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数学毕业论文|关于小学数学的毕业论文

新时期小学数学毕业论文

新时期小学数学毕业论文 一、问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意识,并培养学 生用数学思维看待周边事物的习惯。我们可以发现,常规问题培养学生的模仿能 力,而非常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

二、通过问题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 有了问题就需要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美国数学教师协会曾经提出,要把问题解决 当成是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由此可见问题解决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根本来看,问题解决最大的作用就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培养学 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问题解决本身就是一种能 力。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是学生寻找和接受信息,并通过知识的回忆与 重组,在思维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该理论还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高层次的定 向活动。根据教学经验也可以发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是以问题得到解决 为努力方向的,这既是一种探索过程,也是一种建构过程。今天,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要不要开展探究式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看,这种 争议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探究”与否只是一个名称。事实上在小学数学课 堂上,利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总结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从来就没有停止 过,而这一过程其实也是符合探究特征的。更为重要的是,问题解决还能培养学 生的创造能力,而创造力正是学习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 断地看到有些学生能够灵机一动而想到新的解题方法,这实际上就是创造能力的 一种体现。在上面提及到“搭配”的例子中,我们让学生对现有例子进行变式,大 约有1/3左右的学生意识到本题中的“衣服”与“裤子”并非问题的核心,可以随意更 改、替换;而相关的数不能随意列举,否则自己也求不出结果。这两点发现,正 是学生创造力的一种体现。

三、用数学问题牵引数学探究的发生 上文已经提到解决数学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事实上,问题 在数学探究的发生上面也有明显的牵引作用。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 目前数学课堂上的探究过程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但是探究的开始却相对不足,也 就是说学生是在教师已经给出明确问题的前提下进行问题解决的探索,而不是学生自身主动发现问题并开展探究。例如在一次“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笔者预先 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这个活动是这样的:给学生展示一个构建 好的三角形,然后发给不同小组学生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棒,让他们构建三角形。

结果学生发现,有的小组几秒钟就顺利地在桌上摆出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小组无 论如何都摆不出一个三角形。结果不用教师提醒,这些学生就会跑到别的小组去 观察,然后再跟自己小组的情形对比。问题也就自然产生:为什么别的小组可以 摆出三角形而自己的小组却不能摆出三角形而成功摆出三角形的小组学生也会 思考:摆不出三角形的小组出什么问题了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学生已经表现 出一些创造力,他们两个小组之间合作,将别的小组的小棒拿到自己小组来,发 现能够成功地摆出三角形。于是问题就变成:为什么我们小组的小棒不能摆出三 角形,而别的小组的小棒能摆出三角形当问题发展到这一步,已经逐渐演变成数 学问题:这两组小棒的长度有什么不同构建三角形需要哪些长度的小棒才能顺利 进行由此可见,通过一个构建三角形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顺利地提出问题并自主 发现解决问题的初步途径。这是小学数学探究中最有价值的开始。四、小学数学 教学中问题产生的途径既然问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能够发挥这么大的作用,那我 们就要思考这些数学问题从哪里来。其实,上面所举的例子已经给出了答案,那 就是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问题(当然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我们要关 注的是什么样的情境才能让学生产生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不是一个陌 生的概念,可以说现在的教学研究是言必称“情境”,可事实上有些情境是“伪情 境”。在笔者看来,只有能让学生产生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冲动的情境,才是最 为有效的情境。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情境能够打破学生的原有认知平衡。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知道学生目前处于什么样的认知水平,需要教师判断 什么样的情境设定才能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且不能让学生产生畏惧感。也就是说 情境中的问题不能让学生觉得束手无策,否则学生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冲动了。这 就是“跳一跳,摘得到”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是针对问题本身而言的,但也是创 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谈到情境催生问题,不能不说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 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问题情境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否则再好的情境设定也如 同缘木求鱼一般,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作者:秦龙梅 单位:如皋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