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3000字论文范文篇一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要: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引起了社会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查阅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后得出,虽然大量的研究结果已 经为我们对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 理论参考,为今后的研究打开了思路。但还需更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具体的方法 和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竞争日 趋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对健康有了重新认识,“没病即健康”已成为一个过时的、 陈腐的观念。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健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一个多维度的综 合概念,心理健康便蕴含其中。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 不但是没有躯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完整的心理状 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逐渐引起了人 们的重视。

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更是不例外。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世纪的 挑战,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 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据国家教委组织的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 显示,有20.13%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资料表明,对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 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 进入21世纪以后,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心理问题乃至心理障碍更加突出。北 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课题组抽样调查了北京市各类高校,通过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以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得出的 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1%,与中 国一般人群的数据对比显示,在所调查的心理症状指标上,都高于一般人群。这 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属于心理脆弱、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等问题的高发群体之一。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彰显“人本”、“生本”的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标志和现代学校的重要特征。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系统中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 的基本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加强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1 国内研究现状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 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 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 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 展,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已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引起了社会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参与体育锻炼与心理 健康培养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国内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目前,国内分别研究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的专著和论文虽然很多,但 针对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之间关系的探讨还是不多。1994年至2011 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研究论文共73 篇。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主要集中在以 下三个方面:
1.1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目前,很多学者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有过多次测 量与评价。如周华儿对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 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参加体育 锻炼的时间意识不强,自觉性不够,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董政宁通过研究 表明,我国普通高校20.4%的大学生有轻度心理障碍,8.6%的学生有中度心理障 碍,3.2%的学生患有心理疾病。

1.2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研究 综合季浏、周华儿等学者的研究,当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 应的研究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参与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 健康水平,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只有坚持、喜爱和合理的锻炼时间三个方面相加才对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的贡献。但只有适宜的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心理健康,相反, 如果所采用的锻炼方法和手段不科学,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给心理健 康带来负面的影响。第三,锻炼群体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高于非经常锻 炼群体,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1.3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现状研究 综合曾吉、李燕强等学者的研究,当前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 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代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追求 身心健康为首要目的,其次是以调节个人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的。第二,大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自觉性不够,另外没 时间、无器材、无场地、无兴趣也是影响我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 碍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三,目前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 具有积极影响的认识,缺乏通过体育锻炼提升心理健康相关的指导和帮助,阻碍 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

2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体育锻炼被认为是一种能提高和维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手段。

根据基恩(Kyan) 1983年的调查,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 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 效手段之一。巴斯奇(Bosscher) 1993年曾调查两种体育活动方式对于治疗严重抑 郁症住院患者的效果。一种活动方式是散步和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球 及练体操等体育活动结合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报告在抑郁感觉和身 体症状方面明显地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好转。相反,体育活 动结合组患者未报告有任何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可见,慢跑或散步等有氧运动更 有利于心理健康。

加拿大心理学研咳嗽北ǜ嫠担   =  刑逵  土叮  宦凼橇α垦盗贰 跑步、散步还是其他形式的有氧运动都可以帮助减轻轻度到中度的情绪沮丧,而 且对包括焦虑和滥用药物引起的功能紊乱在内的其他类型的精神失调症的治疗 也可以起到帮助作用。

美国科克凯尔迪等人1990年指出:“体育锻炼已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 一种方法。”张力为、毛志雄总结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 的研究,列举了North(1990),Petruzzello(1991)和 La Fontalne(1992)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并且对焦虑和抑郁具有一定的 治疗作用。季浏等也提到了Micniman(1993)等人对锻炼后的被试立即进行了测量, 发现焦虑、抑郁、紧张的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

对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提出了很多假说。如美 国学者 Cox(1994)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6项基本假说,试图从理论 上解释身体活动和(或)身体锻炼产生心理效益的机制。这6项基本假说分别是:
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分散注意力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胺假说、 内啡呔假说。其中有些假说恰好契合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

前三种假说主要是从心理角度来直接阐述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之前 关系。后三种假说主要是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说明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 之前的关系。尽管目前尚缺乏一个综合解释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明确 结论,但是诸多研究表明,适宜的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

但对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这一复杂的问题上,目前研究结果还只停留 在假说方面,但没有一种假说能满意的解释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很 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

3 发展趋势 已有学者们的研究为我们对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关系 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今后的研究打开了思路。目前,在大 力倡导和加强心理健康培养的理念下,还需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一 是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关系实质以及如何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心理 健康培养的原则、方法和途径;二是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渗透与结合 的问题,即如何把体育锻炼的特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更好的结合起来;三是 如何转变和提高高校管理者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及高校管理 中实施体育锻炼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四是如何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 提高体育锻炼的地位,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效应。

在现代社会,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人们通过参加体育 活动可以拓宽生活的空间和时间,在体育锻炼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身体能力,并不 断地完善自己的精神能力,追求卓越,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实现理想。体育锻 炼能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满足不断成长的身心发展的需 要。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也有调节心理的功能,在体育参与中, 生理、心理和精神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