常可分为多汗和少汗两种情况。笔者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增液丹葛汤治疗糖尿病少汗症属于阴津亏虚者。方中重用玄参为君药,咸寒润下,滋阴降火;麦冬滋阴润燥,生地滋阴壮水.三药同用,津液恢复,水液大增,定能增水行舟。黄芪甘、微温,归脾胃经,脾为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并能宣发肃降,使水液布散到全身。丹参活血祛瘀并能养血、葛根能解肌生津液正合糖尿病整个病程中都存在血瘀的病机。[3]。 如果肝肾阴虚,双目干涩,可加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枸杞子补肾,明目,润肺。使肝肾阴虚得补,脾胃生化有源,并加入了活血药,针对糖尿病阴虚少汗的病机,使头面部上半身多汗减轻而四肢末端汗出减少纠正。皮肤干燥,咽干口渴,双目干涩,得以缓解。在根据血糖仪监测血糖的情况下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患者的血糖接近正常,加用中药增液丹葛汤治疗糖尿病少汗,优于对照组疗效 。
参考文献
[1]仝小林.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1:180
[2] 叶任高,陆再英.第6版 .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97
[3]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296
[4]张云华 ,陆汉军. 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与预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