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馆地方文献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馆藏文献

市县馆地方文献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市县馆地方文献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现在很多图书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地方文献的理解是比较狭隘、不全面 的。有的认为主要是那些古老的有关地方的历史文献,甚至更狭隘地认为是历史 遗留下来的几部方志。很多市县图书馆把地方文献工作归入古籍部门,列为古籍 部门的一项附带的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事实上,地方文献的内容和范围 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综合图书馆界的讨论意见,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内容,即:
1.记述或论述本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一切著作;
2.本地人士或长期流寓 于本地人士的著作的稿本和一切出版物;
3.在本地印刷出版的一切出版物。因 此地方文献是遍及一切学科,并包含在各种形式的文献中。而且这三方面都没有 一个时间界线。因时间是在不断流逝的,今天的现实到明天就成为过去的历史。

所以地方文献同地方历史文献,是没有本质的区别的。

(一)要把广泛收集作为加强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的前提 明确地方文献的内容和范围,则收集工作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在收集 的问题上,我认为首先要纠正重古不重今的偏颇。这就把现今产生的文献,放在 优先的地位。固然,要把历史上形成的一切记述本地历史的文献和历史上本地人 士撰写出版的著作收集齐全也并非易事,但通过各种书目,及典籍的查考,尚能 掌握其脉络和线索。由于过去不重视保藏收集而使大批文献归于湮灭,也是不能 挽回的、无可奈何的。但对现今产生的文献,如果不及时收集,就会重蹈过去的 复辙。而对现今的文献的收集尚存在几个难点:1、如果以1911年作为划分古今 的界线,则在1911年以后,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我们很 难掌握散于居海内外的本地籍人士的基本状况,收罗他们的著作更茫无头绪,前 几年常熟市图书馆曾做了一件很好的工作,即征集海内外常熟籍人士的著作,举 办了一个展览,但实际上,所能征集到的也仅仅是知名度较高的一部分,很难说 是全面的;
2、也是因为社会的剧烈变动,党政机关、学校、农工商企业、社会 团体,也在不断消亡产生,对他们的出版物也很难找到其发展变化的踪迹。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党政机关,教育研究机构、农工商企业、社会团体的出版物大 多是小范围的内部发行的,而且也在不断的分合变化之中,要网罗征集,也十分 困难,再由于档案制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很多单位,除了对党政文件,注 意归档保存以外,对所编印的业务材料,并不重视保存而任其散失。即以我们图 书馆本身而言,也是这种情况,所以在编史修志工作中,就难找全完整的业务资 料,以此例便可见一斑。我们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可以说是时不我待,稍纵即逝,这就是我们要抓紧 现时,不能坐失时机的原因,否则时过境迁而追悔莫及。

(二)要制订一个周密的计划、实施步骤,取得领导重视、社会的协作和 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想见,要认真而不是敷衍地做好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光有图书馆的孤军奋战是难以奏效的。但这既是图书馆 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以我为主,图书馆就必须配备专门人员或建一个业务机 构来负责此项工作。因为此项工作是连续不断的,从征集到整理保藏,工作是十 分繁重的。在人员机构确定以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馆藏地方文献作一次全面深 入的调查,以摸清家底,建立一个以具有高级职称为主的本地的及居于海内外的 地方人士的档案,及一个有公开或内部出版物的党政机关、学校、工商企业、社 会团体的业务档案,通过上门造访及通讯联系等方式,征集订购同时并举,力求 在短期内取得一批成果,并在经常的交往联系中逐步增加。

要完成这些任务,取得领导的重视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是必要的外部条件, 我们着先要向文化局及市委宣传部,直至政府申述我们的理由,争取能由政府发 个规定凡本地各单位的出版物,一律向图书馆送呈缴本的文件,现在我们的法制 建设逐步在完善,有些市县已有地方立法权,那么争取就此项工作建立一个地方 法规,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其次要加强同档案馆、博物馆的协作和配合, 明确各自的收藏文献的范围和界线,加强协作协调,避免彼此矛盾。

(三)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现在大多数市县馆的地方文献都分散收藏于各个业务部门,没有设立总书 库的馆,分散的现象更为突出,国内有些图书馆如广州中山图书馆,集中统一管 理,建有地方文献专藏,并已编出可供检索的机读目录。所以要研究的问题是在 大量收集以后,是集中成为地方文献专藏好,还是仍象现在那样,按学科内容和 文献的形式分散收藏,其利弊如何?分散收藏可以不打乱整个图书馆的藏书体系, 在目前各馆馆舍书库比较紧缺的情况下,也只能维持分散管理的状态,但必须做 到以下两点,第一、要在查明的地方文献上加上特殊的标记,第二、要做一套能 反映文献所在地址的目录,以防止散失。但从长远看,应创造条件,建立专藏及 专门阅览室,进行集中管理,这是有利于保持收藏的完整,有利于健全目录体系, 有利于检索利用,有利于加强地方文献及地方历史、科学、文化的专题研究,归 根结底能充分体现市县图书馆的地方特色。〔出处〕 江苏图书馆学报 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