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定义分析论文
新媒体定义分析论文 一、新媒体定义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新媒体”一词最早见于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 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Goldmark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 商品的计划书。后来,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 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提到“新媒体”这一概念。②由此“新媒体”一词 开始在美国社会上流行,并在不久以后影响了全世界。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传播与媒体研究人 员开始关注新媒体的现状与趋势、发展与创新,整个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探索与 争论也在持续升温。然而纵观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有关新 媒体的很多基本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比如“新媒体”的权威定义的提出、适用范 围的确定、具体研究对象的划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等等。一个准确权威的 定义的提出不仅可以建立理论研究领域中系统性、全面性的基础,也可以为该理 论领域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解除最基本的定义分歧。笔者认为,新媒体研究混乱局 面的始作俑者就是悬而未决的新媒体定义纷争,分众楼宇电视称自己“新媒体”;
手机短信称自己“新媒体”;
早已出现的都市类、财经类、时尚类、IT类等纸质媒 体也纷纷改头换面,把自己扮成所谓的“新媒体”……鉴于这种混乱的持续和加剧, 及时准确地定义出当今的新媒体,为新媒体的涵盖范围作以界定便成了当务之急, 以为它直接影响着学术界今后对新媒体理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探索。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W.Schramm)曾经预言:“人类传播的基本性 质不会改变,但传播本身的社会体系,很可能同我们已经知道的各个传播时期大 不相同。”③诸多新兴媒体的产生对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已经逐步显露出来。
新媒体在占据大众心智资源上自成一派,在政府管理监督与宣传、社会经济参与、 企业公关营销与品牌宣传等方面都表现出无可复制的优势,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无孔不入,用户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介绍, 近几年来中国读者传统图书阅读率呈下降趋势,而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的阅读率 却大幅上升。调查数据表明,国民图书阅读率2005年比1999年下降了11.7%。然 而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从1999年到2005年7年间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 为107%;
④据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调查(CNNIC)显示,我国已经有2.1亿网民, 成为世界上的互联网使用大国;
⑤手机用户也已达5.75亿之众(2008年3月国家 发改委发布的我国电话用户发展情况统计)占全国人口的约44.2%。⑥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新媒体正在被大众普遍认可并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信息传 播方式和学习交流习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新媒体”定义的研究不仅 是学术界对新兴事物的好奇,也不仅是新媒体理论系统全面的研究的前提,更重 要的是对于规范形势模糊、规则紊乱的传媒市场具有很必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新媒体定义的分析 目前,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但有一定影响而被普遍传播的主 要是以下观点。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⑦这一观 点一语道破新媒体的本质特征,见解独到深刻,但严格地说,这不是一个概念的 定义,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句口号。首先,该“定义”的核心概念“传播”并不是“新 媒体”的所属类而更像是一个动词,应解为“人类社会的信息流动过程和信息系统 的运行”。形式逻辑学对定义的要求首先必须满足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的所指 对等,本质定义提出的前提是被定义项的所属类的确定,因此“传播”一词不具备 定义“新媒体”这个名词的资格;
其次,“所有人对所有人”概念不够清晰,过于笼 统泛泛,不能准确界定新媒体本质特征,这只是其众多特质中比较显著的一面, 不足以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彻底分离出来。
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媒体分析师VinCrosbie定义的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 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 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⑧他指明了新媒体的传播模 式――既包括人际媒体的“一对一”和大众媒体的“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还包括特 质层面上的“多对多”的模式。这与《连线》杂志“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表述 异曲同工,但显然要具体明确得多。可以说,在此之前,没有人对新媒体做出更 加全面准确的定义。但仔细分析VinCrosbie的说法,在有关“个性化传播”方面表 述稍显冗余,定义尚需提炼。而且对于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信息表现形式、传播 范围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质还是没有明确的涉及与界定。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国内学者也是各执己见、百家争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 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⑨他的发言侧重 于为新媒体寻找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希望该定义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不被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所淘汰,所以提出“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的说辞。然而笔者认为,这种尝试没有实际意义,正如很多学者讨论过的那样,“新媒体”是一 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任何人都无力掌控它今后的定义走向和效力范围。况且, 定义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其中不应出现带有模糊时间概念的限定词,诸如“当 代”、“今天”、“未来”等。另外,“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 期效应”,更像是“媒体”的定义,并没有界定出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
而且,“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说法过于笼统模糊,所有传播活动都期望对受众产 生预期的效应。显然仅用“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这一特征无法准确描述新媒体 的概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在中国网络媒 体论坛上指出,“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 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⑩熊教授的 定义基本上已经概括了“新媒体”概念的内容,观点清晰明确,但不符合形式逻辑 学思想里本质定义的呈现形式。定义中“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范围过大, 现在很多传统媒体都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应用并没有使传 统媒体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从而不能被定义为新媒体,例如电子杂志就是其中典 型的一例。它只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纸质杂志上的信息的存储形式, 传播内容、模式和目标受众并未发生任何变化。“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用词晦 涩难懂,不易理解;
“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外延太广, 这将各种户外音视频播放设备(如LED广告牌)也囊括在“新媒体”的范围内,笔 者认为此观点尚需完善。
三、新媒体概念的定义方法与新媒体的定义 概念清楚明确是思想正确的先决条件,概念模糊浮泛则是探求真理的阻碍。
现在,对新媒体概念之内涵与外延的说法稍显混乱,但也不能仅因标准不同、观 点不一等问题,把传统的类别和属差轻易忽略,形式逻辑学中定义本身需要这种 层层剥离的过程。换句话说,对新媒体定义的研究离不开缜密的思辨性,“以偏 概全”只能让我们在新媒体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迷远。康德的“批判哲学”将世界 分割为“感性界”、“知性界”和“理性界”,并提出了“感性――知性――理性”的事 物认知过程。在已有的针对新媒体的学术研究基础上,我们要使“新媒体”的概念 明确全面,应该从大众普遍的感性认知出发,培养自身在学术研究中理应具备的 知性认识,进而将这种认识升华为对理性的深入探索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近些年新媒体的定义常是以推理论证的方式给出,在给出关于新媒体定义 一般性要素以后,接着证明推断出有关新媒体分类的种种假设,最后被分离出来 的若干似是而非的类别成了新媒体确定性的划分。这样的定义方式在新媒体研究领域俯拾皆是。由于普遍的新媒体论是由从具体形态的根据中推论出来的一套并 不完善的系统,根据的本身又是来源于假设,因而其总是处于不断的争论与分歧 中失去了根基,这种利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建立的体系在聚集了极端的可能性(不 同的角度)后,已远离了新媒体本身是什么的问题,而事实上新媒体本身的问题 却又是这些理论的进步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新媒体理论应该回到新媒体本身, 只有确定了新媒体的本质定义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完成扩建,新媒体今后的研究 才具有根基和支柱。本文对新媒体的定义正是回归本体的体现。
在纷乱的现代思维中,存在四种这样的基本形态:形而上,逻辑实证,结构主 义,存在历史。而后三者都是对形而上的反判,三者又存在争执,逻辑实证否定本质 和原则,结构主义在否定本质时却又坚持原则,存在历史肯定本质反对技术逻辑, 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坚持某些必要的定义原则基础上运用形式逻辑学原理探求“新 媒体”的本质定义。“本质定义乃是用基本特征去解释事物本身的句子。它只包含 事物的本质要素,也就是说,严格的本质定义必须是类加上种差两个要素合成 的。”所以在为“新媒体”下定义之前,本文主要从类和种差两个要素对新媒体进 行界定。
“类是一个普遍概念,存在于多个不同种的对象上,表现出主体的和其他 同类物体所共同具有的部分本质。”美国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分析师VinCrosbie 在他的文章《whatis“newmedia”》提到,大众媒体的特征为:完全相同的内容到 达所有接受者;
内容发送者对内容有绝对的控制权。笔者同意这一观点,因此新 媒体显然不属于大众媒体。但从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出发,新媒体的传播无疑是 一种大众传播,由此,在类概念上只能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视为两个平等的研究 对象,它们共属“传播介质类”。
对于本质定义中的另一要素――种差,它是一普遍概念,表现出主体的部 分本质,此部分本质为主体和其他同类异种之差异者。‘种差’加上‘类’就结合构 成齐全本质的‘种’,这里的“种”也就是本质定义的定义产物。
首先,传统的大众媒体由于各种技术的限制,基本上都是区域性的传播。
而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如果没有人为管理因素的限制,在新媒体的平台 上,所发布的每个内容理论上都是面对全球所有的使用者的。就传播者而言,所 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这使得大众传播的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延展。传统 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博弈场,无论如何受众在其中都始终处于被动的位 置。纸媒体的交互性还停留在读者热线、读编往来阶段,虽然以借助电子版本, 但始终属于辅助手段,电视媒体交互性只表现在专题节目中,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归根到底是一种少数人对大众的传播载体。新媒体提供的一种可能是,任何使 用者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言论等各种内容进行地位对等的交流,通 过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这种“全民DIY”式的信息与思想的传播 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彻底颠覆,使新媒体内容传播模式呈现多根网状, 原创性日益增强。同时,这种交互是实时性的,参与各方都能够立即得到反馈信 息,彻底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文化与传播精英对传播主体的把控。由于实现了个 人成为传播主体的大众梦想,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所涉及的人类生活的广度、对各 类问题所讨论的深度以及传播形式的多样性都是空前的。实际上,新媒体已经涉 及和全面展现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文化形态,并针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的精确传 播,这种个性化的范围完全可以缩小到单个个体,使得“个人化精准传受”一词在 某种程度上成了分众时代新媒体的代名词。另外,传播技术发展到今天,由于传 播载体发生了改变,信息的传播形态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依托于数字技术作为 新媒体的共同特征,成为现代传播方式与传统传播方式更合适的区分词,“数字 化”的字眼在新媒体定义中不可或缺。最后,新的传播技术在传播形态上产生的 最大的变化就是能够在新的媒体平台上把传统媒体的各种信息表现形式复合起 来。在已有的大众媒体中,按照传播形态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报纸、杂志、广播、 电视等。而网络和数字技术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是主要的传播载体如网络、数字电 视、手机等都既能进行文字的传播,同时又能进行视频和声音的传播,并且还能 把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为受众提供闲暇时的信息消费。新媒体是多种传 播形式复合的媒体,大众媒体界限分明的媒体类型区分在新媒体阶段将不再具有 意义,“复合信息”将在新媒体研究领域备受关注。
综合以上特质,笔者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 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
事实上,由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更是整个社会 各个方面的大发展。它是全球化浪潮推动下的产物,又是全球化浪潮强大的造势 引擎。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全球正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网状传播整体。新媒体的 互动性和个性化精准传播等特点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全民DIY”既 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颠覆,同时也是新媒体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 力。自新媒体引起人们瞩目至今,国内外对于“新媒体”定义的研究百花竞放、争 奇斗妍,本文对其的定义也只是一家之言,笔者期待各位学术同道的评论和高见, 并希望这篇文字能为学术界对新媒体的探讨有所裨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服务 大众的层面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应该看到,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将 因为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与传统媒体的互利共赢而愈发丰富多彩。注释 邬昆如:《哲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后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事业》,/13171620/2054279/articledetail.htm 《中国人网上阅读率年均增长107%》,/2007-04/12/content_9772578.htm 《我国网民人数达2.1亿》,/news/2008-01-17/000003192711.html 《2008年1-3月我国电话用户发展情况》,/showdt.aspsid=336158 胡昱晖:《新媒体的泡沫经济》,《广告人》,2007(12) 郑治:《新媒体是什么?》,/s/blog_591eeecd0100085r.html 《岳颂东:新媒体产业的8个特点》./hy/20080519/17024884944.shtml 《认识新媒体》,/tvguide/tvcomment/wtjj/xzlz/7233_3.shtml 摘要本文首先从新媒体定义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出发,在分析当今学术界和 业界对新媒体定义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形式逻辑“类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探求新 媒体的类别归属和本质特征,提出一个新的新媒体定义,以求抛砖引玉,丰富和 完善新媒体的理论建设,促进新媒体实践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
新媒体定义;
概念;
形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