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养食疗学论文
——养生与提高免疫力
饮食是生命之根,健康之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好求健康”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吃得科学合理、讲究营养平衡、食养食疗是保证身体健康、防止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一、中医食养食疗学的特点与原则
中医食养食疗学是中医养生理论与现代营养科学相结合的新学科。食养是运用传统中医理论,阐述食物的四性五味,结合现代营养学来辨证(质)食治;食疗是指食物除养生和营养作用外,还有治疗作用,包括了运用中医理论的辨证(质)治疗,食物中营养素对营养缺乏症的治疗,以及食物中一些非营养物质的特殊治疗作用。
从许多食养与食疗著作可以看出,掌握阴阳变化规律,围绕调理阴阳进行食疗活动,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乃是传统营养学,养生的理论核心所在。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明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中医理论认为,机体发生疾病,究其原因,皆由于阴阳失调之故。因此,饮食养生、治疗与康复手段,和药物疗法、针灸、气功、按摩、导引等一样,都将调理阴阳作为基本原则。《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对饮食的宜与忌,中医也以阴阳平衡作为出发点的,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例如痰湿质人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忌食辛辣;阴不足阳有余的老年人则忌食大热峻补之品;某些患者,如皮肤病。哮喘病人应忌食虾鱼等海产品发物;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总之,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