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论文]军事指挥系统

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论文

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论文 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论文篇一 《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现状及其改革措施分析》 摘 要: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是部队作战指挥的核心体系,是敌军重点 打击的对象。信息化战争的到来对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全提出了严峻的 挑战。针对该系统在未来战争中可能将面对的信息攻击,从战略上提出了解决的 建议和意见,力图提高系统的信息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对部队的 指挥控制能力。

关键词:C4ISR系统 指挥控制战 引 言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指军事指挥体系中,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 备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和控制的“人-机”系统。指挥自动化 系统以其快捷的反应速度、整体的作战功能、应用领域广泛和灵活的作战运用已 经成为现代军事威慑理论和实战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要素。指挥自动化系统是部队 作战指挥的核心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极大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信息化战争 的来临,对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深入研究并解决部队 信息安全和防护问题,将为军队的强大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1 系统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1.1 系统概况 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是部队作战指挥、武器控制与通信网络的核心, 是部队提高战斗力的“倍增器”,是战术级指挥自动化系统,其基本组成和结构如下 页图1所示。该系统具有较高的一体化水平,对部队的作战指挥、辅助决策、装备 维护、后勤补给、卫星定位、战场态势以及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各作战要素进行 综合考虑,全部融入到系统中,实现了指挥功能、通信功能和人员、装备保障功能 一体化,使指挥过程更流畅、更有效、更安全。系统在装备部队后极大的提高了 指挥员对作战分队的指挥控制能力和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使一些在传统方式下 难以实现的作战指挥任务变得轻而易举。但是,目前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还存在 某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2 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当今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在信息对抗中存在着以下缺陷和 不安全的因素: 1.2.1 系统功能不全,战场态势感知能力需加强 严格的说,目前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不十分完备,它虽能获取一些 基础数据和信息,但对敌方侦察和监视能力有待加强。例如,对目标情报信息的获 取和对打击目标效果情报信息的获取一般需要依靠战区联合指挥部的情报支持 或者其它军兵种的情报支援。另外,与部队作战时部队部署分散的特点相一致,战 时部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部署分散,相互距离达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在接收战区 对敌来袭兵器的预警信息时,由于中转的环节多,信息传递的效率较低,从而导致 系统自身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较弱,对敌方的威胁没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

1.2.2 适于集中指挥,信息节点易受攻击 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基本上是与当前部队的指挥体制相适应的,属于 典型的集中式指挥自动化系统。前面曾提到,该系统在地理上和形式上是分散的, 但是,从目标信息的探测、敌方信息的收集、数据的处理,直到命令的发送,其传输 网络的结构是树状的,是一种由上级发出信息、数据、指挥命令,下级进行接收、 处理及执行,以根级主机为中心的作战指挥系统。对于这种集中式指挥自动化系 统,当其中的中心节点或关键路由被毁时,作战部队将陷于瘫痪的境地。

1.2.3 电磁设备密集,电子信息防护较差 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一般是由双工通信电台、交换设备、无线电网络 管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信息存储与处理终端等大量电子设备组成,虽然具有 一定的电子对抗能力,如发现噪声、发现干扰后,能够自动变频、数据转输路由选 择、数据自动重发等。但由于很少配备专门的电子战系统和配套的电子战设备, 因而难以应对敌方强大的电子攻击。在受敌电子战兵器干扰和压制时,很容易造 成系统信息网络瘫痪,作战效能降低。同时,由于指挥自动化系统电子设备高度集 中,电磁信号泄露情况严重。

1.2.4 网络结构不完善,面对网络进攻防御能力需加强军事指挥自动化指挥系统是机动式作战自动化指挥系统,其信息网络 的基础主要是由无线信道组成的传输链路。该系统信息网络虽采用了信息密文传 输的方式,但是还缺乏有效防止敌方实施网络入侵、节点破坏的安全措施,从而可 能被敌方以多种手段实施网络攻击,严重威胁系统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 可用性和真实性。目前网络攻击的手段主要有邮件炸弹、逻辑炸弹、拒绝服务攻 击、特洛伊木马、密码攻击、网络窃听、IP电子欺骗以及最有效的通过有线或无 线方式注入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入侵等。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网络目前抵御这些威 胁的能力较弱。在未来作战中,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必将成为敌打击与破坏的重 点目标,面临敌方综合电子杀伤、网络攻击、信息攻击等多方面的威胁,如何有效 进行系统的信息防护,保证信息安全可靠,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对策与建议 我们认为,要有效提高军事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信息防护能力,必须做到 五点,即“思想必重视,策略用高明,建设靠自己,人才是关键,法规作保障”,具体的说, 要从以下的五个方面着手进行: 2.1 与时俱进,积极更新观念,进一步重视部队的信息防护 江主席指出“人类战争经过徒手作战、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 械化战争后,正在进入信息化战争的阶段”。信息化战争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对抗的 领域包括了陆、海、空、天、信(息)五维空间,而且信息空间对抗在其中的地位尤 为重要,是联系其它空间的枢纽。信息空间的对抗整理提供 ,形式上说除了传统的情报、保密外,主要是包括电子对抗和网络对抗。

军队应高度重视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电子对抗问题,使电子对抗的侦察、进攻、防 御力量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对抗体系。电子对抗分队通过与部队相结合,成为 扰敌神经的“无形利剑”和抗敌干扰的“电磁长城”,有效保障作战分队遂行战役任 务。同时,部队也应认识到信息系统网络对抗的重要性,需成立专门研究网络战的 机构。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网络对抗问题的解决, 不能因为网络战尚未发展成熟 而消极等待,也不能依靠于其它军兵种的网络支援,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对抗 分队,并将之纳入到作战分队的编制中。为早日形成网络战斗力,可以走一条边研 究、边组建、边训练、边摸索、边提高的路子。

2.2 扬长击短,发展提高能力,研究克敌制胜的对抗策略与措施为了提高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多种信息防护能力,需研究高明的克 敌制胜方略。

2.2.1 发展完善信息获取能力 面对指挥自动化系统获取信息能力需加强的现状,部队应集中力量,建 立指挥作战所必需的侦察系统,解决部队“看得见”的问题,增强部队指挥自动化系 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提高“知彼知己”的效率,从而运筹帷幄,有效指挥信息空 间的对抗。

2.2.2 提高电磁防御能力 提高指挥系统的电磁防护能力,一方面要完善指挥自动化系统电子对 抗装备的配备,同时还要加强电磁频谱的管理,有效控制通信仪器、计算机等电子 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止电磁泄露。尽量作到在平时,实行电磁监测,采取电磁屏蔽、 抗辐射加固和频谱管制的措施;战前充分了解战场的电磁环境,制定周密的战场电 磁频谱管理计划,将战场频率资源合理的指配给电台和电子设备;战时全面考虑频 率使用和干扰问题,与电子对抗分队密切协同,采用灵活机动掌握通信设备的开机 与发信时机、适时保持无线电静默,降低桅杆(偶极)天线高度、选择小功率发射、 巧妙利用地形地物反射电磁信号等方法将电磁波的辐射时间、功率和范围严格控 制在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最低限度之内,有效提高电子防御能力。

2.2.3 提高信息攻击能力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努力提高电子对抗分队电子进攻的能力,对敌 方部署对指挥系统危害最大的电子战目标,应集中部队电子对抗力量,可要求其它 军兵种配合,尽力予以实施电子压制,必要时可进行硬摧毁。建立部队网络对抗分 队,提高网络进攻的能力,重点研究与发展适于部队未来作战需要的“网络游击战”。

2.2.4 提高反敌信息获取能力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应充分利用战区地理环境中有利的地形地物、 天候气象等条件,合理进行隐蔽伪装,加强防敌信息侦察的能力。或者通过巧妙佯 动,适时机动、灵活变换指挥车辆的位置,或者设置假目标、释放大量假信息欺骗 敌人等措施,也能提高系统信息安全,降低被敌方发现的概率,提高部队指挥系统 生存能力。2.2.5 提高网络防护能力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涉及的层次较多,主要有计算机硬件 与环境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和应用系统安全。计算机网络空间 的信息防护,主要体现在保护计算机系统软件、网络系统软件和应用系统软件的 安全可靠和可信地运行,防止对网络中各种数据的非授权的访问、修改和获取,并 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完全性。提高指挥系统网络的防护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采 用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如网络环境与实体安全技术、用户代码身份验证与访问权 限控制技术、传输数据加密与数据签名技术、病毒防范与查杀技术、网络安全审 计与扫描监视技术、信息流量与内容过滤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软件安全技术, 加强网络整体安全,完善网络防御体系;另一方面同时还要采用节点备份、信道冗 余等措施,在网络遭受袭击后能够迅速恢复,提高系统重组能力,构建部队的高抗 毁性指挥网络。

2.2.6 加强指挥系统的信息对抗理论研究 要大力开展部队指挥系统的信息对抗研究,准确定位其信息对抗的目 的、水平与任务,探讨其信息对抗的原则、途径和要求,建立满足部队作战要求的 指挥自动化系统信息对抗理论。

2.3 自力更生,紧抓装备建设,依靠军内国内力量开发软硬件配套设备 安全保障是买不来的,任何时候都不会买到的“绝对安全”的产品。部 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应用操作系统及软件开发工具,大多数 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均依赖外国,为应对敌信息威胁留下了极大的隐患。据报道,美 国Intel公司的Pen-tiumⅢ处理器就存在着安全问题,Microsoft公司WINDOWS系 列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为美国安全局NSA留有“后门密码”。因此,要从根本上避 免受制于人,就必须建立自主安全,研制开发、使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国内 力量开发的软硬件设备。开发信息作战兵器,要立足于自力更生,也要积极引进。

引进要与吸收、创新相结合,最终目的是要为我所用。对于引进的软硬件设备,一 是要吃透消化,二是要结合部队实际,以人之长补我之短。为了保证军用网络的安 全,军用软件应当尽量立足于国内、军内力量开发,对已经应用于作战系统中的国 外、商用软件,必须不怕困难,进行软件的源代码分析,深入细致的检测,补漏除患, 作到放心使用。

2.4 以人为本,重视信息人才,将育人、选人、用人有机的结合高素质信息人才是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全的关键。无论是实 施积极的信息进攻还进行有效的信息防御,都要涉及信息装备的研制开发、使用、 指挥控制以及信息系统的维护和保障,所依靠的都是高素质信息人才。高素质信 息人才是聚合了不同专业门类人员的一个巨大的人才群落,重点有四大类人才, 即:①信息作战的指挥人才,能够准确把握灵活多变的信息对抗态势,快速组织有 效的信息作战行动;②信息装备开发的技术人才,能够把握信息作战的发展趋势, 具有设计、研制开发具有军队特点、技术前瞻性强的信息作战硬件设备和应用软 件系统的能力;③信息网络的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对信息网络有深入的理解,熟练 掌握了网络的维护、恢复技术,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证网络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 状态;④网络攻击人才,即通常所说的黑客,掌握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核心的知识, 能够找到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并能利用这些漏洞实施网络入侵。针对部队 指挥自动化系统信息防护的特点和要求,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思路,注重信息人才 素质养成,使他们牢固树立信息制胜的观念,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他们 的创造力。为了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尽快培养出部队作战所需要大量的高 素质信息人才,一方面重视部队人才培养,立足于依靠军队院校的教育资源,提高 人才培养效率;另一方面应拓宽人才的培养渠道,充分利用国民教育的资源优势, 从地方不拘一格的招募信息人才,同时还应当大力促进军内与地方信息人才的交 流。积极为信息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调动信息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充 分发挥各类信息人才的聪明才智,为部队的信息防护建设作贡献。

2.5 科学有效,构建防护机制,实施指挥系统网络的规范管理 实施有效的规范管理,是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的根本保证。

树立忧患意识,将信息防护成功与否与整理提供部队能否作战等同视之,居安思危, 不断完善防范措施,细查严防各个技术环节,确保指挥自动化系统信息的安全可靠, 万无一失。

2.5.1 科学构建信息安全防护机制 应当将部队指挥系统的信息防护管理纳入到日常保密工作中,确立保 密部门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的地位,科学构建部队 自己的精干、高效、具权威性的信息安全机构,明确区分各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建 设部门、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等职能部门的相应职责,作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形成合力,确保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全与可靠。2.5.2 制定完善的法规并严格执行 依据条例条令及网络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部队自动化指挥系统实际, 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坚持有法必依,落实责任,严明奖惩,有效促进系统 网络管理工作。

3 结束语 部队的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全与信息防护问题,直接关系到 部队作战的成败,进而影响战争的进程甚至战争的胜负,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采取积极有效的信息防护策略和措施,不仅能够更好的提高部队自身作战的能力 和效果,而且能够更好的与其他军种协同,夺取战争的胜利。

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论文篇二 《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及其主要特点解析》 【摘 要】近年来,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高度发展,使网络信息资 源高度共享。但是,在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发展过程中,其安全问题仍较为突出。

本文阐述了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涵义及其主要特点,旨在为解决军事指挥自动 化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特点;解析 0 引言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指挥手段发展的时代性标志,是军队指挥自动化 系统的出现及其应用。特别是在高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离开了军队指挥自动化, 各种作战活动将很难顺利进行。所以,军队指挥手段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军队指挥 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及其应用上。

1 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及涵义 1.1 定义 按照我军权威性的说法,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在军事指挥系统中, 综合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收集、处理、传递自动化,保障对武器和军队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1.2 涵义 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有以下不同涵义:(1)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作战效 能是指指挥自动化系统在特定作战环境下,通过控制、指挥、通信和情报保障的 高度综合和自动化,对战争进程和结局产生有利作用的程度。(2)指挥自动化系 统效能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指挥自动化系统执行规定任务所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程 度。(3)指挥自动化系统评价是评价主体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在约束条件和规定的 环境下,完成特定的作战指挥管理等任务的程度的度量过程。(4)评价是评价主 体估测评价对象达到既定需求的过程,是根据既定的准则体系来测评客体各种属 性的量值及其满足主体需求的效用,以综合评价原定需求满足程度的活动。(5)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作战任务效能,是指在规定或特定的作战环境下,使用指挥自 动化系统的作战兵力执行作战任务所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

2 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点 在人类进人21世纪前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使战争工具趋向高 技术化、综合化和信息化,战场已经发展成天、海、地、空、电的一体化战场。

高速运载工具和大规模杀伤兵器的紧密结合以及一系列高新技术广泛用于军事 目的,使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2.1 综合化 司令机关的工作内容很多,但本质上都是处理军事信息的活动过程。

各类指挥器材的运用,正是为了辅助司令机关这一活动过程,提高其处理能力。

由于计算机具有极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它为核心构成的现代化指挥器材,在各 种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大多具有综合化的多种功能。

2.2 计算机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指挥器材的计算机化趋势已十分显著。就目 前世界范围来说,计算机技术几乎已“嵌入”全部各类指挥器材。例如,利用计算 机数据库技术管现、存贮和使用各种资料、情报;利用计算机显示技术处现和显 示各类数据、图像;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保障司令机关的通信联络;利用计算 机智能技术辅助决策、决心建议、情况判新、制定作战计划等各项工作。2.3 机动化 随着军队在广阔战场上机动作战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精确打击 手段的广泛运用,客观上要求司令机关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以适应机动作战的 需要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这就使得现代司令机关的指挥器材呈现出机动化的 趋势。其主要表现:一是小型化,借助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指挥器材在编 合化德基础上进一步小型化;二是机载化,例如,美陆军C3I系统德机动控制分系 统,可安装在三辆轻型汽车三构成高度机动的模块车载指挥所;三是广泛采用分 布式结构,分布式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一种结构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合可靠性, 且抗打击的生存能力很强特别是在战术级别的指挥中心系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又称为C3I系统,它是集控制、指 挥、通信、情报于一体的系统。C3I可以快速地获取、处理、显示与传送情报, 科学的辅助决策。该系统既能充分体现先进的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威力,又能充 分发挥指挥人员的创造性的思维和聪明才智,使得作战指挥的效能得到显著地提 高。目前指挥自动化系统已经发展成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探测预警、 情报侦察、电子对抗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美军称之为C4ISR系统,即指挥、控制、 计算机、情报、通信、侦察和监视系统。

2.4 系统化 新一代指挥器材的系统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其主要表现:一是通过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将各级、各类指挥中心组合成紧密联系的、高度复杂的大 系统;二是各类司令机关工作设备有机结合,构成功能齐全的指挥中心系统;三是 以指挥中心为枢纽,通过通信系统连接探测预警系统及其他功能系统,组成指挥 自动化系统;四是通过提供完善的“人机对话”方式,将自动化设备与参谋人员结 合为高效率的“人机系统”。例如,美陆军极据“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研制的陆军军、 师、旅战术C3I系统,该系统由高级野战炮兵数据、机动控制、战斗勤务支援控 制、全信源分析、前方地域防空指挥控制与情报五个功能子系统组成。

3 结束语 实现军事指挥自动化,能减少军队兵力、兵器和物资器材的消耗,充 分发挥其战斗力;可以把指挥人员从大量简单、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集中 精力从事创造性的指挥活动;可以进行快速精确计算和自动控制,提高己方武器 的使用效能;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传递和处理情报;可以优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辅助决策,提高指挥员定下决心的速度;可以加强各级指挥机关与作战部 队间的紧密联系,使整个军事指挥系统运转更为精确、迅速、灵活和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