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钟表发展及传统钟表文化探析
中国钟表发展及传统钟表文化探析 摘要:中国钟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模仿学习期、自主设计期和现代研发期三 个阶段,钟表的设计及中国传统钟表的文化内涵凝聚了钟表工匠的智慧与技术。本文结合各时期钟表发展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以传统钟表为主,从装饰、寓意 等角度探究中国钟表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钟表设计;
钟表发展;
文化内涵 计时器在中国的使用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古人使用圭表、日晷和漏 壶等工具用于计时。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进入中国实行“钟表外交”,西方钟表 广受欢迎。清朝皇帝对西方钟表的钟爱,使钟表成为当时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的 重要媒介。现今,以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研发的智能手表已逐渐占领钟表市场, 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钟表的形式与内涵也发生了演变。
一、钟表的发展历史 中国钟表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根据古代史、近代史及现代史的 先后顺序可以为三个阶段:从早期天文计时器的逐渐脱离、从大规模时钟到微型 手表的过渡、腕表的兴起和现代科技的应用。(一)从早期天文计时器的逐渐脱 离。早在远古时期,古人已经掌握了物理学原理,通过建筑、植物在日光下投射 的影子的长短变化,探究其中规律,发明了传统意义上的一个计时器――圭表。
以平地上树立的石柱为“表”,平地为观察面“圭”,通过石柱影子的变化,读出“圭” 面上的时间件。在圭表的基础上,古人发明了日晷,作为观察面的晷面上带有刻 度,分十二个时辰,能更加精确地读出节气及具体时辰。圭表和日晷虽然解决了 古人计时的难题,但受天气影响较大,因而古人设计出了漏壶。漏壶早在《周礼》 中有所记载,“契壶氏”,“掌契壶以令军井”讲的就是漏壶。漏壶由泄水壶和受水 壶构成,水壶蓄水后由滴水孔流入受水壶,通过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 算时间。受水流蓄水量有限及冬天易结冰的限制,古人在传统漏壶的基础上发明 了沙漏,沙漏这一传统计时方式也被沿用至今。(二)从大规模时钟向微型手表 的过渡。中国自有机械计时器是通过液体动力的带动使一套机械系统转动来进行 走时的,这种计时器的前身就是“水运浑仪”。至元明时期,计时器脱离了大型天 文机构,融入了盘、针等元素指示时间,设计了如“大明灯漏”与“五轮沙漏”等机 械钟表。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两座自鸣钟作为万历皇帝的献礼,标志 着“钟表外交”时代的来临。17世纪,康熙、乾隆皇帝对钟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中国的钟表行业开始大规模模仿西洋钟表。18世纪末,机械钟表逐渐被怀表替代,怀表成为了当时钟表的主流。(三)腕表的兴起和现代科技的运用。新中国成立 后,中国钟表产业进入了自主研发的阶段,成绩显著。然而中国钟表出口产品技 术含量低,品牌影响力微弱,市面上做工精良的欧洲表仍占据主流地位。至2007 年夏天,国产手表以质量尚可、价格低廉取胜的时代终告结束。随着移动技术的 发展,以小米、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推出了智能手表,成为现代人追捧的热潮。
二、钟表发展的影响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钟表在外观设计、生产技术等方面都随着人类社会的进 步而不断发展。不同时代的审美、技术及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对钟表的 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一)社会背景对钟表发展的影响。原始时期由于社会发展 的落后及人类技术知识等的局限,人类只能通过观察日出日落判定昼夜,随着经 验的累积掌握了一些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度量的方式发明了古老的计时器。清朝时 期“钟表外交”的兴起和皇帝对于西洋钟表的喜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钟表制 造产业的发展。随着欧洲钟表大量占据钟表市场,20世纪迎合战争需要的腕表大 量生产,刺激了我国自主研发钟表的热潮。今社会倡导智能化,年轻人追逐电子 潮流,各品牌竞争激烈,智能手表也应运而生。(二)审美及技术对钟表发展的 影响。原始时期技术匮乏凭借经验观测时间,在计时器的发明和使用上对于审美 的要求相对较低。从发明漏壶开始,古人对计时器在技术的运用上愈加钻研,至 元明时期,计时器摆脱了天文的结构形式,在技术上更进一步。明清时期受欧洲 钟表影响及清代帝王对钟表的热情,钟表在满足计时功能的同时,装饰成为不可 忽视的部分。清代钟表做工精细,造型多为楼台、亭阁、寺塔等建筑形式,制作 的过程中还融入了漆、铸炉、牙、玉、木、金等多重工艺。19至20世界欧洲腕表 的兴起致使我国模仿并自主研发自有品牌钟表,但由于技术和质量均不占优势而 逐渐落寞。当今社会扁平化、智能化等审美及技术要求,功能强大、简洁大气的 智能手表占据市场主流。(三)生活方式对钟表发展的影响。古代农民基本是日 出而作,日入而息,对计时凭借观察和经验,只需得知昼夜,因而早期的圭表、 日冕多结合光影推测时间。士人作为精英阶层,一般上午处理公务,下午和晚上 时间相对自由,大明灯漏、五轮沙漏等计时器更加精准的表示时间刻度,也增添 了报时等功能方便计划时间。皇帝作为统治者,言行起居需要更详尽的记录,对 于钟表计时的精确度要求也更高,在满足计时功能的同时要符合宫廷富丽堂皇的 装饰,因而宫廷及地方生产制作了大量精美华丽的宫廷钟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钟表需求猛增,人们结婚办嫁,钟表是必需 品,于是就有了“千金易求,钟表难求”的说法。现今,人们对智能产品要求更高, 更加关注效率、健康等方面,智能手表的功能也更加强大。三、传统钟表的设计及其文化内涵 光绪年间,广州的能工巧匠最早开始手工仿制西洋钟表,广州钟和宫廷钟 表在造型和装饰上颇有讲究,多以亭台楼阁的建筑造型或象征吉祥的动植物造型 加以装饰。随着机械钟表技术的日渐成熟,国人开始自主研发,创造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南京钟,钟壳采用红木,装饰以古典纹样。中国传统钟表的装饰本身多具 有引申寓意,同时基于中国古代所追求的寓意生存与繁盛的风水学理论1,钟表 的摆放也蕴藏着文化内涵。(一)中国传统钟表的装饰及其寓意。清朝造办处的 御用宫廷钟表用料考究,外表多用珍贵的紫檀木雕刻出亭、台、楼、阁塔等建筑 式样,给人以庄重典雅的感觉。广州钟多数采用铜镀金材质,并结合水法设计, 在装饰手法上多包含地方特色。广州钟在动物植物的选择上多选用麒麟、猿猴、 开花配蝴蝶等富有吉祥寓意的造型。麒麟具有事业兴旺、富贵长寿的寓意,风水 学上也被赋予了辟邪挡煞的内涵,猿猴形象所引申的长寿寓意早在《抱朴子》就 有“猴寿八百岁”的记载。麒麟和猿猴的造型在广州中的设计中很常见,如康熙时 期的铜镀金仙猿献寿麒麟驮钟(图一),同时运用了这两种动物造型作为钟表的 装饰,钟表底座雕刻精美,仙猿设计为献寿的造型,铜镀金的麒麟驮着钟表表盘, 设计华丽精美,寓意吉祥、富贵、长寿。同期的铜镀金卷帘白猿献寿钟(图二) 同样采用了猿猴的造型点缀,白猿的献寿装饰与活动卷帘装置相结合,整个钟表 周围点缀珐琅及宝石,顶面亭的建筑造型,亭内以花瓶及盆景造型的装饰点缀, 象征花开富贵,祥和平静。各种元素设计都传达了民间和宫廷共有的吉祥心愿, 是传统钟表特别是清代钟表的设计特点。(二)传统钟表与文化内涵。钟表文化 内涵的变迁随时代发展及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受地域文化影响而不断改变2, 周朝初期出现了以编钟为主要形式的时乐钟,弱化了计时的功能,主要用于王朝 贵族的礼乐器。东汉时期,佛教和道教思想的融入,将寺庙中的钟声予以祈福的 寓意,可以祈福驱邪。清朝时,宫廷按照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理 论,在中、西、南、北、东相应设置了五个镇物来镇妖辟邪,其中京城所属的西 方镇物就是一座大钟。十八世纪中期,江南一带殷实人家流行在中堂条几中央摆 放一座钟,东侧摆放瓷瓶,西侧摆放一面镜子,寓意“终生平静”,这种家居陈设 在徽派建筑中最为常见。钟表自身也被寄予了吉祥的内涵,指针的运转走字寓意 人生行运,钟摆的节奏与停顿,昭示了时间与生命的平衡,从风水角度来看,钟 表也被视为“镇宅之宝”。
四、总结 我国钟表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历史,由于时代背景、审美及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钟表在体积、装饰、技术、造型等方面都有巨大革新。
其中,传统钟表“经世致用”的设计观念、富丽华美的装饰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形成了传统钟表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和繁荣的发展面貌。现今,传统钟表仍不会 被世人遗忘,传统钟表的制作工艺、定位及其文化寓意等元素能运用到现今的工 艺品及家居用品中,能更好地丰富家居产品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