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采用挂图、模型教学,兴趣倍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用挂挂图的方式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激发学习兴趣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例如在讲述“核酸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 采用挂图教学,将抽象的、深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再配以动听的解说,达到 了动感和新鲜感的效果,对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 用。

在课堂教学中,模型的合理使用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增强学 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为例,学生在 主动观察细胞器模型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构建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通过对 这些形态结构的认识,能够触发学生对细胞器功能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细胞器的 进一步认识。

生物学挂图、模型的强大感官,既看得见又摸得着,给人印象深刻,更有 利于学生对微观科学知识的学习,加深教科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使学生由抽 象转化为形象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感到有趣的现象设疑,能激发学生自觉思维,有助于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胰岛素这部分知识比较枯燥又难理解,首先通过 一个例子来设疑:切除了胰脏的狗,它的尿会引来许多蚂蚁,这是为什呢?学生 对这一问题由好奇产生兴趣,想知道前因后果,因此在解疑中就会使学生的注意 力高度集中,兴趣进一步被激发,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直至最后掌握胰 岛素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把抽象的理解设问成具体问题,学生产生兴趣而引发的主 动学习,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如讲“植物的光合作用” 时,这个问题比较抽象,但问题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变成了有机物,由此设疑:在 阳光的照射下,在植物体内叶绿体这个难以琢磨的“实验室”里,把H2O、CO2和 矿物质这些无生命的东西,变成了五彩芬芳的花朵、甘美的水果和金灿灿的粮食 等——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那么这一切是怎么进行的呢?问题的提出 使学生为大自然的神奇的现象而感到激动,学生就带者高涨而积极的情绪去感知教材和思考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提问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快速进入最佳状态, 收到较好的思维训练效果。例如在讲述“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一节,对微量元 素的记忆时。可问,请同学们编一个顺口溜。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 的学生记成“铁猛碰新木桶”。有的学生记成“新铁臂阿童木猛”。经过学生思维的 一番“折腾”,就把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全记劳了。

三、实验设计训练,引导学生产生实验兴趣,培养思维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例如学习“探 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时,叫一个学生回答实验设计思路,他是这样设 计的:
①取三只试管,编号1、2、3,各加入淀粉溶液;
②再向三只试管中加入 淀粉酶溶液。③分别把这三只试管放入0℃、60℃、100℃水中。④再用斐林试剂 进行检测,只有60℃的水中有专红色沉淀产生,其余不变色,由此可证明温度对 酶活性的影响。

这位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算是比较清晰的,但存在的纰漏也不少。经过引 导、点拨与讨论等,师生共同找出这位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充分表达了他们的设计思想。

再让学生对各自设计的实验进行相互评价,就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 力和创新能力。

由案例可知,为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首先, 要让其脑海中有一实验设计的框架,本案例可以参照教材的实验设计模式,如教 材中没有可以参考的,也可以补充一些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包括实验设计的原 则等;
其次,要给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的实验设计思想充分表达出来;

再次要让学生对各自设计的实验进行相互评价,学生思维要能相互“碰撞”,找出 合理的与不合理的;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评价。总的来说,在设计实验 时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好让他们自己解决,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四、关注探究过程,产生浓厚兴趣,培养思维的科学性 新课程把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放到教学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改变那种教师讲知识、学生背知识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将探究性学习 的精髓容入到每节课中,展示学生的探究学习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和科学性。首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有许多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史、探究性 实验课题等,已经为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其次只要教师精心设 计,对教材内容是都可采用探究式教学的。例如在对“植物体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一节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以下问题的探究来学习:
1渗透作用是如何发生的? 2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现象吗? 3植物细胞是如何渗透吸水的? 4土壤中的植物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需要什么条件? 以上问题其实是由一组层层深入、环环紧扣、相互联系的问题组成的,在 探究问题过程中可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这样可以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五、“敢于唱反调”加大情趣,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由于 逆向思维善于与常规唱反调,所以具有很大的创新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如基 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都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吗?显然不 是,因为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来说,基因就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当遇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可以根据逆向思维的原理,反过来从结论入手,由 果到因,往往能化难为易。如市场上可以见到凹凸不匀的西瓜,切开观察,可见 其凹侧部分的种子发育不良,原因是什么呢?若按常规从果实和种子发育过程方 面分析,将一无所获。若反过来从本质到现象逆向推理,使学生猛然醒悟到果实 发育不良是因为缺乏种子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生长素所致。

总之,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