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方法

  论文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性阅读,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养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好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不断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课的“阶段目标”中规定:要求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评价”,“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同时在阅读课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这些,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师落实呢!如何行之有效开展研究性阅读教学,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高中语文实施研究性阅读的必要性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与鉴赏”部分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1)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由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板块上的理念可知,新课程注重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化发挥以及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之间的有机联系,而研究性阅读的最基本特征恰恰与新课程倡导的这些理念不谋而合,研究性阅读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阅读为基础,使学生不再处于等待状态,而是“在做中学”,动态地主动探求对文章的多重解读,初步形成多维的立体的文章解读思维,而这些恰恰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导向。因此,研究性阅读是贯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方式,是应对语文高考考纲的重要手段。研究性阅读所倡导的方法与理念是科学应对高考开放式考题的有效方法,在平时极力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是帮助考生达到这种水平的有效措施。

  二、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方法

  1.精耕细作读文章

  由于过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把一篇美不胜收的文章拆卸成枯燥的字词句的组合。本应最受学生欢迎的阅读课成为最乏味的机械训练。针对这个,我们往往让学生把目光集中在对课文形式的考察,对作品的深入研读,以真正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解析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有时从具体语境切入课文,有时从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引入对课文分析。如对《阿Q正传》的阅读教学,按常规的教学法,教师不厌其烦介绍时代背景,逐字逐段分析人物形象,可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利用一篇读《阿Q正传》的随笔,让学生在反复精读中,自己体会领悟人物的特色。随笔中说:读这篇民族的杰作,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看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看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看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看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看第六遍,阿Q还是阿Q;看第七遍,阿Q向自己扑过来;看第八遍,合而为一;看第九遍,又化为你的亲戚故人;看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看第十一遍,扩大到全国;看第十二遍,甚至到洋人国土;看第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甚或是警报器。其实何止是《阿Q正传》,大凡世界上的优秀文学作品,哪一部不需要反复阅读呢?

  2.倡导创造性阅读

  如学习《项链》时启发学生思考:除去文中的结尾方法外,还可不可以用其他构思来结束全文?有的学生回答玛蒂尔德得知当年借的项链是假的,顿时惊呆了,加上10年来的艰辛,身体衰弱以致昏倒在地;有的回答她诉诸法律,但由于手边无任何证据加上无地位而告失败,一气之下,抑郁而死;有的回答归还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玛蒂尔德又阔起来了,完全忘却了10年艰辛,重新染上慕虚荣、图享受的恶习,再次陷入穷困潦倒。学生思考论辩,比较优劣,还是觉得原结尾有力地突出了小说内在的悲剧效果,余味无穷。在创造性阅读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得到提高。

  3.向外拓展的研究性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可研究的问题,在适当向课外延伸也是我们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比如学习乔治·桑的《冬天之美》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经历或发挥想象,用心体会其中之美。又如对《鸿门宴》中人物项羽的研究学习,可联系《语文读本》中的《垓下之围》,更全面地理解项羽的性格。

  另外,语文也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渗透学习。根据学习心理学的规律,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间联系越丰富、越密切,所掌握的知识就越牢固;学习者如果能清晰地看到所学知识的各个领域之间的一致性、相关性,也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4.发挥想象,创设作品形象

  语文教学通过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审美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篇文章都蕴涵着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每一篇文章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的过程,本身就是读者的想象、思维和情感的参与过程,并体现着强烈的个性特征。

  如教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通过比较,深刻领悟作品中同一时代女性的形象美、人格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如教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让学生阅读课文,在把握祥林嫂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写作类似“祥林嫂之死”的文章。总之,教材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选择最有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专题。突出个性生命活动的民主性和参与性,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设一个展现生命个性、能力与学业成果的良好环境,使他们的生命力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现。

  三、结语

  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注重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道圭, 吕方静. 中学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研究[J]. 文学教育(下), 2008,(05)

  [2]穆秀颖. 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课外专题研究机制探微[J]. 天津教育, 2005,(11)

  [3]曹茂海.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