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教育目的,它是教育的核心。教师对于教学 目标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确立、教育效果的评估等都应以教学 目的为依据。教学目的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良好的小学数学学 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公民具 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数学学习习惯 一、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大致掌握,是对自己理解力的判断。学生可 在新课前的一定之间内,对下节课堂中教师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解,通过 课本知识的阅读,理解、掌握教师所要讲解的知识。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不仅可 以学好新课程,而且对所涉及的以前数学知识进行掌握,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 在课堂中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知识,为学生布置合理的预习目标,使学生掌握准确的预 习点,指导学习预习,逐渐培养学生判断重要知识点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数学的学习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生想要学好数学需要提高自身的思 维能力。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培养,有意识地引 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应 注重对学生思考欲望的激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提出启发学生思 考的问题,使学生保持思维的活跃,逐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其次,教师 应为学生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使学生结合内容,从问题出发,从提供的依据中 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应留给学生适度 的思考时间,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教师进行提示、指导,发挥学生的个人见 解,使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从多个角度、渠道去解决问题。通常情 况下,学生独特的、新颖的解题思路是在思维积累、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 内形成的。如果教师留的思考时间过短,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打 消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利于思维的拓展。如果教师留的思考时间过长,会使一 些学生的思考陷入死角,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教师的适度指导,使学生的思考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小学数学的作业与考试中,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做错题的比例较大。例如, 在应用题中,因没能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导致列式的错误;
在文字中的阅读中, 由于数量关系的复杂、层次多,学生往往忽视、混淆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 语,使解题出现差错;
在运算题中,一些学生因看错运算符号致使运算错误,等 等。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运算 的正确率。例如,在应用题地讲解中,应先让学生自己仔细读题,对题意进行初 步了解。然后让学生对题目中的每个数字、词、句进行仔细推敲,找出数量之间 的关系,列出计算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对应用题进行 分析,列出关系式,教师再对计算式进行讲解,对学生忽视的内容进行补充、强 调,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在平时的计算,应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提高做题的 速度与效率,但简算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学生掌握了基础计算的基础上。良好审 题习惯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 严谨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性格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与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最能反映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态度,教师注重对学生良好作业习 惯的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检查验算、富有创见、 态度认真等。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解题问题的正确与否不仅取决于对问题的分析 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检验,对运算结果的检验。学生自觉检查习惯的 缺失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欠缺,应在教学中加强训练与培养。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对检验的强调,把检验作为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进行坚持,使学生在 潜移默化中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对学生独立 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己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应监督学生独立完 成作业,对抄袭作业的学生给予批评教导。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与自觉检查的 习惯,不仅是对学生认真态度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自我 评价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

五、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是发展学习智力的重 要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 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李艳红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