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实用的眼光看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
用发展、实用的眼光看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 用发展、实用的眼光看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南安国光高级中学 黄远儒 [内容摘要]校园网对教育现代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校园网的建设中, 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得到优化和利用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校校园网 的建设为例,谈谈对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的看法。[关键词] 校园网 网络建设 应用 教学资源 随着各个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建设也成了热点。
目前,部分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学校已经建成了校园网,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或管理 而造成了资源浪费。笔者所在学校于前年投巨资建设校园网,目前已基本完成, 下面就此为例谈谈对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
校园网的建立,不仅要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先进的 现代化教学手段,而且它还要为学校办公提供一个全面的平台。作为一个功能齐 备的校园网络,它应该包含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相互协作的功能模块和相互 关联的管理对象。因此,对于这样复杂的集成应用系统,在设计时应注意考虑到 各方面的因素,秉持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原则,不急于求成。
-、校园网功能分析 作为不同类别的学校,对校园网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设计网络时应先分 析本校校园网所应具备的功能。
我校作为一个省一级达标校、片区龙头校,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应起 带头作用。因此我校的校园网在学校管理和教学教研各方面应全面应用。
学校管理:随着教育现代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计算机在学校管理领域应该 被广泛应用,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校长管理系统(校长 有权及时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布置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发展计划)、教务教导 管理系统(学生档案管理电子化、排课、成绩统计等)、办公管理系统(学校的 日常活动、教职工管理)和总务管理系统(学校后勤工作管理、学校财产管理、 工资管理等)等。总之,学校办公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必然对学校的现代化和信 息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学教研: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质 量。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校园网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有 机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授课效率和密度、远程教学和在线 辅导、教育资源共享和开发课件集体化等。
二、网络设计及硬件建设 在对校园网的功能进行分析后就要进行网络的设计,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 到投资。我校是一所侨校,资金比较充足,所以在设计时在考虑够用、将来的升 级问题后,设备的采用可以追求品牌和先进性。
下面是我校整个校园网的设计方案:
校园网是局域网中的一类,按传输速率分主要有10M以太网、100M以太 网和千兆以太网三种。10M以太网不足以满足教学中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所以不 作考虑。千兆以太网又太昂贵,因此采用主干千兆、桌面百兆混合的结构。各楼 之间距离较远,而且各楼相当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在网络中心与各楼之间使用光 纤,这样数据传输速度、质量都会得到保证。各楼采用百兆交换机,使得计算机 数据交换自如。
为了管理方便,在办公楼设立网络中心,网络中心由4台可堆叠式交换机 (含光纤模块)组成,既满足办公楼各处室计算机的连接,同时完成各楼计算机 的数据交换工作。使用DDN专线联入因特网,使学校与外界的信息交流畅通无 阻。同时配备了硬件防火墙和网关设备,使整个校园内部的安全得到一定的保证。
在网络中心配备了4台服务器和一台光盘塔,其中两台采用DELL的高端服 务器(双CPU、大内存1G、高容量磁盘)分别作为数据服务器和网站服务器;
一台采用DELL的中端服务器,仅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一台使用ACER服务 器作为图书馆管理之用。这些服务器皆使用光纤与中心交换机连接,保证数据传 输速度。
办公楼配备为各处室配备品牌计算机、1间多功能会议室和1间电子备课室 (20台计算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刻录机、采集卡、录象机、DVD等);
实验楼配备了 3间多媒体网络教室,每间60台和9间多功能教室;
教学楼 44间教 室配备了"三机一幕"(计算机、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和电动银幕);
图书馆 配备1间电子阅览室,这些计算机都已联入校园网,并可通过网络中心访问因特网。
整个校园网的关键在网络设备,设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网的性能。
还有设计网络时,在够用的情况下应考虑将来设备的增加,比如交换机使用的数 量、型号。这样才不会为了添加一台计算机而去买一个交换机。整个网络中心的 投资大概在50万左右,我认为对一个中型的中学来说是差不多的。各个学校应该 从自己学校的规模、资金方面去考虑投资,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国有品牌的服务器 等。
三、软件建设及应用 校园网的建设主要就是要为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在投巨资进行完硬件的建 设后,就要考虑软件方面的建设和应用。
(一)、网站建设及应用 我校网站分为校外版和校内版,其中校外版是学校向外传递信息的窗口, 校内版着重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服务,结对校和学生在家里可通过授权访问。
在教学方面体现在:
1、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本校师生只需通过访问校内主页即可调用资源库,进行课堂教学、课件制 作、课外自学与辅导等。目前教学资源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K12智囊教育资源库:包含有学科素材库(MPEG、AVI视频动画、 JPG学科图片、wav配音、flash课件等)、 教学课件库、 同步教学(与高中各 科各年各章节知识点同步的教学参考、知识要点、教学辅导、教案、练习测试等)、 课外百科(军事、科技、天文、书法、建筑、文学、艺术、集邮、摄影、医药保 健、汽车、摩托车、生活常识、旅游、娱乐、日常礼仪、纪念日节日、国家与国 旗、幽默笑话、谜语等丰富的课外素质教育资源)、 学科知识博览、 教研论文 库(2万余篇各科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验、素质教育等 领域的教研论文)、 教育大观(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禁毒教育、环境教育、 教育法规、名牌大学介绍、教育机构库、教育统计数据、高校学科介绍等)、 共 享软件库、 通用图片库(数十万幅分类图片)、 通用音效库等,总共40多GB 的资源,以网页形式供师生调用。(2)腾图资源库:教育部"朝阳行动计划"的一部分,通过卫星接收设备 接收中央电教馆"朝阳资源中心"资源和腾图宽带教育资源库。以网页形式供师生 调用。
(3)自建资源库:我校及结对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收集的教研论 文、学科教案、说课教案、备课参考、课堂教学心得、试题库、教学课件、名人 或科学家小传、学科发展史、实验操作、课外知识、竞赛辅导、研究性学习辅导 以及涉及本学科的有关素材。还有学生小论文、学习心得、优秀作文等。这些资 源按照学科、种类进行分类整理,删除跟以上资源库重复的部分,以网页形式供 师生调用。
(5)其他资源:订购了诸如鹏博士教学软件、CSC等多个教学软件和备 课参考资料。
这些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学生都可 以将新制作或收集的资源经过审查和添加入库。
2、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1)图书检索、订阅系统:在图书馆服务器上安装图书馆管理系统,实 现在校内的任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网页形式进行馆藏图书的检索和订阅。
(2)电子图书和视频资料:光盘塔服务器播放与教育有关的视听材料及重要的 电子图书资料。通过虚拟光盘服务器,将大量存储在光盘介质上的资料虚拟到服 务器硬盘上供调用。将部分图书资料和期刊制成电子刊物,让师生直接在网上阅 读。
3、环境虚拟化的建设 所谓的教育环境虚拟化就是说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跟物理空间时间的 限制相脱离。在网站上建立虚拟社区、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等。师生可以通过 这些虚拟环境进行交流学习,逐步实现虚拟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做到校内教育 与校外教育的贯通。
4、其他方面的建设 (1)电子邮件、新闻组服务:为每位师生配备一个电子信箱(自己申请、 可以保护隐私),使得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探讨问题等。(2)建立论坛、聊天室:可以开设心理辅导站、学习交流天地、教师网 上答疑等栏目。(3)开放个人主页空间,创建电子刊物,开设校长信箱、家长 信箱等内容。
(二)电子备课室和电子阅览室 我校的电子备课室配备齐全,教师可以进行课件制作的各方面准备工作, 比如视频的采集、编辑,声音的录取、编辑,图象扫描、处理和资源库的调用等, 进行课件的制作、刻录和上传。电子阅览室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阅读电子刊物和 查看视频资料的好去处。
(三)计算机机房的应用 三个机房分别装有深蓝易思和腾图的多媒体网络教室、INTERNET网络教 室和理化生等学科的仿真实验室软件,配有液晶投影仪、录象机、DVD、音响、 耳机等设备。让教师通过"手把手"地教学生,同时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计算机, 师生可通过计算机进行收发作业、画图、抢答、举手等教学活动,节省了大量繁 杂劳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交互式的教与学过程中,共享教育信息化带来 的乐趣。
学生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教室学习收发电子邮件、聊天、查找资料、 发表言论等。通过仿真实验室可以避免一些危险实验,节约实验室开支。师生可 以直接调用资源库进行辅助教学。计算机机房在尽量多的时间内向学生开放,使 得学生可以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四)多媒体教室的应用 我校花巨资配置了44间多媒体教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可以随时利用 这些设备、调用资源库进行辅助教学。
四、网络管理和维护 为校园网配备一间专用网络中心和专人管理,以保证校园网的有序运行。
在我校校园网的建设中,有些硬件重复建设,造成一定的浪费。要充分发 挥这些设备的功能,而不是把校园网当成一种摆设。[参考资料] 《关于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的若干思考创新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华东师大 教育科技学院 祝智庭 [作者简介] 毕业于福建师大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科学教 育本科专业,于今年参加工作。现为南安国光中学网络中心主任、信息技术教研 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