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浅论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浅论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浅论论文篇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引导浅论》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中 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两次提出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最后说明了 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培养、自我调适。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引导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 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 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 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 件。
(二)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大学生想象大学是“天 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 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 动地适应大学生活,展开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 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使大学生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此,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 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 环境中,作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 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
二、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 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 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 1.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 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 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便回避参 与,妨碍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
2.情绪起伏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 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肤浅,加之青 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 素的干扰和影响,还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 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
3.学业成就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 与地位的变化错位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进入 大学生活后,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 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失宠感。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 后因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从而产生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甚至得了考试恐惧症,每次考试都生病或不敢 考。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引起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
学生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锻炼,除了学习外,其他事情家长一 手包办,导致许多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健全,虽然上了大学,但生活能力还停留在小 学水平。这样当大学生面对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 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出现大学生轻生现象。
2.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也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 一个主要原因。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 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 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 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学新生 往往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虽然部分大学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 数大学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 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 靠父母、家庭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 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大学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得 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 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 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 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大学生来说,极不习 惯,因此,每逢节假日都会想家、想同学,产生孤独感。
3.家庭经济困难。
一些大学生最大的困难是在经济上,他们过早地承担生活的压力,这使得他们相对其他的大学生更加容易忧心忡忡,有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徘徊在欲学不 能、欲罢不忍的痛苦边缘。一方面他们远离家人精神上没有依托感,另一方面他 们社交能力不强、心理闭锁、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等,常常不易寻找到能倾吐心 声的知己,心中的郁闷不满和不安得不到宣泄,思想得不到交流,长期下去就容易 形成心理障碍。
4.恋爱失败。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 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事例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
三、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 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 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 待改进。以下是我校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 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 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 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挖掘身心潜能,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 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 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二)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 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 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 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 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得到了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三)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又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 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以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 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 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 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我校规定每位上课教师都必须做到课前10分钟教育, 规定班主任、辅导员每周对全班做一次全面的思想教育。
(四)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 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 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取决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 育的能力。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 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 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生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 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 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 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 力。
四、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培养和自我调适 (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 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 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提高挫折承受 能力,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 动,丰富人生经验。(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 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 等。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 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三)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 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 加各种课余活动,挖掘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
(四)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
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 心理问题就会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要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 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
(五)努力学习。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 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 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行的。大学生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 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 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自己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 登科学高峰。
总之,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 态,大学生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 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 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 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浅论论文篇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摘要】分析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现状以及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 因,提出了对中职学生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不健康心理调适 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态已经成为适 应社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中职学生要成为社会所需要 的人才,除了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熟练的劳动技能,强壮的生理机能外,健康的 心理素质同样重要。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现状 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左右,正值青年初期。在生 理和心理上他们渐趋成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在智力、体力、道德意识 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朝气蓬勃,富有创造激情;渴望独立,对未来充满希望。
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科技飞速进步、经济迅猛发展、人才激烈 竞争的大环境之中,这些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多年的教学工作经历使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相当的 问题,有的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感染性,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无法合群,有的 自卑羞怯,有的脆弱多疑,有的性格倔强,易冲动,攻击性强,有的逆反报复心 重,有的唯我利己,有的虚荣心极强,有的平时厌学,一遇考试就焦虑不安,有 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差,更有的动辄出走,甚至厌世轻生等等。这些心理不健康的 表现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提高、学习进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常常影 响到他人,使周围的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影响到整个班级。
二、中职学生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 我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比较多,初中阶段学习成绩 较差,行为表现不太理想。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主要有: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这 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双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 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 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还有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二)、学校因素影响 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 如:学校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感情对立、同学关系不 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 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三)、社会因素影响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 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 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是交往日益广泛, 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 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三、对中职学生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的对策 我们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拓学生潜能,帮助 他们正确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方面主要采取了下面这些措施:
(一)、编写《心理健康》校本教材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本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的基 本知识、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调适的方法、战胜挫折、应对压力等, 并附了心理测试题和答案。本教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正确 对待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勇于面对职业压力与竞争,主动 进行心理调适,做一个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中职学生。
(二)、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对学生专门开设了每周1节的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介绍心理健 康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在每周1-4下午4:30-5:30分安排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和有丰富心理 咨询经验的教师为全校同学进行免费心理咨询。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 青春期辅导、情绪辅导、人际交往辅导、悦纳自我辅导、生活辅导、贫困学生辅 导等。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统计心理测试结果,建立学生心理 健康档案,对心理问题相对严重的学生主动进行调适。
(五)、请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结合《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请有关心理健康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 康知识讲座,并与学校心理老师就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六)、特殊案例咨询 1、对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的学生进行大赛前消除紧张心理咨询。采用 测试卷、交流、沟通,介绍放松技巧,赛后回访等形式,消除了参赛学生的紧张 心理,为取得大赛的好成绩起了积极作用。
2、对学生厌学心理进行调适。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测试,内容包括:
课前预习测试、课堂学习测试、巩固复习测试、作业练习测试。通过测试,既可 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环节应该怎样去做。根 据所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3、对学生日常不良行为习惯进行调适。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测 试,内容包括:在家庭: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在社会上:热爱 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在学校: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
在社区和公共场合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在独处时:胸怀开阔心 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等。通过测试,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心理, 同时又帮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去做。根据所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 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七)、多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校园报刊、校园展板,每月刊出一份心理健康素质报,内容包含 访谈案例、心理趣图,心理学小常识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