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阅读教育重塑游戏精神]什么是幼儿游戏精神

幼儿阅读教育重塑游戏精神

幼儿阅读教育重塑游戏精神 摘要:游戏精神的特点是轻松愉悦,不拘泥于某些特定形式。幼儿阅读教育的 本质是游戏活动主体性明显。当下幼儿阅读教育危机凸显,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 幼儿阅读教育中“智力开发”使家长对于教育机构的期待发生了改变,“合法”的游 戏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中逐渐失去应有的地位。重塑幼儿阅读教育的游戏精神,必 须高度反思幼儿教育的本质,从理念、内容、形式等纬度重新认识幼儿阅读教育 的游戏精神。

关键词:幼儿阅读教育;
游戏精神;
幼儿教育策略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学前儿 童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场景和游戏活动中进行。从年龄分段来看,幼儿具有良好 的模仿能力,好奇心也比较强;
从发展特点来看,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也是人格健全发展的最佳时期;
从教育关系来看,保证儿童心智健康健全成长是 最基础性的工作,游戏是促进儿童心智发育发展的最佳方式。

一、游戏对幼儿阅读教育的作用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能够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使儿童产生愉悦 的心理体验,积极组织各类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德国教 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 的心灵活动的产物”。《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将游戏与娱乐规定为 儿童的基本权利之一,1990年《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明确提出 “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权利,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娱乐与消遣的权利,而应当把它 看作是幼儿的发展权”。[1]在新一轮课改中,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 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权利与人格,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强调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 式。由此推断,游戏与儿童这两个概念是紧密联系的,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影 响是全方位的,可以说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①从儿童认知发展 的角度来看,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 己的想象来进行各类探索性活动。儿童天然的好奇心理在游戏中可以得到全新的 释放,同时在游戏中借助于自身的想象力构建认知系统;
②从社会性角度来看, 游戏可以实现儿童社会性的需要,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假象性活动可 以实现人际交往的雏形构建,共同游戏可以满足幼儿交往的基本需求,从而形成 基础性的社会观;
③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游戏能够实现儿童自我肯定的心理诉求,在游戏中,儿童能够自我满足,建立起自信心,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3] 二、当下幼儿阅读教育中游戏精神缺失的原因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智力开发为导向的早期教育理念诱导家长对 幼儿教育的期待发生了改变,合法的游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逐步丧失了应有的地 位。幼儿教育出现了游戏教育理论研究逐年增加,幼儿的游戏活动逐年减少的现 象。幼儿教育模式主要以知识取向为中心,以各类“特长教育”为辅助手段,儿童 在幼儿学习阶段过早的变成了任务客体,知识灌输的对象,游戏的价值被人为的 忽视。从教育现状来看,幼儿阅读教育中游戏精神缺失主要原因有:家长层面的 功利性导向、幼教课程结构性障碍、权威化的教学模式。[4]1.家长的功利 性导向。现在的家长多数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幼儿教育很重视,普遍性的拔 高幼儿教育,单一的将幼儿教育理解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幼儿掌握的知识变 成了家长互相攀比的资本和衡量幼儿教育质量的潜在标准,违背了幼儿生命成长 的基本规律。2.幼教阅读课程结构性障碍。当前的幼儿阅读教育课程多是预先 设计好,对幼儿游戏空间、时间、材料考虑不足,限制了儿童游戏的发展。在调 查中发现,多数幼儿园的阅读角就是单一的小学化阅读模式,一张课桌几张椅子, 忽视了幼儿本体在阅读中的体验感,另外一点,当前幼儿教育阅读课程存在较大 的结构性障碍,多数阅读以视读为中心,而幼儿阅读尤其是早期幼儿阅读教育需 要的是听读,许多幼儿园和早教机构在展开阅读课程时模式单一,从而在开发幼 儿阅读能力上存在结构性障碍。3.权威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幼儿阅读教育中,教 师承担的是知识媒介,语言是最主要的手段,而当前一个主要的问题是阅读教学 过程中,规则养成和纪律化成为幼儿教学的首要选择,在权威化的师严压力下, 孩子的游戏性阅读本能从源头已被扼杀。许多教师为了课堂秩序的优化和教学过 程的流畅,会制止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此权威化的阅读教学模式,看上去课堂秩 序井然,小朋友也很守纪律,但扼杀了孩童阅读的自由想象力和交互感。

三、幼儿阅读教育中重塑游戏精神的方法和策略 幼儿教育家张宗麟提出幼儿教育应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 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富有游戏性。[5]从生理和心理两个维度来看幼儿教育实 践,应该在教育活动中推广游戏精神的重塑:1.根据幼儿接受特点设计游戏内 容。张宗麟认为,幼儿游戏的前提是“儿童是儿童”,各种作业能出于游戏的态度, 则生气勃勃,儿童乐为[6]。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接受特点设计合适的游戏内 容。首先游戏活动内容应该模仿和反映现实生活,还要能够在模仿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加工和重组要求,从而达到教育性和愉悦性的统一。2.根 据幼儿心理特点设计游戏环境。阅读游戏教育是否最终取得良好效果还取决于游 戏环境,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能够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开发,能够保证幼儿身心 健康发展。首先要根据幼儿心理特点设计游戏器具的形状、大小、颜色等,保证 各类器具的放置符合幼儿的审美,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其次,游戏空间环境 的布置要有灵活性,注重安全性的同时,还要能使幼儿愿意参与游戏环境设计, 充分发挥环境的心理影响,第三,阅读内容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符合预 先布置的环境,只有环境和内容相吻合,幼儿在游戏中才能更好的理解阅读。3. 根据幼儿兴趣特点设计游戏形式。在阅读游戏教育过程中,游戏形式是否合适影 响幼儿的参与性,良好的游戏形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兴趣,从而有利于教师把 握幼儿的兴趣点。游戏活动和幼儿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幼儿对游戏理解存 在差异,在游戏形式上要注重设计,为幼儿主动参与、讨论提供契机,通过听, 说,演等多种形式让孩童接受阅读,而不是单一的文本化阅读,从而激发幼儿的 兴趣。

四、重塑游戏精神在幼儿阅读教育中的意义 翟晓云认为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口语, 甚至身体动作等综合手段来理解对色彩、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刺激视觉器官 的符号信息,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内容,通过 感知、观察、思维、联想等形成对客观世界的主观体验(即心理图像)的一种认 知过程。[7]由此可以看出,幼儿阅读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以把握幼儿心理 特征为主线展开的一项教育活动。游戏的教育价值和功能的实现建立在儿童主体 性发展被接受的基础上,好游戏是幼儿天性,因此重塑游戏精神在幼儿教育中具 有积极作用。游戏可以给儿童快乐、经验、思想、健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 深远影响。陈鹤琴认为游戏的直接表现是为儿童提供快乐,其长远的影响在于发 展儿童的身心、促进儿童感知力的发展,把枯燥的阅读教学,化为兴趣盎然的游 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兴趣,强化学习,才是阅读教学游戏化的意义所在。

[8]综观幼儿阅读教育中游戏精神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我想知道、形式自由、 我能干什么”,表现在具体活动中,就是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在 幼儿教育中重塑游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注重游戏精神,有利于在阅 读教育中促进幼儿智力开发。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期,注重幼儿阅读 教育中的游戏实践,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幼儿在游戏化的阅读 教育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思维,让孩子在自己思维的想象空 间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在引导幼儿阅读时,可以选取篇幅短小,语言简朴朗朗上口,适于幼儿吟诵的传统经典文本。例如选取李白的《静夜思》作为幼儿阅读的 材料时,可以辅助一些视听材料,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化 的表演。2.重塑游戏精神,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控力。幼儿天性活泼,在成长 过程中,游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在阅读教育环节,通过游戏精神重塑,可 以让孩子自由尽情的发挥个性释放自我,充分调动孩子玩中学,比如选择优秀的 文本《我是好帮手》,教师可以一边读,一边引导幼儿“看看谁最棒”,也可以让 幼儿相互评优,将教育和优秀合二为一,在满足孩子的游戏天性的同时,循序渐 进,既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更能增强孩子的自控力,从而发现了解自己的优势 和不足,在成长过程中提供更有效的自我观照。游戏在幼儿阅读教育中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教育活动中,要满足幼儿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 的水平,离不开游戏精神的重塑。陈鹤琴先生强调活动单元的教学主要着重于室 外活动,但课外游戏的直接表现是为儿童提供快乐,能够发展儿童的身心、促进 儿童感知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如何把枯燥的阅读教学,化为兴趣盎然的游戏活 动,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孩童的阅读兴趣,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才是阅读教学 游戏化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