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概率论教学思索
高中概率论教学思索 在数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3 次重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算数过 渡到代数,第二次飞跃是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第三次飞跃就是从确定数学到随 机数学.现实世界的随机本质使得各个领域从确定性理论转向随机理论成为自 然;而且随机数学的工具、结论与方法为解决确定性数学中的问题开辟了新的途 径.因此可以说,随机数学必将成为未来主流数学中的亮点之一.概率论作为随 机数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已经成为高校中很多专业的学生所必修的一门基础课. 但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们往往已经习惯了确定数学的学习 思维方式,认为概率中的基本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思维受限难以展开.这些都使 得学生对这门课望而却步,因此如何在概率论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随机数 学的思维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拟介绍我们在该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尝试,当 作引玉之砖。
1 将数学史融入教学课堂在概率论教学过程当中,介绍相关的数学史可以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概率论不仅是“ 阳春白雪” ,而且还是一门应用背景很强 的学科.比如说概率论中最重要的分布――正态分布,就是在18 世纪,为解决 天文观测误差而提出的.在17、18 世纪,由于不完善的仪器以及观测人员缺乏 经验等原因,天文观测误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许多科学家都进行过研究.1809 年,正态分布概念是由德国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德莫弗(DeMoivre)于1733 年 首次提出的,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率先将正态分布应用于天文学研究,指 出正态分布可以很好地“ 拟合” 误差分布,故正态分布又叫高斯分布.如今,正 态分布是最重要的一种概率分布,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连续型分布.在1844 年 法国征兵时,有许多符合应征年龄的人称自己的身高低于征兵的最低身高要求, 因而可以免服兵役,这里面一定有人为了躲避兵役而说谎.果然,比利时数学家 凯特勒(A. Quetlet,1796―1874)就是利用身高服从正态分布的法则,把应征 人的身高的分布与一般男子的身高分布相比较,找出了法国2000 个为躲避征兵 而假称低于最低身高要求的人[1].在大学阶段,我们不仅希望通过数学史在教 学课堂中的呈现来引起学生学习概率论这门课程的兴趣,更应侧重让学生通过兴 趣去深入挖掘数学史,感受随机数学的思想方法[2].我们知道概率论中的古典 概型要求样本空间有限,而几何概型恰好可以消除这一条件,这两种概型学生理 解起来都很容易.但是继而出现的概率公理化定义,学生们总认为抽象、不易接 受.尤其是概率公理化定义里出现的σ 代数。
这一概念:设Ω 为样本空间,若Ω 的一些子集所组成的集合 满足下列条件:(1)Ω∈ ;
(2)若A∈ ,则A∈ ;
(3)若∈ n A ,n =1, 2,,则∈∞=nnA ∪1 ,则我们称 为Ω 的一个σ 代数.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概念,我们 可以引入几何概型的一点历史来介绍为什么要建立概率的公理化定义,为什么需 要σ 代数.几何概型是19 世纪末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概率的计算方法,是在古典 概型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是等可能事件的概念从有限向无限的延伸.1899 年, 法国学者贝特朗提出了所谓“ 贝特朗悖论” [3],矛头直指几何概率概念本身.这 个悖论是:给定一个半径为1 的圆,随机取它的一条弦,问:
弦长不小于3 的概率为多大?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假定端点在圆周上 均匀分布,所求概率等于1/3;
若假定弦的中点在直径上均匀分布,所求概率为 1/2;
又若假定弦的中点在圆内均匀分布,则所求概率又等于1/4.同一个问题竟 然会有3 种不同的答案,原因在于取弦时采用了不同的等可能性假定!这3 种答 案针对的是3 种不同的随机试验,对于各自的随机试验而言,它们都是正确的. 因此在使用“ 随机” 、“ 等可能”、“ 均匀分布” 等术语时,应明确指明其含义, 而这又因试验而异.也就是说我们在假定端点在圆周上均匀分布时,就不能考虑 弦的中点在直径上均匀分布或弦的中点在圆内均匀分布所对应的事件.换句话讲, 我们在假定端点在圆周上均匀分布时,只把端点在圆周上均匀分布所对应的元素 看成为事件.现在再来理解σ -代数的概念:对同一个样本空间Ω ,1 ={, Ω}为它 的一个σ 代数;
设A为Ω 的一子集,则 2 ={, A, A, Ω}也为Ω 的一个σ 代数;
设 B 为Ω 中不同于A的另一子集,则3 = {, A,B, A,B, AB, AB,BA,AB,Ω}也为Ω 的 一个σ 代数;
Ω 的所有子集所组成的集合同样能构成Ω 的一个σ 代数.当我们 考虑2 时,就只把元素2 的元素 , A , A , Ω 当作事件,而B 或AB 就不 在考虑范围之内.由此σ 代数的定义就较易理解了.2 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 与一般例题不同,它有产生问题的实际背景,并能够为学生所理解.案例教学法 是将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和讨论,提 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从直观性、趣味性和易 于理解的角度把概率论基础知识加以介绍.我们在讲条件概率一节时可以先介绍 一个有趣的案例――“ 玛丽莲问题” :十多年前,美国的“ 玛利亚幸运抢答” 电台公布了这样一道题:在三扇门的背后(比如说1 号、2号及3 号)藏 了两只羊与一辆小汽车,如果你猜对了藏汽车的门,则汽车就是你的.现在先让 你选择,比方说你选择了1 号门,然后主持人打开了剩余两扇门中的一个,让你 看清楚这扇门背后是只羊,接着问你是否应该重新选择,以增大猜对汽车的概 率?由于这个问题与当前电视上一些娱乐竞猜节目很相似,学生们就很积极地 参与到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来.讨论的结果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与主持人是否知道所 有门背后的东西有关,这样就可以很自然的引出条件概率来.在这样热烈的气氛 里学习新的概念,一方面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 概率论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 因此在介绍概率论基础知识时,引进有关经典的案例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分 赌本问题、库存与收益问题、隐私问题的调查、概率与密码问题、17 世纪中美 洲巫术问题、调查敏感问题、血液检验问题、1992 年美国佛蒙特州州务卿竞选 的概率决策问题,以及当前流行的福利彩票中奖问题,等等。
概率论不仅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解决方法,还可以对一些随机现象做出理 论上的解释,正因为这样,概率论就成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有效工具.比如说 我们知道某个特定的人要成为伟人,可能性是极小的.之所以如此,一个原因是 由于某人的诞生是一系列随机事件的复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结合、 异性的两个生殖细胞的相遇,而这两个细胞又必须含有某些产生天才的因素.另 一个原因是婴儿出生以后,各种偶然遭遇在整体上必须有利于他的成功,他所处 的时代、他所受的教育、他的各项活动、他所接触的人与事以及物,都须为他提 供很好的机会.虽然如此,各时代仍然伟人辈出.一个人成功的概率虽然极小, 但是几十亿人中总有佼佼者,这就是所谓的“ 必然寓于偶然之中” 的一种含义. 如何用概率论的知识解释说明这个问题呢?设某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概率为ε , 0 ε 1,不管ε 如何小,如果把这试验不断独立重复做任意多次,那么A 迟早会出 现1次,从而也必然会出现任意多次.这是因为,第一次试验A不出现的概率为 (1ε )n ,前n 次A 都不出现的概率为1 (1ε )n,当n 趋于无穷大时,此概率趋于1, 这表示A迟早出现1 次的概率为1.出现A 以后,把下次试验当作第一次,重复 上述推理,可见A 必然再出现,如此继续,可知A必然出现任意多次.因此,一 个人成为伟人的概率固然非常小,但是千百万人中至少有一个伟人就几乎是必然 的了[5].3 积极开展随机试验随机试验是指具有下面3 个特点的试验:
(1)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
(2)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 并且能事先明确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3)进行一次试验之前不能确定哪一个 结果会出现.在讲授随机试验的定义时,我们往往把上面3 个特点一一罗列以后, 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就结束了,但是在看过一期国外的科普短片以后, 我们很受启发.节目内容是想验证一下:当一面涂有黄油,一面什么都没有涂的 面包从桌上掉下去的时候,到底会哪一面朝上?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为了让试 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实验人员专门制作了给面包涂黄油的机器,以及面包投掷机,然后才开始做试验.且不论这个问题的结论是什么,我们观察到的是他们为了保 证随机试验是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的,相当严谨地进行了试验设计.我们把 此科普短片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随机试验的3 个特点, 学生接受起来十分自然,整个教学过程也变得轻松愉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 以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尽可能使理论知识直观化.比如全概率公式的 应用演示、几何概率的图示、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数学期望的统计意义、二维 正态分布、高尔顿钉板实验等,把抽象理论以直观的形式给出,加深学生对理论 的理解.但是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去实现每一个随机试验,因此为了 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我们采用了多媒体辅助理论课教学的手段,通过计 算机图形显示、动画模拟、数值计算及文字说明等,建立一个图文并茂、声像结 合、数形结合的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有利于概率论基本 理论的掌握.与此同时,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够体会到现代化教 学的魅力,达到了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6].4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 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方法单一,只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教 师是教学的主体,侧重于教的过程,而忽视了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相比较 而言,现代教学方法更侧重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 生的聪明才智为追求目标.例如,在给出条件概率的定义以后,我们知道当P(A) 0时,P(B | A)未必等于P(B).但是一旦P(B | A) =P(B),也就说明事件A的发生不 影响事件B的发生.同样当P(B) 0时,若P(A| B) = P(A),就称事件B的发生不影 响事件A 的发生.因此若P(A) 0 , P(B) 0 ,且P(B | A) = P(B)与P(A| B) = P(A) 两个等式都成立,就意味着这两个事件的发生与否彼此之间没有影响.我们可以 让学生主动思考是否能够如下定义两个事件的独立性:
定义1:设A,B 是两个随机事件,若P(A) 0 ,P(B) 0,我们有P(B | A) = P(B)且P(A| B) = P(A),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接下来,我们可以继 续引导学生仔细考察定义1 中的条件P(A) 0 与P(B) 0 是否为本质要求?事 实上,如果P(A) 0,P(B) 0,我们可以得到:
P(B | A) = P(B) P(AB) = P(A)P(B) P(A| B) = P(A).但是当P(A) = 0,P(B) = 0时会是什么情况呢?由事件间的关系及概率的性质,我们知道AB A, AB B,因此P(AB) = 0 = P(A)P(B),等式仍然成立.所以我们可以舍去定义1中的条 件P(A) 0,P(B) 0,即如下定义事件的独立性:
定义2 :
设A , B 为两随机事件, 如果等式P(AB) = P(A)P(B)成立, 则称A,B为相互独立的事件,又称A,B 相互独立.很显然,定义2 比定义1 更加简洁.在这个定义的寻找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且可以 很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体会数学 思想,感受数学的美.5 结 束 语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将数学史引入课堂既能让 学生深入了解随机数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又切实感受到随机数学的思想方法;
把案例应用到教学当中以及在课堂上开展随机试验可以将概率论基础知识直观 化,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可以强化教 与学的互动过程,激发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概率论中遇到的问题.总之,在概 率论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建立学习随机数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教学手段 的多样化以及丰富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客观随机现象的理解与认识.另外,要 以人才培养为本,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客体结合的教学思想,将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思想落到实处,以期达到学生受益最 大化的目标,为学生将来从事经济、金融、管理、教育、心理、通信等学科的研 究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