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小儿感冒推拿哪个部位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中的临床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感冒发热患儿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退热治疗,实验组采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在小儿感冒发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穴位贴敷;小儿感冒发热;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837(2018)06-0123-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上呼吸道炎症又称为上感,俗称感冒,是儿科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不但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还需要配合良好的护理工作,以此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1]。本次研究了80例小儿感冒发热患儿,分析了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中的临床效果与护理体会,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所收治80例小儿感冒发热患儿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40例患儿,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患儿的年龄在0.3~5岁,平均年龄为(3.45±1.28)岁;40例实验组患儿中,男患儿24例,女患儿16例,患儿的年龄在0.4~4岁,平均年龄为(2.72±1.36)岁;两组患儿的各项基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治疗:给予患者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于1~3岁的患儿口服剂量为,4mL/次;对于4~6岁的患儿,剂量为5mL/次;若患儿持续发展,则每隔4~6h重复用药1次,24h内不得超过4次。

实验组患儿采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采用青蒿50g;石膏50g;滑石30g;荷叶20g;冰片20g;用醋调成糊状,贴敷于患者神阙穴与双侧涌泉穴;1日/次,4~6h/次。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 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涉及的所有资料进行最终的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用百分数(%)作为两组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选用X2作为检验方法,选用t作为两组计数资料(x+s)的检验手段,最后,P﹤0.05。因此,两组间相关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3.1 治疗措施

穴位贴敷法是一种将中药研磨,采用易于贴敷的物质调匀后,贴敷与患儿体表的一种中医外治法;本次主要采用了采用青蒿50g;石膏50g;滑石30g;荷叶20g;冰片20g;用醋调成糊状,贴敷于患者神阙穴与双侧涌泉穴;青蒿能够起到清透虚热、凉血除蒸的作用;石膏能够起到解热的效果;滑石能够起到清热收湿的效果;荷叶能够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冰片则能够起到开窍醒神之功效;诸药合用不但能够提高单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共奏温中解表、温中散寒之功效;而贴敷与神阙穴与涌泉穴则能够直接触发特定穴位,经透皮吸收以发挥药物的作用[2]。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护理方法

而在护理过程中,传统的护理方式往往都是以医嘱为中心,无法全面顾及到患儿的综合情况;因此需要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措施[3];其中,护理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项:(1)一般护理:在患儿感冒发热期间保持病房的通风环境,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当患儿发热时适当减少患儿衣物,若体温超过39℃,则给予患儿退烧药物;(2)饮食护理:为患儿制定饮食计划,让其多食流质的清淡食物,少食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并注重水分的补充[4];(3)口腔护理:帮助患儿保持口腔的清洁,使用温水冲洗患儿口腔,2次/d,并督促患儿家属让其坚持饭后漱口。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西药治疗,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在小儿感冒发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党丽君.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5):190-191.

[2]齐青青,沈湘妹.中药灌肠治疗小儿感冒发热52例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3):117-118.

[3]王荣英.探究小儿感冒发热的观察与个性化护理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7,14(7):162.

[4]孙月,李斌.小儿风寒与风热感冒的预防及护理要点[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26(0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