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就业难的相关毛概论文
探讨就业难的相关毛概论文 探讨就业难的相关毛概论文篇一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 摘要:大学生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天之骄子,但自从1999中央政府做出 扩招政策以后,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随着大学生的数量不断 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从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一一 浅析其原因,进而找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关键字:大学生;就业难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量的问题,即指大学生找 不到工作的人数越来越高,即失业率越来越高。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大约630 万,但就业人数却非常低迷。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早在多年以前“大学扩招”的热潮 时就已埋下伏笔。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先生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2006年大学的 招生人数是1999年的5倍,大学“膨胀”的速度过快,就业市场自然无法完全“消化”。
另一个方面是质的问题,即大学生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低。大学生 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难以找到合适的薪酬待遇;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单 位。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 1.政府方面。
首先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但是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使其吸收劳动力的数量偏低。当年高校扩招政策 的预设前提应该是中国的发展对于技术型员工等“高端人才”的强大需求。但是, 多年来我国的产业布局基本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高 端产业并没有以大学扩招的速度发展,产业发展和人才供应之间出现了供求脱节。
其次是大学生就业政策不足。我国虽然制定了许多促进就业的法律, 但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立法尚为空白,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被歧视、被欺骗的 现象仍然存在;另外,我国的大学生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很多大学生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去不发达地区工作;最后,我国国家政策缺乏统一的规划性、可操作性 以及激励性。虽然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颁布了许多措施,但往往是临时应急,问 题严重时才制定的措施。加上就业政策的可操作性、激励性不够,导致有些政策 效果不明显,很难贯彻落实。
2.高校因素。
首先是高校的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体系严重脱节。在教学内容上普 遍存在滞后现象,比如,教材陈旧,甚至十几年沿用一本教材,[2]使大学生所 学的知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教学方 法上形式过于单一,传统的灌输模式使学生难以调动积极性,导致课堂注意力不 集中,听课效果差;在管理制度上过于强硬,严重限制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 性。
其次,就业指导不到位。例如,新浪网2007年北京毕业生就业调查报 告显示“半年后失业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在校期间求职辅导不够造成的”。
[3]国内 高校从新生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是最近一两年才在少数地区少数学校开展 的工作,而且大多只是两三次集中的讲座,根本没有系统地、针对学生个体的个 性化指导。所以不少大学生直到毕业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能干什么。
3.用人单位因素。
首先是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不规范的就业市场也是当前大学 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一些用人单位盲目崇拜学历以至于在招聘时 提出很高的学历要求,有些简单劳动的一般性岗位也动辄要求硕士、博士等高学 历,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浪费。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其次是用人的歧视、侵权行为。比如在面试时只招男不招女,身高要 求在一定高度以上;还有部分地区的就业垄断现象,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招聘时明确要求本地户口,对本地生和外地生差别对待;试用期过长或者试用期 期限与劳动合同期限不一致、试用期不提供保险基金、拖延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 同的时间等等,这些不合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就业。
4.大学生个人因素。
首先是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足。调查表明,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素质中的前五个指标分别是:①专业知识与技艺;②敬业精神;③学习能力、潜在能 力;④沟通协调能力;⑤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4]但是现实中,大学生综合素质不 高,重书本轻实践,核心竞争力不强,人文素质不高,拈轻怕重,缺乏诚信意识。
其次是就业观念错位。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基本上是由国家 “统、包、管”,每个学生毕业后都由国家安排工作。但现在大学生就业采取的是 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化。[5] 但是仍有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只想到国企和事业单位,到大城市 或者沿海城市。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1.政府方面。
首先要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整体就业岗位。供大于求是大学生就 业难的本质,所以通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来提供比较充足的就业岗 位是有效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方法之一。所以我们要注重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充 分发挥第三产业主导作用,增加就业岗位。
其次,国家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一方面,国家应该 对高等教育的规模进行适当的控制,适度增加招生的人数。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 对各高校的专业进行相应调整,加大优势专业的培养力度,对其他教育质量以及 就业前景不是很好的专业,一是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撤消不具 备培养条件的专业。
2.高校方面。
首先,高校应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结构。各高校在设置 专业时,应该以市场需要为导向,通过调查了解,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整个市场 的人才需求及需求量,然后合理调整学科的专业结构,健全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 设置机制,加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从而才能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使大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其次,各高校要将就业指导纳入正规的教学过程,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各高校应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全员促进就业的良好氛围。充 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把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 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与此同时,除了让学生参加实习锻炼外,学校、老师应密切联系用人单位,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形成全员 参与就业,全员促进就业的良好局面。
3.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用人单位应该 明确自己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强调个人利益,而 忽视了社会利益,从而导致他们在招聘员工时,往往只关注自己的经济效益,追 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愿以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去培养新手。其实,大部分大学 毕业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经过短期培训 就可以胜任工作,且大有作为。所以,雇佣大学生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对我 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用人单位应该遵守国家法律 法规,杜绝歧视、侵权行为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就业。
4.大学生个人方面。
首先是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完善自身素质,提升就 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是促进大学生尽快就业的重要条件。为了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要,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不能仅仅学习仅限于自己专业的知识,我们还 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自学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更好的就业。
其次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 根据自己的自身能力,客观的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些大学生在工作 中拈轻怕重,争到报酬丰厚、环境宜人的地区去,由过去的“老三到”变为现在的 “新三到”,从而不利于就业。所以我们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要认清自我,要找 到自身与社会的切合点,锲而不舍地付诸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自己 的人生目标。
探讨就业难的相关毛概论文篇二 《直面“用工难”和“就业难”》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招工难现象 在多个省市多个行业普遍发生。“用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出现。本文阐述了“用工难”和“就业难”的现状,“用工难”和“就业难”成因分析,以及缓解“用工难”和“就 业难”的对策。
关键词:用工难 就业难 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13亿多人口的我国来说,就业难是一个长 期存在的问题。而从2011年开始,招工难现象却在多个省市多个行业普遍发生。
企业用工已从“季节性缺工”逐步变成“常年性缺工”,普工和技工双短缺。直观上, 企业缺工的程度与企业工资福利、劳动条件、行业特性和企业规模等因素密切相 关,但从根本上看,“用工难”不仅是就业问题,更是宏观经济问题。持续性的“用 工难”与其说是真正缺人,不如说是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我国以“三低”(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源成本和低产品价格)为主要竞争优势的粗放 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就业难”和“用工难”同时出现,看似矛盾,其实它们都指向一个问题, 那就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沿海地区缺工,很大程度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结果。
大量制造业北上西进,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可以不必抛家舍业地到人生地不熟 的东部地区打工,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想招到人,就要拿出比内地企 业更好的薪酬待遇。但这只是仅宜之计,东部企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加快产业升 级,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
一、“用工难”和“就业难”的现状 (一)“用工难”与企工工资福利和劳动条件密切相关 从微观层面看,缺工程度与企业工资福利和劳动条件呈反向关系。
2009年底和2010年底,一部分企业通过加薪和人性化关怀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缺 工问题。从宏观层面看,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仍不能有效降低缺工程度。以浙江 省为例,从2008年到2011年,浙江省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达到了36.7%。
2010年制造业和商品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为14.11%,而同期生产运输设备操 作工的求人倍率仍为2.07,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求人倍率为2.47。可见,最低工资 标准的提高以及员工工资的上涨并没有有效解决浙江省缺工现象,“用工难”问题 依然困扰着浙江省众多企业。
(二)“用工难”与企业规模和行业特性密切相关 从企业规模来看,现阶段出现用工难的企业主要是从事中低端产品加工制造的中、小企业,尤其是过度依赖贴牌、代工生产又缺乏定价权的外向型或 半外向型企业。从用人单位经济类型来看,以浙江省为例,2009年第三季度至2011 年第三季度,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个体经营的用工需求占企业 总需求的80%左右,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 企业劳动需求呈某种程度的互补之势。从产业需求来看,第二、第三产业仍是吸 纳劳动力的主体产业。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比重仍然最高,大约占总比重的45%。
与第三产业相比,制造业对经济形势和季节的变化反应更明显。从行业类型来看, 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需求较难满足。据国家统计局在 2010年10月份的调查显示:制造业企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中表示招工存在较大困 难的比例分别为24.7%和34.3%,在所有行业中位居前列。
(三)“就业难”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 就业主要靠经济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快,企业活力足,岗位就大量 增加,相反,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发展停滞,岗位就会减少。经济增速的放缓, 已成为影响就业的重要不利因素。从过去的经验看,经济增速放缓,不仅对劳动 的新增需求会缩减,已经就业的劳动力也可能面临失业。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 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给我国实体经济和就业问题带来变数。
(四)“就业难”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密切相关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就业提出了挑战,这其中的新兴产业会促使就 业增长,但不会那么快,而在控制过剩产能、节能减排中淘汰退出的企业带来的 岗位流失则已在发生,经测算涉及20多个行业上百万企业职工的安置。
(五)“就业难”与劳动力总量密切相关 我国人口数量预计在2030年左右达到16亿的峰值,劳动力总量的变动 趋势也类似。2009年我国劳动力资源是10.6亿,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11.5亿,到 2030年将达到12亿以上,劳动力的总量会持续增加,并会给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解决就业的劳动力总量是2400万左右,预计“十 二五”期间还会增加。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也会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也很大,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存量依据现有生产 力水平估算还有1.2亿,需要转移就业。按照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每 增加一个点可以吸纳1000万的农村劳动力,现有存量还要有12年才能转移出来。如果农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转移的过程将变得更长。
有一种说法是“新成长劳动力开始短缺”。事实是新成长劳动力的增速 开始下降,但总量还在增加。而且由于是在高位上增长,增速再小,绝对量也不 少。此外,新成长劳动力的概念是以16岁为标准,真正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则 包括了20-30岁的人。比如高校毕业生,通常是在22岁以后就业,“十一五”期间 平均每年在610万左右,“十二五”期间则会增加到约660万。
(六)“用工难”和“就业难”交织并存。
在“用工难”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日益突出。以浙江省为 例,2007年-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分别为19.3万人、21.49万人、23万人、 25.04万人、25.4万人,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2.47%、93.24%、93.30%、95.89%、 96.95%。虽然初次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的空间越来越有限,而且初次就 业率与实际就业率之间还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另一方面,“4050人员”的就业压力 依然没有得到缓解。以浙江省为例,2009年第三季度至2011年第三季度,45岁以 上求职者人数分别是93930人、140681人、126515人、101159人、153084人、96917 人和93065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是+0.34%、+1.60%、+1.08%、+1.40%、 +0.14%、-0.82%、+0.84%。其它省份也与浙江省的情况较为相似,反映了全国 性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结构性矛盾,将至少伴随着整个“十 二五”时期并且有越来越突出的趋势。
二、“用工难”和“就业难”成因分析 企业用工首先是一个就业问题,它与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密切相关。
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宏观总需求及其变动都会经由产业 结构传导到劳动力需求上,包括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和需求结构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人口总量和结构及其变动,中西部崛起对流向东部地区 劳动力的“截流”,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追求个人发展” 和“享受现代文明”的打工方式对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也都制约 着劳动力的供给。其次,企业用工又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资金短缺、人民币升 值、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使得处于经营逆境的中小企业不得不“挤压”更弱小的劳 动者,无力通过提高工资或增加福利的方式来加以应对。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 是从不同侧面昭示着,以“三低”(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源成本、低产品价格)为主 要竞争优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三、缓解“用工难”和“就业难”的对策(一)就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劳动者技能素质和技能结构不匹配,造成了 “就业难”和“用工难”同时并存。因此,要大力开展定向职业技能培训。首先,做 好企业自主培训。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主体功能,根据自身发展的用工需要,科 学制订好用工和培训计划,通过生产带培训、老手带新手的办法,自我培养一批 熟悉企业生产运作的熟练工。第二,开展短期技能培训。要充分依托劳动力培训 中心和职业学校开展培训,通过“政府出钱买单,农民免费学技,企业按需用工” 的形式,对城镇失业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培训,直接为企业输送 紧缺人才。第三,开展“订单式”培训。由政府支持,企业资助,根据打造产业的 长期发展需求,委托职业高中和技术学校开设相关定向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搞 “定单式”培训,让学生免学费、生活费进行定向培训,毕业合格后就可为相关企 业服务。
(二)由于经济总在不断的变动中,信息又不可能绝对对称,所以劳动 力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存在,是一种正常现象。对企业而言, 首先,应当转变发展模式,开发人力资源,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减缓劳动 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如果企业能够提高劳动力绝对成本,降低劳动相对成本,通 过提高单位人工成本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来消化绝对成本的上升,那么将大大缓 解用工难的问题。同时,企业应当从“成本依赖型”竞争战略向“创新推动型”转型, 使企业从“低技术、低价格、低收益运营模式”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收益发 展模式”转变,从根源上破解“就业难”和“用工难”,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 业的良性互动。
(三)“就业难”和“用工难”有时也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导致。
也就是说,企业不知道去哪里找合适的人,求职者又不知道如何找到合适的工作。
对此,应当加强招用工基础平台的建设,就业相关部门都应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 系,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改善用工环境,促进劳动力供求有效匹配。依托各级人 力资源市场,深入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实时对接平台,重 点推进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企业之间、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无缝交流。同 时,积极探索跨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对接和联合。
(四)从政府层面看,应当把就业放在优先地位,进一步增强“政府促进 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合力。从宏观上讲,首先,在转变经 济发展的模式时,要优先考虑就业,也就是说,要围绕着扩大就业,来设定发展 目标来发展经济,就是在经济增长的模式的确定上、经济结构的布局上、投资的 方向上、方向的选择上,都应当考虑是否有利于促进和扩大就业。第二,在确定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时,应当优先考虑就业,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GDP 增长与扩大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第三,在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时候,应当优先 考虑对就业的影响,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都应当把 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为优先目标,防止出现低发展高通胀进而 引起社会的动荡。第四,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和支出应当优先考虑促进就业 的需要,根据就业的状况和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就业的促进, 从财政上真正体现就业优先。
(五)从劳动者层面看,应当合理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通过自身素质的 强化来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劳动者应当转变观念,顺应时代潮流,根据自身的特 点,主动参与市场竞争,通过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就业;要拓宽就业视野,把灵活 就业也作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要积极参与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用工难”和“就业难”问题是社会和产业处于转型期的必然现象,需要 客观分析、冷静对待、积极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