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挫折教育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挫折教育研究 挫折教育研究全文如下:一、开展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 当前小学生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 挫折教育的开展青少年肩负着21 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 史使命,除了应具备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强健的体魄,还应该具有顽 强的意志力和进取精神。然而,随着生活节奏与学习节奏的加快,近年来,青少 年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并且低龄化严重。抛开之前的诸多案列不说,单就在 2015 年 3 月份,在杭州一个城市,就有4 名学生跳楼。3 月 3 号,杭州,普金家园, 一名 12 岁女孩被人发现在自家小区内坠亡。3 月 5 号,杭州,永庆坊小区, 一名 15 岁的男孩因作业与母亲发生争执,从自家 6 楼的窗口一跃而下。3 月 19号,杭州,近江家园九园,一名 15 岁的女孩疑因学习压力大,从 6楼纵身跳 下,截止目前女孩还未脱离生命危险。
这些真实事例让我们不寒而栗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为何正值花样 年华的小学生们会采取如此极端的行为 面对困难,他们害怕、逃避、承受力差, 对挫折的处理方式令人堪忧,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日益突出。而小学阶段也是青 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迫在眉睫。
(二) 当今社会对挫折教育的政策性需求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关于挫折教育目标的提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其总体目标:
“要体现时代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要具有健 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与挫折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勇 于面对挫折,树立正确的三观,才有可能成为“四有”新人。
2、国家政策的需要 教育部在 2010 年 7 月颁发的 《纲要》中指出:
要把促进学生健 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
“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 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政策明文规定要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 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由此可见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与国家的重视。
同时,挫折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是 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
二、国内现有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挫折教育含义的研究 对挫折教育含义的研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少误区。其 中典型的一个观点就是把挫折教育等同于磨难教育、吃苦教育、失败教育。李海 州、边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