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特色意识重视地方文献工作
强化特色意识重视地方文献工作 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已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成就、经验 和成果,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等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都是极其宝贵 的信息资源。
地方文献正是这些信息资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个公共 图书馆来说,地方文献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特色馆藏之一,在社会化信息服务中具 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地方文献需要积累和开发,研究和做好地方文献工作 是公共图书馆永恒的课题。
本文结合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情况,就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积累、开 发利用和社会化合作与服务等方面谈一些认识,与大家一起探讨。
1 设立机构、制定规划、确定范围、形成体系、突出重点、主动收集,做 好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地方文献涉及面大,范围广,内容丰富,数量繁多,收集工作是系统工程, 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为避免包罗万象、杂乱无章或零敲碎打、做到哪里算哪 里的无序状态,必须有规范化的做法加以保证。
1. l设立地方文献工作机构 成立地方文献部或地方文献组,首先从人员上给予保证,有专人从事这项 工作。本馆专门从事该项工作起步较晚,地方文献组成立于80年代,隶属于古籍 部。
1.2理清思路,制定规划,形成体系,体现特色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地方特色,制定地方文献收藏规划、确 定收藏范围,以形成具有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这项工作对于整个地方文献建设 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我馆确定的地方文献收藏的地域范围,是以现在的杭州行政区划为原则, 以大杭州的概念,即包括杭州一市七县,以市区为主。文献范围,针对学术上的 两种见解,一是认为地方文献应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地方性的各种载体的文献,另一种观点是,地方文献应是仅在内容上具有地方性的文献,内容不反映的不收。
如地方出版物,范围内的出版社,其出版物内容涉及本地的、反映本地地方内容 的文献则收,反之则不收。我们的看法是,不能一刀切、绝对化,而是要区别对 待,对于重点出版社,则收全,而对于未列入重点的出版社或单位的出版物只收 内容反映杭州的出版物,其他则不收。因为报刊等文献有一个连续性的问题,著 名人士的著述有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重点对象以收全为宜。
另外,对于载体的 范围,有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应只收古今公开及内部出版的图 书、报刊。而金石碑拓、书画是文物性文献,应划给博物馆收藏。我们认为,金 石碑拓、书画是重要的地方文献,特别是金石碑拓,其内容不仅包括了战争、宗 教、礼仪、祭祀、世系传记,而且还有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医药、筑路题名、 商业等内容,可以说是一部石头的志书,对于这么重要的地方文献,只因其具有 文物性而不能收,那么从逻辑上说,那些具备文物性的古籍线装书也不能收了? 这种说法显然不妥。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更多形式的载体出现,如电子出版物 等。因此,我们认为,凡是具有地方性、具有收藏和使用价值的文献,不论古今 中外、著者、文种和载体,以及出版、印刷在何地,应一概收藏。
体系的形成对于地方文献建设至关重要,应结合本地的特点,从一开始就 应明确,保证有关文献的逐步积累,慢慢形成一定的规模。
1.3确定收藏重点,体现文献质量 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的一般规律。地方文献收藏工 作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刚起步时,就将收集工作全面铺开,眉毛胡子一把抓,难 免要顾此失彼,无法保证质量。因此,我们除了古籍地方文献必收外,又确定了 知名人士(主要是他们的著作)、学术团体和社会团体(以杭州市区为主)等一 些重点。对于人物的认定,不按旧方志中仅仅以籍贯为标准的方法,而以三条标 准来取舍:一是杭籍知名人士;
二是客籍,但对杭州有突出贡献者;
三是历史上 曾在杭有过经历,在学术等领域有重大影响者。收藏重点确定后,就可有重点、 有步骤地开展征集工作。以知名人士专著和著作目录的征集为例,近几年,我们 先后赴上海、北京进行专访,获得了近20位享有很高声誉的杭州籍学者的文献资 料,如科学家钱学森、文学家夏衍、文学翻译家冯亦代、文史专家许宝骙、漫画 家华君武等,华君武先生不仅将自己仅藏的漫画集孤本赠与我馆,还专门写了一 封信,信中对漫画的观点问题作了论述。这些都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
2 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大有可为,征集、收藏的目的全在于利用,在于服 务社会。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做了一些工作。
2.l发挥古籍地方文献作用,成绩斐然 ①编印文献目录并主动向社会提供,使资料受到充分利用 根据馆藏杭州古籍地方文献特别丰富的特点,我们于1987年编印了《馆藏 杭州地方文献资料目录》一书,分送各修志单位。该书目内容分部汇辑,按类编 排,每一条目都有内容简介,一书在手,馆藏古籍地方文献一目了然。这种以书 目形式向社会推荐和宣传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揭示了馆藏,使读者能按图索骥,迅 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古籍资料。不少单位据此获取了大量史料,编辑了不少新志书, 如《杭州大事记》(自先秦——1949年)、《杭州报刊史概述》、《杭州市教育 志)等。
②主动利用馆藏文献资料汇编成新的资料 古籍部主动利用这些馆藏资料,先后汇编了《杭州近现代人物录》、《杭 州近现代革命烈士英名录》、《馆藏南宋资料目录)以及从《申报》、《大公报》 中析出的有关杭州的资料,将其按年编排,供读者查询。
为抢救一批濒临湮灭而又有价值的古文献,我们组织力量,有计划地整理、 复印了一批实用价值高的资料,如《玉皇山志》、《杭州史地丛书)第一、二辑, 特别是第一辑中《民南杭州新志稿》和原来我馆整理影印的稿本《杭县志稿》, 这是两部极具价值的乡邦文献,前者主要记叙了民国杭州市区的情况,后者则详 尽地叙述了民国杭州郊区及余杭的情况,两部分内容珠联壁合,成了一部完整的 《民国杭州市志》,从而填补了民国杭州无志书的空白。
2.2利用地方文献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在日常的课题咨询中,利用地方文献为本市的经济建设提供参考资料是常 有的事,如为某一古建筑的修复提供原始资料、为某一新辟的公园取一个古雅的 名字提供史料依据、为国际游船节提供古代画舫的资料…… 而对于本市现代企业界、商界,特别是那些已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应提 醒、协助他们提高对自己无形资产价值的认识,尽快在国际互联网上占有自己的 网页,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开拓市场,也可防止被别人抢占自己的名牌,类似的工作很多,也很有价值,问题是看我们去不去做。
2. 3利用地方文献,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方文献是一部活生生的、写不完的长卷教科书,从几千年沧桑变迁的渊 源历史、辈出的人才、伟大的成就、美丽的家园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等等,都是 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而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因 此,把地方文献建设好,宣传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图书馆成为爱国主义教 育的基地,让一代又一代人更加爱祖国、爱家乡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3 走社会化合作之路,加强联合开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发展趋势。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是国家信息化 的一条根本原则和重要目标。只有共享才能发展,而走社会化合作之路,联合共 建是实现共享原则的基本条件,地方文献工作也是如此。基于这一思想,我们作 了如下努力:
3.1成立本地区地方文献收藏中心 出于认识上的一致,杭州地区7个县馆和杭州市馆联合起来,以大杭州的 概念,共同收集、整理、利用杭州地方文献,于l997年4月正式成立了杭州地区 地方文献收藏中心,由杭州图书馆牵头,发挥龙头作用,协调本地区各馆的地方 文献建设,并于当年年底完成了杭州地区8个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又 计划于l998年底进一步建成杭州地区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为地区地方文献 在本地区、本省乃至全国的共享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中心”成立后,为扩大影响,紧接着于1997年夏,我馆以“中心”的名义, 成功地进行了一次重点征集活动,组织了在杭的6所高校及省社科院、省艺术研 究院的18位专家学者向“中心”赠送各自具有代表性的专著和著作目录。这18位学 者中有杭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规、陈桥驿、吴熊和、金普森,中国美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王伯敏,著名国画家周沧米等。这些学者教学、科研、社会活动均十 分繁忙,但他们认识到这一工作的意义重大,所以宁愿辞掉其他活动,赶来参加 赠书仪式,用行动表示对这一工作的支持。新闻界对上述两件事都及时作了报道, 社会反响很好。之后,陆续有不少学者主动来馆赠书。从中可以看出,只要精心 组织,做好宣传,地方文献工作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工作是可以做好的。
3. 2合作收集,互相提供,事半功倍我们还通过与其他单位协作的办法,开展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出现了一些“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许多历史遗存 正在消失。为了抢救这些将不复存在的珍贵资料,我们与杭州电视台“文化广角” 栏目摄制组合作,由我们提供有关“旧踪”(古城遗址、人物、旧民居、建筑物等) 的史料,对方则反馈新拍摄的录像带和照片,供我馆保存,成为新的地方文献资 料,一共拍摄了43集,在电视台播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计划与市园林系统合作,把西湖南线风景区的摩崖石刻拓 印下来,作为景区石刻档案珍藏。
3. 3联合开发,让各种文献资料有机会发挥作用 我馆藏有一批云南地方文献资料,是民国年间云南地方学会从各方面搜集 来准备修志的底本、稿本。我们与云南省图书馆联系后,对方反映强烈,说:“这 些都是我们多少年一直想搜集而没能如愿的资料,现在不论花多少钱都要复印回 来”。经过协商,出于资源共享原则和兄弟馆的合作,我馆不收任何资料保管费, 就将所有云南地方文献复印给云南省馆,并受他们的委托于1993年至1994年,整 理、出版了《云南方志考》、《云南史地资料汇编》和《云南产业志》三部共20 多册线装书,成为珍贵的云南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是各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要让这些特色文献发挥特有的作用, 只有我们重视这项工作,不断研究和实践,在探索中逐步完善和发展,就一定能 做出成绩,在社会信息资源中占有一定的网络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我国 灿烂的民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出处〕 江西图书馆学刊 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