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转轨与政府行为研究论文]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转轨与政府行为研究论文

素质教育转轨与政府行为研究论文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取得了一个共识:要实现基 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无论是从依法治教的角度,还是从政府功 能的角度;
无论是从管理与指导教育改革的角度,还是从营造社会大环境的角度 来分析,它首先是政府的职责,是一种政府的行为。因此,讨论和弄清地方政府 在实现“转轨”中的行为涵义是全面实现“转轨”的关键。

政府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行为,包括思想认识到位与实践到位,主要 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确认并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提出,是 对教育的价值、功能及目的等认识上的深化和飞跃。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 国民性的基本属性。因此,它不仅是为克服“片追”、“应试”等教育弊端而采取的 一种对策性措施和某种具体的教育改革实践模式,而且成为对我国教育基本属性 的本质的概括;
成为对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适应 整个国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目的和新的办学目 标的简约化表述。

因此,确认并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与观念是实现“转轨”的首要任务。它应 体现在:
1.建立起地方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转轨”,各有关方面 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依据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的到本世纪末基础教 育要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上取得显著进展的目标,结合本地区在“转轨”方面存在的 问题,制订好“九五”期间每年实现“转轨”的具体目标要求,排列出逐年要着重解 决的问题,规划出地方政府要采取的重大举措,以及各相关方面工作的具体途径 与办法。

2.地方党政领导必须努力防止和克服在抓“两基”和“两全”工作中出现一 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特别是易于出现的抓“普九”的手硬,抓“转轨”的手软。在 一定意义上说,“两全”、“转轨”更多地体现着教育“软环境”的建设。只有抓好“软 环境”建设,才能使学校教育活动符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 造人”的要求,培育出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矗。

3.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当前突出表现在对学校工作评价标准的转变上。

要采取重大措施从根本上改变用考试成绩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杜 绝政府向学校,学校向老师层层下达升学率指标的做法。

(二)建立起导向素质教育的资源配置机制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资源配置机制 包括资源配置的方向、资源配置的结构、资源配置的方式及对资源深层次的开发 和利用等等。

粉碎“四人帮”之后,作为遭受“文革”灾难性破坏的教育领域千疮百孔,百 废待兴。为了解决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人才的燃眉之急,同时也为了在教育领域建 起一批能起示范作用的学校,在80年代初期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得不把优秀 的校长、良好的教师、拔尖的学生及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与设备,配置给重点中 小学,把有限的教育经费向重点中小学倾斜。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它起到了一 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与我国中小学的国民教育属性是相 悖的。时至今日,80年代初期所形成的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仍在实际工作中运 行着,影响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因此,政府若继续将相当多 的、好的资源都配置到少数的重点校、“窗口校”,而使相当多的中小学陷入困难 的办学窘境之中,“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目标就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改革和 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核心是要面向每一所学校,把每一所中小学都办成合格 的学校;
利用资源配置机制引导每一所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成为让群众信得过 的学校。

基础教育中的“择校”现象历来都存在,而“择校”现象成为众人注目的社会 问题却是近年来形成的。其背景是群众日益高涨的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 愿望,与当前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悬殊过大造成的。因此各地方政府 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一定时期内要作较大调整,要明显地向薄弱校倾斜,以 使这些学校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三)完善中等教育结构,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 我国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果的领域 之一。但90年代以来,高科技生产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规格、类型和层次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 完善和优化中等教育的结构,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多层次需要。

1.地方政府在完善和优化本地区中等教育结构时必须考虑到以下两个基 本事实: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别的;

二是学生在完成了强制性的九年义务教育后,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是有差异的。

教育结构的优化,要立足于为每个学生的最优发展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机会、教育 环境和教育条件,以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其身心素质得到最好的发展。2.理 顺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在不同的 教育阶段,创设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层次,进行合理分流, 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展其才,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当前的职业技术 教育除抓好专业技能的培养外,尤要重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素质 的提高。

3.目前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普遍比较低,教育资源浪费问题比较突出。

在调整和优化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时,要改变80年代以“外延式” 发展为主的做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对本地区学校重复设置的专业,陈旧 的专业,规模过小的学校,通过调整、合并、联合,发挥规模效益,提高教育资 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区别不同学校,确定其发展目标和重点专业,以使不同类 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领域内办出自己的特色。

(四)积极、稳妥、分层次地改革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人们突破传统的狭隘的课程观念,要在新的大课程观念 指导下,对课程进行整体优化的改革。它包括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优化课程的 结构体系,更新课程的内容体系,调整课程的实施体系,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等。

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要积极组织教 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教研部门及学校的干部和教师,在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 通力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课程改革。这包括:
1.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地方政府要认真抓好区域内学校切实落实国家和 地方规定的课程计划及要求。在学科课程方面,主要是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计 划中的所有学科。当前要特别强调和重点检查音、体、美及长期被人忽视的所谓 “副科”是否开齐、开足。在活动课程方面,要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 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宗旨,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区域内的各种教育资源,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社会公益劳动。要把活动课程 列入课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杜绝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环境课程方面,要强调建设。由于环境课程的教育功能具有潜在性,常 常易于被人忽视。为此,各级领导要自觉地重视环境课程的建设、开发,搞活环 境课程,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2.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可 指导部分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性地对部分课程进行合 理的调整,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科课程可沿着加强学科课的基础性、综合 性、时代性及地方性的方向进行调整,根据学科的内容和门类,开设必修课和选 修课;
在不突破周学时总量的前提下,合理搭配标准课(40或45分钟)与微 型课(20至30分钟)。活动课是课程改革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要充分开发 和利用地方的教育资源,进行活动课程设置特色化的探索。环境课程的建设要与 整个区域或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使其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 有机组成部分。

3.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地方政府在课程改革上,可选择少数开展教育科 学研究比较扎实、有一定基础的实验校作试点,并借助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力量, 以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主攻方向,依据国家课程计划的总 体目标要求,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内容体系和结构安排等,进行重新构建的实验, 探索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处理好继承、改革和 发展的关系;
二是处理好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关系。

(五)构建起区域性素质教育场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发挥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学生的健康成长绝不是学校教育一方作用的结果,他们同时还要受 到家庭环境和教育,以及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近年来有人提出 了“教育潮的概念。教育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当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形成 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关系和谐的素质教育场时,才能有效地防止三 方教育影响与作用相互抵消的现象,进一步发挥三者的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效 益。构建起区域性的素质教育场是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基础性建设和重要保证。

地方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1.人的素质是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政府应建设 好所辖区域的少年宫、科技宫、图书馆、文化馆及其它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 为实施素质教育创设必要的条件。

2.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场中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其 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国务院制订的《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所确定的家庭教育目标,地方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联手合作,加强对家庭教育工 作的领导,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建立和健全组织网络,用素质教育思想观念培训 和引导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教子观念,净化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3.在素质教育场中,学校教育处于主导地位,它在指导家庭教育,组织 社会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必须把学校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环境建设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列为基础教育改革指导方 针的重要内容。把学校办出特色,体现了现代教育注重学校发展的多样化和个性 化的基本特征。只有突破“应试教育”大一统的办学模式,学校才能从实际出发, 有目标、有计划地自觉办出自己的特色。只有校校都办出了特色,学校教育才能 从根本上达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