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探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探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论文篇一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激发人类积极的情绪体验、个性品质、 心理过程以及天才的培养,因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举措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形成良好校风;提高教师素质, 积极开展学生管理;发挥家庭作用,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提 供积极心理大环境。【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教育;积极心理学;引入;意义;举措 一、积极心理学的实质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90年代后期,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 会前主席MartinE.Pesilgmnan提出。它是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 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 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 得美好的生活。[1]在此之前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中蕴含 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趋向于自我实现的需求,总体 来说,“人的基本特征不是敌意、破坏、反社会或邪恶的,而是积极向善的,恶 是由后天环境压抑导致的。”[2] 积极心理学将传统心理学称为消极心理学,因为传统心理学侧重“治 疗”,是以纠正人的弱点为主的病理学模式,研究的对象心理学中的“病人”,主 要采取实验室方法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可以分为病人、普通人和有天赋 的人,我们不仅要研究如何治疗病人,还要着重研究普通人和有天赋的人,它将 科学心理学拉回现实生活中,采取人文方法研究如何丰富普通、健康人的内心生 活世界、培养有天赋的人,侧重“培养”。
积极心理学的实质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对个人而言, 一方面,它研究的是积极品质如乐观、宽容、善良、勇气等,另一方面研究的是 积极情绪,如满足感、幸福感等,以此来缓冲心理问题;对社会而言,它研究如 何创造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积极层面,实现社会和谐,如社会制度、职业伦理等。
二、大学生管理对积极心理教育的需求 积极心理教育利于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许多父母因为生活在物质匮 乏的年代,因而非常关注大学生的物质需要,但常常忽视了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部分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缺少幸福、希望、信心、兴趣、快乐、宽容和满意等 积极品质,焦虑、抑郁、嫉妒、自卑、猜疑、心灵闭锁等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传 统心理学注重问题解决的研究容易使学生形成思想误区,认为去做心理咨询的是 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才去做的事情,因而对心理学及心理咨询拒而远之。积极心理 学更关注人性的积极面,让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日常 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内在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解决问题,并从自身经 历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另外,心理与身体是相互作用的,积极情绪有利于预 防疾病和患者康复,因而更利于学生生理健康。“在面对压力事件时,自我报告 通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而对于病人,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的人更 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3] 积极心理学利于构建和谐集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一定的集体中生 活、学习、工作和从事其他活动,每个人都是班级、学校或社会的一个细胞,积 极心理学的研究不应脱离社会系统。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大学生集体信念、集体目 标的教育“使不同价值取向和目标需求不同的个体能按一定的组织规则结合在一 起,并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中找到共同的需要和价值目标。”[4]以此来确保大学生 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降低班级、校园管理的内部损耗。同时,利于形成大学生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利于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 园。同时在和谐班级、校园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必然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 献。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引入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形成良好校风 积极心理学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渠道,高校要充分 利用这种途径。高校做好学校的硬件及软件的建设,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校 园环境中,打造良好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以活动为载体开展阅读、 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科技大赛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活,以微博、微信、网络 为媒介潜移默化的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积极心理学相关课程,培养大学生自我及朋辈教育的能力,强化其人格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 因素。
2、提高教师素质,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应再以重点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提高大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理念,应把积极心理学的新理念注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心 理健康教育之中。注重搭建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联络员三级心 理教育队伍,使其了解自身职责,形成积极向上、心情愉悦的心理品质,通过开 展各项活动向其他同学传递积极情绪、引导其他大学生探索积极的心理能量,营 建友爱互助的氛围。教师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日常生活中教师应 注重培养智慧、仁爱、勇气、正义、节制、宽恕、真诚、热情、民主、乐观等积 极人格品质,增加个人积极情绪,以向上的姿态感染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3、发挥家庭的作用,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等对子女的积极情绪、 积极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教养方式上,专制的父母塑造的孩子易胆小、顺 从、被动、冷漠,民主的父母塑造的孩子宽容、阳光;在家庭氛围上,父母离异、 家庭不和会造成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自卑、嫉妒、逆反等不良心理反应;在温 暖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才有能量去温暖别人。另外,父母对孩子要有适度的期望, 期望过高会加深孩子的心理负担。总而言之,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知识,采用正确的教育艺术、丰富的教育内容,满足孩 子的精神需求,同时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4、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提供积极心理大环境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一个人心理的形成离不开他生活 的社会。“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 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培养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 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5]因此,社会也应该不断的完善 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为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大环境。
【注 释】 [1] 顾群,杨平.中国的大学课堂需要积极心理学[J].成人教育, 2010(08).[2] 张艳红.积极心理学在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 育研究,2014(12). [3] 李金珍.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 2003(3). [4] 贺喜秀.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探究[D].中南大学,2008. [5]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3(3). 【作者简介】 苗 娜(1985-)女,汉族,山东人,硕士,新疆职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 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梁海芳(1984-)女,汉族,河南人,本科,新疆职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 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管理. 探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论文篇二 《探讨积极心理学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论述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相符合并探讨如何将积极心理学 与体育教育相融合,积极心理学能够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促进学生健 康心态的形成,使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得到共同提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体育教育;心理素质 1、引言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美国心理学界,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理念,积 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如宽恕、感激、智慧等等。积极心理学关注 普通人的美德,并最大程度地挖掘人的潜能,获得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不仅 在心理学领域里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其思想也逐渐延伸到多个领域如教育、管理等学科,旨在充分挖掘人类的内在潜能,从而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积极心理学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也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对体育教育的 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体育教育就是使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来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提高体育教学效率,这种思想也符合我国中小学 学校体育的要求和理念。然而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积极心理学 提倡的教育理念是相背离的,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用悲观和否定的态度去教育学生, 对学生往往缺乏鼓励和赞美,这种习惯性的否定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的自尊 心,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违背了学生追求积极的本性。为了孩子今后的发展, 教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成功心理,带给孩子积极的、正向的教育教学体验。因此 积极心理学对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和重要的。
体育课作为小学生最欢迎的课程之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也承担着完善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职责,是发展德智体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小 学体育教育为例,将积极心理学与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相结合, 阐述积极心理学对小学体育教育的指导作用。
2、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认为:
“当代心理学正处于新的历史转折,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 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 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并不只有 风平浪静,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也会经历暴风骤雨的洗礼,人们会体验痛苦和快 乐,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的,主张以人的潜在的力量、美德为出 发点,帮助人们对各种问题做出积极解释,激发人自身潜在的力量,从而能够更 好地生活。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潜能与动机的科学,探索人 类的美德,更关注人性中的积极层面比如:爱、宽容、感激、智慧等,主张研究 人类积极的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 和社会的发展,研究对象包括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如主观兴奋感、爱等、积极人格 特征的培养以及积极的社会环境的构建,如Williams 等人的研究表明:环境对 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孩子经常处于有着支持、鼓励和选择的 环境中时,会有利于孩子发展良好的品格和心理素质;而失去这种环境的孩子, 则可能出现自卑、胆怯、逃避等消极情绪。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价值在积极心理治疗和指导普通人如何追求幸福等方面获得了充分的肯定,也有诸多研究成果,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也延伸到教育、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在 学校教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体育教育的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启发。
3、积极心理学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使学生对学习保持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培育并不断巩固成功 心理,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体育技能的潜力,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通过精 心设计将积极心理教育融于体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丰富 多彩、愉快充实的体育课,激起学生和教师内心深入的教学和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体现出体育教育塑造人教育人的功用。让学生在运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积 极主动、乐观自信、具有自我激励意识的品质和性格。从积极心理学的相关视角 来阐述其对体育教学积极的指导作用。
3.1 小学体育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 要使学生轻松快乐的上好体育课就要满足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 师要依据学生的完成运动的自信心、对运动的热情和运动的动机学习在教学大纲 要求的范围内选择授课项目。授课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小学生的特点,能够使学生 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乐于探索新鲜事物,对周围的事物 充满好奇,因此在教学中要摆脱传统体育课教学方式的死板、单一化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要针对小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教学。首先, 鼓励和肯定学生。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外界的肯定,小学生犹如娇嫩的 花朵,更需要父母和教师的呵护。如果教师能够多用赞美和肯定的词语多多给予 鼓励,更能够调动孩子运动的激情。其次,重视和关注学生。教学观察发现,长 期受到教师冷落的学生,会出现孤僻、冷漠的性格,对上课产生抵触心理,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包括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较差 的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够感受教师和同伴对他的重视,给更多学生展示自己的机 会,使孩子感到自己并不是课堂上无关紧要的人。最后,宽容和善待学生。莱布 尼茨说过:“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孩子们的 个性千差万别,教师要因材施教,善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随意对学生进行挖苦打击,教师对学生的 宽容和理解必定能够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支持。
3.2 引发学生形成积极心态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偏爱积极,他们需要被承认、被肯定、被赞美, 因此成功教育和赏识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特别是涉世未深的小学 生,更需要教师的正面期待中得到幸福感,促进积极心理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 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运用在体育课堂中,善于发现学生思想上的亮点、鼓励学生 的积极情绪,赞美学生的点滴进步,培养他们积极处理问题的能力,减少消极情 绪,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塑造学生积极心理观。
每一个学生都不应受到教师的忽视,让学生体会到被关心和爱护,在 这方面,教师的行动要比语言更具说服力。教师的举止行为要让学生感受到被尊 重。比如对学生微笑;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赞许的手势和信任鼓励的眼神;亲切的 肢体语言比如拍拍学生的肩膀;拉起学生的小手;蹲下去和学生说话……教师的行 为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体育教师不仅是课堂上的指导者,也是学生运动时的伙伴,是学生的 良师益友。要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摒弃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 局面。教师要在体育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的充分互动,加入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练 习,游戏,转变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成为学生中的分子,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 环境,让学生更具活力和创造力。
3.3 小学体育教育要重视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教学只有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 趣,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体育课堂的教 学效率。教学中要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因材施教,比如开朗活泼、乐于表达的 学生适宜用讨论法。教师只要关注学生,重视学生,就能够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 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单纯学习某项技术动作的思 想,保留传统教学内容中的精华部分,对体育教材进行优化和重组,选择那些适 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运动项目。教师不应仅仅看重于学生某一运动技能和技巧的 提高,更要重视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发展。另外, 小学生喜欢新奇的食物,对于小学生而言那些色彩鲜艳的体育器材能够给小学生 以视觉刺激,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热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教学 器材的选择和利用。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交流评价的环境,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小 组,组织他们对练习过的体育动作进行分析讨论,教师也可以将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然后针对动作的细节进行讲解,再综合评价,指出动作的重点环节, 在对动作进行讲解时,要直、生动、形象。小学生对体育动作的评价是体育学习 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并能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身体素质状况是不同的,评价是 对小学生体育知识和能力的肯定,评价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 度,因此,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参与评 价。
小学生要完成各种动作技能需要课堂练习,合理安排课堂练习也是提 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枯燥的训练只会使小学生产生反 感和厌恶的心理,因此,应当使练习更加趣味化和多样化,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
教师可以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法和比赛法以活跃课堂气氛,体育游戏资源 丰富,特别适合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加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3.4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研究表明,有一部分的小学生对校园的学习氛围满意度低,许多小学 生对上体育课表现淡漠,这对影响学生的终身体育产生不良影响,要引起教师的 重视。为了动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去展示自己,积极参与 到课堂中。对于一些重复出现的动作,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练习,体育课前的准 备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组织,教师要提供机会给学生,发挥学生的创意,在 运动中挖掘学生的兴趣,如此一来,不仅学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在练 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体验,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5 注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 重视教学评价,好的教学评价会给学生指点迷津,鼓励学生进步,活 跃课堂气氛。教学评价的宗旨是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而不是甄别和选拔, 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也要在学生遇到学习的瓶颈时, 给予鼓励。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也可以是鼓励的话语,都会 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动力。学生对于成功的体验有助于积 极心理的形成。由于小学生的发育水平和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差别,教师可以根据 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教学时分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得更多的成 功体验。
4、结束语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 是教育。”,“好教育形成好性格,好性格促进积极心态培育,使人智慧,使人心 理健康。”成功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做到体育还要做到心育和智育,激发学生的 运动动力,促进健康心态的形成。好的体育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还能够接纳学 生、鼓励学生、赞美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和快 乐,让体育成为其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