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 [少儿舞蹈在生活中寻找艺术教育]

少儿舞蹈在生活中寻找艺术教育

少儿舞蹈在生活中寻找艺术教育 儿童艺术事业已成为当前儿童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与人们对艺术在个 体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密切相关。少儿舞蹈作为儿童艺术中的一种行为艺术, 是孩子们生活形象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儿童心智具体化的一种外延形态,还 是作用于少儿意识的一种教化手段。它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表演来反映儿童 的生活、思想、情感和态度,并以其特有的童趣性、童知性、童幻性、童乐性成 为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启智、立美、怡情、健 康身心的重要作用。

一、少儿舞蹈艺术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 所谓的少儿舞蹈艺术教育回归生活,就是在开展少儿舞蹈艺术教育的过程 中,要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背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熟悉的人、 事、物为内容来开展少儿舞蹈艺术教育活动。

(一)“回归生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旨,是少儿舞蹈艺术教育的根本所 在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以关注儿童的生活,对儿童充满人文关怀,赋予 儿童教育以生命意义为改革的要旨。正如胡塞尔所言:“生活世界始终是在先被 给予的,始终是在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 据某个普遍的目的有效的。”[1] 生活世界是以一种无意识的自然的方式对人产生影响的,在人的发展中具 有重要作用。但在当前的少儿艺术教育领域,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以知识技能的 训练替代儿童真切的生活体验;
成人式的思维、概念化的表达、整齐划一的作品 使得儿童艺术感受能力和兴趣逐渐丧失;
功利性的追求偏离了艺术教育的宗旨。

少儿舞蹈作为少儿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上述问题。针 对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呼唤少儿艺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教育界近些 年来最热切的呼声。因此,我们强烈呼唤:在对知识世界和规范世界的批判之下, 让枯竭冷漠的艺术教育回到真实、鲜活、丰富的生活中来,突出它的生活性、对 话性、形象性、活动性、生成性。这既是儿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 作为一个生命体应该享有的权利。

(二)“生活世界”是儿童的游戏乐园,是少儿舞蹈艺术教育的源头活水舞蹈来源于生活又表现生活。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儿童周围的 人、事、物是构成儿童生活的重要部分,生活世界是儿童获得直接经验的最理想 的场所、最便捷的方式。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自己周围)生活中 的人、事、物关注最多、兴趣最浓、体验最深,因此对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舞蹈更 感兴趣,更乐于接受。

少儿舞蹈和任何艺术一样,都是以生活作为基础,哪种想象都不可能凭空 而生,少儿舞蹈艺术教育的内容如果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儿童无法解读,也就无 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无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因此,选择贴进儿童已有生活 经验,能引起儿童情绪反映和情感共鸣,使之产生向往美、表现美的情感体验的 音乐和舞蹈作品就显得尤为必要。例如,淮南市夺取“蒲公英”这一最高政府奖金 奖第一名的少儿舞蹈《我真棒》,是根据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挑食现象 而创编的。编者根据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 的挑食现象和举杠铃比赛的游戏情节融入舞蹈中。由于孩子们对舞蹈应表达的思 想都有亲身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舞蹈应表现的内涵 把握得比较到位,表演得非常投入,该舞蹈的成功与它的取材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少儿舞蹈艺术教育应立足于儿童的生活,尽可能从与儿童密切联系的社会 生活,特别是儿童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挖掘并选择合适的舞蹈内容,而 非舍近求远、求新猎奇。

二、“回归生活”视野下少儿舞蹈艺术教育的路径 (一)由知识技能本位向感知体验本位转变 艺术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作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以体验的方式存 在的。艺术感知体验是人们亲历艺术实践所获得的一种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 深层次的内心感受,是主客体高度融合的状态,它诉诸人的情感是即时的、真实 的、独特的。长期以来,少儿舞蹈总是处在以“知识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 停留在舞蹈活动的表现形式上,儿童只是靠单纯的模仿跳几段舞而已,没有把舞 蹈本质特点和儿童身心特点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无法唤起孩子们的感知体 验。

脱离生活、虚假体验、以“知识技能为中心”一直是艺术教育中的致命伤。

当前随着“人本主义”思想的复归,尊重儿童主体地位的要求日益凸显,人们越来 越意识到感知体验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因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有他的气质、性格、禀赋和生活史。同样的事物或作品,会激活不同儿 童独有的鲜活体验,这种体验可以以不同的语言――形象的、声音的、肢体动作 的来加以表达,对于每一个儿童来说,都具有宝贵的发展和享有价值。

要将知识技能本位的少儿舞蹈艺术教育变成感知体验本位的少儿舞蹈艺 术教育,就要考虑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兴趣,要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儿 童生活中最喜爱、最感兴趣的环节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感知, 体验生活与舞蹈之间的联系,学习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 如,孩子们在学习舞蹈《你们好》时,由于他们对生气时的眼神、表情、体态, 重归于好时高兴的情绪情感等都有深刻的体验,故而在乐曲的感受、节奏的把握、 动作的表现等方面都能够深刻领会。从孩子的舞蹈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孩子平时 积累的生活经验,又能看到孩子在原有经验上的大胆联想与夸张表现。这样,儿 童在生活体验中学习舞蹈,在舞蹈学习中表现生活、展现自我,借助舞蹈的表现 手段,使自己原有的经验得到了重组、再现和拓展。可见,只有注重儿童对生活 的感知和体验,才能激发儿童用舞蹈来表现生活、表达自我、勇于创新的热情。

(二)将少儿舞蹈教育与儿童特有的、热爱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 少儿舞蹈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高级形式,游戏是儿童最热爱的生活方式,让 舞蹈学习以游戏的方式存在,是由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状态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因为,生动活泼的具有游戏性质的舞蹈更加接近儿童的天性,使儿童能够自然而 然、自由自在地走进“舞蹈的天地”,和“舞蹈成为朋友”。

舞蹈与游戏,在儿童生命初期,本来就是一体的,最初的生活律动就蕴涵 着舞蹈的萌芽。孩子们喜欢扭动身体、转换体态,模仿、学习、体验各种表情、 姿势,创造自己喜欢的舞蹈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游戏精神是对 一种无功利、自由愉悦状态的追求,可使孩子们把舞蹈学习视为一种轻松、快乐、 自由的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使其人性得到真诚的流露,并在游戏中体验艺 术的真谛和自由。因此,选择孩子们所熟悉的、喜爱的、可以用舞蹈来表现的生 活内容,选择以游戏的方式来设计和组织舞蹈活动,鼓励儿童将在生活中想到和 感受到的东西自由轻松表现出来,进而在舞蹈中得到快乐和成长,发挥创造的潜 能,是当前少儿舞蹈艺术教育的一个走向。

有“中国少儿舞蹈之乡”美誉的淮南市之所以在少儿舞蹈方面取得令人嘱 目的成绩,离不开一大批刻苦敬业、求实创新的少儿文艺工作者。他们无时无刻 不在悉心揣摩孩子的心理、认真观察孩子的生活、细心了解孩子的心态、反复体验孩子的情感,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融入到舞蹈 教育中去,因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例如,大家所熟悉的舞蹈《数高楼》、《跟 我学followme》、《向前冲》以及《ABC》等获得全国、全省大奖的作品无不诠 释着这一理念。

(三)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本土文化是由本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自主生产、积淀和 传递的文化体系,它是本土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本土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 财富。从内涵来分析,大至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小至一个地区 的乡土文化都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 每一个地域所特有的风俗民情都会对人产生情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深刻而有趣的现象,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全 球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趋向于同质,另一方面随着以欧美为代表的“强 势”文化对世界其它民族文化的蚕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本土文化在保持本民族 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要性,因而文化的发展又表现出一种 多元化的趋势,越是民族的、本土的文化越具有世界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 存在的价值和内涵,作为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 等丰富内涵的本土化舞蹈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因此,少儿舞蹈艺术教育呼唤 本土文化,力求从生活中去挖掘、获取本土资源,成为了当今的一个重要取向。

淮南市许多优秀的少儿舞蹈都是从地方文化资源中汲取创作元素的。例如, 《豆花花》是以闻名全国的淮南豆腐为主题而创作的舞蹈,表现了从捡豆、筛豆、 磨豆、蒸豆到尝豆的整个过程,极具地方文化气息。既让孩子们在舞蹈学习中体 验到了做豆腐的劳动过程,也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淮南的豆腐文化。再如,以《好 一朵小兰花》、《踢踏花鼓》、《伞儿红》等为代表的一批少儿舞蹈作品把流传 于淮南流域、有“东方芭蕾”之美誉的花鼓灯特色中的优美动作和技艺融入舞蹈, 通过儿童的心灵和肢体语言表现本土文化,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使之具有浓郁 的地方特点,成为淮南市少儿舞蹈的一大亮点。

总之,强调少儿舞蹈艺术教育回归生活,即重在让少儿舞蹈艺术教育源于 孩子的生活,重在让孩子们亲身去感受生活,最大限度地给予孩子们感知和体验 的机会,自主地运用舞蹈的手段进行表达,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舞蹈表达联系起 来,把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舞蹈学习之中。淮南市少儿舞蹈之所 以能够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认可,与淮南市少儿舞蹈界对儿童与生活的关系的理解,对少儿舞蹈源于儿童生活、表现儿童生活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以人为本”、 “儿童优先”是“回归生活”视野下少儿舞蹈的要旨,也是淮南市做好少儿艺术工作 遵循的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