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人教育的相关论文
浅谈成人教育的相关论文 浅谈成人教育的相关论文范文一:成人教育的“成人”使命 [摘要]成人教育不仅要教人成才,更要担负起教人“成人”的使命,即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人格,能够自由表达、批判怀疑且创造意义的主体。意 义教育、学术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是落实成人教育“成人”理念的有效保障。[关键词]成人教育 “成人” 精神成人 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5—5843(2012)05—0011—04 一、成人教育的厘定 有关成人教育的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对“何谓成人教育”的探讨 却屈指可数。尽管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不同的教育体系,各自有着根本的学 制特征,一些研究也认为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相对,“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 对象即受教育者是否具备完全的主体性”,但是大多数研究没有对“何谓人的主体 性”进行追问,对“成人”的理解也就没有达成基本共识,或认为成人是成熟的、 有经验的人,或认为成人是能够控制自己行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或认为成人 比较务实、学习自觉等。而且,成人教育经常与其相关概念“继续教育”、“终身 教育”、“国民教育”等混用,至今仍存在身份定位模糊的问题。从国际范围来看, 成人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为更多的国家和人们所共同接受的,能够比较充分 显示“全面性、权威性”乃至“国际通用性”意义的定义表述。基本概念不厘清,对 于成人教育的专题研究无疑是个硬伤。笔者认为,从分析哲学的视角,可以通过 厘清“成人”和“教育”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而合成成人教育的内涵。
1 何谓成人 一般认为“成人”意味着人的心理成熟,做人和做事有经验和主见,不 轻率和盲从。但是我们知道,成人往往也和“成见”、经验主义、害怕或轻视理论 学习相生相随。成人年龄的渐长并不必然和经验的成熟同步,不会主动学习或自 主钻研的成人,他的主体性人格和智商、情商只会低水平重复,根本谈不上成熟。
所以,仅以成熟、经验、自觉性等主观价值判断来裁定是否“成人”,可靠性和可 信度都不强,而且还存在“成人”对自我的自封嫌疑。法律中的“成人”规定无疑是大众的,而且是公信力较强的,即宪法规定的年满18周岁则是成人。因为此时的 成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所作所为,并能为自己所 有的行为负责,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宪法特别强调,个体身体发育的早晚、心 智是否成熟、经济能否自足、社会是否认可等等,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干扰、 混淆和取代“将18周岁作为成人标准”唯一性的理由,显示了如此定义“成人”的公 权力和公信力的突出特征。
2 何谓教育 不同学者由于立场和视野不同,对教育的定义见仁见智,现有教育定 义的数量已达几十种。但是教育的原点无疑是育人,教育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