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统筹管理措施探究 河流的保护措施

河流统筹管理措施探究

河流统筹管理措施探究 摘要:河流治理需要考虑统筹规划、统筹治理和协调推进,对河流管理中运用 市场机制、协调管理等统筹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河流;统筹管理;措施 水是循环的,从雨水、地表水到地下水,城市里的水是复杂而又完整的系 统。在河流治理中,如果没有各个环节的统筹规划,城市里的水将是孤立的。只 有从统筹治理、协调推进的角度出发,河流才会在健康与人水和谐中流动。城镇 水系作为人工和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是由无数个相关的子系统有机构成的。如 果只孤立地着眼于单个水问题的解决,有时只能使整体水环境陷入更为严重的恶 性循环。因此,河流的治理应综合考虑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排涝 和文化遗产、旅游等各种功能的有机结合,与城镇的园林绿化紧密相联,才能真 正形成城镇水系统的良性运转[1-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对于河流的治理正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功 能的需求拓展,从过去只重视防洪排涝、治污,转向综合考虑防洪排涝、自然环 境、地域文化等多种功能,引入国际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然而,这种转 变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即从初期的主要是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堤岸工程采 用浆砌石或钢筋混凝土直立式挡土墙逐步开始建设亲水平台,保持景观水位;之 后开始从引入生态堤的理念,采用简单的护脚防冲措施,突出自然特色的基础上 逐步实施综合治理,人水和谐相处的生态水系目标。近年来我国在城市规划、河 道的保护、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涉水、临水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生产项目规划 布局进行防洪评估、水资源论证和环保评估,减少对城市河流的人为干扰等方面 有了很大进步。

1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运用市场机制对河流进行治理,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建设管理方法。我 国一些城市运用了滚动开发筹集建设资金的模式,实现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其 中关键的问题是“统筹规划”,政府作为项目的组织者,积极运用行政、经济和法 律手段配置社会资源。除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外,还建立了专门机构和工作制度。

在工程实施中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公平竞争招投标,发挥广 大民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保证工程的进展和质量[3]。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水在被开发之后可以成为商品,水的自然属性与城市河流综合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可以借助市场机制来优化河流治理的生产效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 用,以及园林绿化、拆迁安置、土地开发等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但河流治理 同样不能失去政府的监管和统筹规划。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 行政、技术的手段,加强对河流治理的监管职权,强制性地保护城市水系生态和 防污治污设施用地。

2协调管理 对于流域的上游、中游到下游,都有关于治污“代价”的议论。因此,一条 河流的治理不能仅是流经城市的部分,还应该将上游和下游作为治理重点,只有 全流域的环境改善了,才能使河流的水质保持健康。许多城市在整治河流之初大 都将目标确定为“一湾清水,两岸绿荫”,结果在“两岸绿荫”之间却是“一湾浑水”。

原因主要在于上中游过度砍伐森林、开荒种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河水变得日益 浑浊,洪涝灾害频发;随意筑坝、建库将河流分割成“连塘河”,改变了河水的时 空分布,导致水生物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降低了河流的自 净能力;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河流的污染由上而下逐渐加重。其 原因主要是流域上、中、下游和相关利益方各行其是,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统筹,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为彻底治理水污染,需要从江河源头抓起,全面实施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需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工业污染防治、提高经济质量的治本之策,在源头 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需要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政府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4]。流 域内的区域协调共同治理河流是一项很现实又重要的工作。做好流域城市环境保 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这是共同探讨流域 治理的基础和约束遵守条件,通过制定统一规划,使用统一法规,共同消除上游 污染、下游治理的尴尬状态。在全流域内开展城市群流域环境质量联合监控工作, 成立城市群环境监测联合体,实施流域各河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突发性环境污 染事故监测数据、环境监测科研成果的共享;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资源 利用,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建设,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技术管理手段。对于 流域新建工程项目,逐步推行上下游联审制度,如果下游不同意建设的污染项目, 上游部门将不得随意批准。流域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制药、造纸、电 镀等严重水污染项目,禁止新建含磷洗涤用品生产项目,已建的限期转产或关闭;
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等,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政策法规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