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长效机制执行情况 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2014年9月,习近平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做“四有” 好老师要求。强调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的“四有”好老师队伍。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应该执著于教书育人,把 道德情操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 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 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1]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 和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前夕,习近平又来到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发 表了重要讲话,再次提到“四有”好老师要求,并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 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提出师德师 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求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 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习近平这两次讲话对师德建设 提出的要求,是新时代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方针。2016年8月,教育部出台 《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建立 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原则、要求和举措;强调高校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 自觉性;明确了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目前,各高等学校如何贯彻落实 习近平讲话要求,执行教育部“意见”精神,解决好高校师德建设中的矛盾与短板, 并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各高等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 平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现实矛盾 (一)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要求。高校师德建设必然反映教师职业道 德修养的属性要求。一般意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按照社会要求在 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合,集中体现在教师思 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等方面。[3]师德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实践性、 示范性、专业性等特点。师德是在价值观支配下,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其 本身及成长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师德需要在一定环境下培育和养成, 其示范性和专业性是师德养成环境的依托。因此,师德建设核心内容就是按照师 德的属性要求培育良好师德,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校师德建设主体分为师 德践行主体和师德责任主体。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履行岗位职 责,教书育人,成为师德建设中的践行主体。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区别于一般行业, 职业内在规定性要求师德践行者必须具有自觉性,这种自觉区别于一般社会道德 约束,它更加强调个人原则、内在意识与自由意志,[4-5]这是由教师职业价值取向规定的行为准则和品德内化要求决定的;师德建设责任主体由政府部门和 高校构成,教育主管部门代表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体,高等学校是工作的实施主 体。同样,在高校内部师德建设也具有不同责任主体,既包括人事管理、教学管 理等业务职能部门,还包括组织、宣传、工会等党群部门。师德践行主体和责任 主体共同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师德建设的首要目标。在这一共同体 中,师德践行主体不仅仅涵盖教师队伍本身,更是辐射到全体教职员工;责任主 体不仅仅是多部门协作,其发挥作用机制还涉及高校的管理体制机制等。师德建 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 工作,而且还要反映时代的要求。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根据党的 教育方针政策,贯彻立德树人要求,发挥师德建设不同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师 德师风。习近平近期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中已经明确了师德师风在教师 队伍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政治素质过硬放到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三条标准 的首位,要求广大教师将师德纳入做人、做学问、教学履职全过程。总书记讲话 高度概括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内涵要求,指明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 方向和任务,成为高校师德建设不同主体的行动指针。(二)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 矛盾。1.践行主体自觉性矛盾。目前,传统师德观在社会快速发展中伴随着要 素的增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等学校在传统师德观向现代师德观转换过程中, 存在着践行主体自觉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师德观及师德意识,履职觉悟及道德判 断与选择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一是现代师德观树立与师德意识弱化。树立正确 师德观是师德践行主体修身立德的基础,而强化师德意识是树立正确师德观的前 提与保障。如果教师只注重业务提高,而放松教育思想更新和改造,就会弱化师 德意识,并影响正确师德观的形成。现实中存在教师职业理想与信念发生动摇, 道德失范,不能以德立身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师德意识与师德观树立出现了 问题。二是履职觉悟降低。表现出教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过程中师德建设的 自我约束弱化。一方面,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只注重教书,忽视育人,成为 一种普遍现象。造成重“教”轻“育”的根源,主要是教师履职过程中内在压力与动 力形成中缺少育人要素,育人意识淡薄,不能以德施教,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师 德践行难以形成自觉;另一方面,教师在处理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关系 中,由于价值取向偏差,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化思想导致教书育人中心地位不断 弱化,投入不足,教师师德培育成长环境存在导向性偏差,教师不能以德立学, 更不能自查自省。[6]三是教师在自觉性形成方面,还存在着道德判断与选择 困境。这是由传统道德观向现代道德观转换过程中,教师的职业活动在处理各种 关系所秉承的原则与信念具有社会性、现代性决定的。2.责任主体作用性矛盾。

在现有高校管理体制中,师德建设工作呈现出多部门协调与统筹的现状,这其中存在师德建设责任主体作用矛盾。目前,高校师德建设无论是成立专门委员会统 筹,还是有某个部门牵头都存在多部门协调难的问题,存在责任主体作用性矛盾。

主要表现在师德建设责任主体不明确,师德建设工作分散,统一工作平台缺失, 动力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等问题。一是师德建设责任主体不明确,工 作分散。在高校现有行政化管理体制中,按照师德建设内涵要求将师德建设所有 工作完整地纳入单一的行政职能部门之中是无法实现的,工作项目分散在多个部 门的现状,不能形成专项管理,必然导致师德建设只是相关责任主体履行职责过 程中的“副产品”,高校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如果缺少一体化统筹机制,必然造成师 德建设责任主体工作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工作存在交叉与空白,使得师德建设 呈现出碎片化,难以形成合力。二是缺少跨部门统一工作平台。整合分散在各部 门的师德建设工作,需要搭建跨部门链接工作平台,形成常态化。搭建一个统一 平台是师德建设中的一个最大难点,这是因为搭建的统一工作平台要求不仅能够 将师德建设融合到学校重要内涵建设项目中,而且还要能够作为载体落实到各部 门主体职能当中形成链接。三是师德建设动力机制缺失,责任主体无法将外生作 用机制转化成内生作用机制。在师德建设中,责任主体外生作用必须转换为践行 主体内生作用才能发生效力,而在现有师德建设机制中,处理不好行政管理与学 术管理之间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就会造成单纯的行政化制度约束作用失 效,这种行政化为主的管理思想,忽视制度基础上的环境建设,很难形成师德建 设的长效动力机制,不能通过责任主体的管理行为形成教师行为自觉,无法将外 生作用机制转化成内生作用机制。这种由于师德建设职能履行整体性、系统性无 法得到保证,师德建设机制无法实现转换,不能形成特有的文化与环境所造成的 外生作用效力不足,成为师德建设的主要瓶颈。

二、教师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策略 (一)教师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内涵与作用机理。解决高校师德建设中 的践行主体自觉性矛盾、责任主体作用性矛盾,必须找到对师德践行主体和责任 主体都能够发生效力的作用机制,并固化为环境与文化建设上,才能够取得长效。

因此,构建教师发展指向的师德建设作用机制就是解决矛盾的一条有效路径,它 彰显了教师发展指向的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教师发展是师德践行主 体的内在动力源,教师发展需求是教师师德建设自觉性形成的内在作用机制。高 校教师群体文化知识水平高,精神追求层次高,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高校 教师需求,决定了教师需求的高层次性,教师发展贯穿教师需求各层次。教师发 展需求既是教师的根本性需求,又是教师的最高需求,它是归属需要、尊重需要 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根本;[6]二是教师发展工作是师德建设责任主体跨部门协作的载体。解决高校师德建设跨部门统筹难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找到一个跨部门连 接的工作载体和平台,形成一体化作用机制。教学管理部门、教师管理部门及党 群部门职能中都含有促进教师发展职能,通过教师发展工作不仅能够实现师德建 设的资源统筹,而且能够搭建服务教师发展的统一平台,实现师德建设多部门一 体化统筹,能够将师德建设的外生机制作用转换成内生机制作用而发挥效力;三 是教师发展是师德环境与文化建设的有效着力点。师德建设必须通过良好的现代 教育生态环境和现代大学文化影响才能发挥长久效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也必然 是以师德环境为目标的。现代教育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求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 这有利于师德的培育与成长。由于现代教育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和促进学生发展提供教育供给的,从教学供给端来看,育人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 因此,促进教师发展目标和根本点也必须落到满足和促进学生发展上。教师发展 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不仅仅是解决现实矛盾的需要,也是师德建设的内涵要求。

高校师德建设具有自律与他律性质,本质上是二者的统一,自律与他律存在内在 转换逻辑,表现出道德品性中的外在规则与内在价值信仰之间的转化。[7]师 德建设自律性与他律性本质要求形成了师德建设操作层面的三重境界―――自 我约束、环境约束与文化约束。自我约束通过自律形成自觉与自省产生效力;环 境约束通过法规、制度、行为规范等要素形成的他律作用环境而产生效力;文化 约束通过群体自律行为固化与环境作用所形成的特有文化产生效力。同时,高校 师德建设还具有现代性和社会性特征,其现代性和社会性表征社会转型发展对师 德建设的要求和冲击,以及师德成长中由传统师德观向现代师德观转化中的矛盾, 进而使高校师德建设面临整体性、系统性作用下的复杂多变局面。高校师德建设 内涵要求操作层面应结合时代特征并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系统、动态地去谋划、 设计和构建自律与他律机制。以教师发展为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应坚持系统性、 动态性、过程性原则,将师德建设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覆盖教师履行教 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职能全过程,辐射高校校园文化培育、积淀与发展全过程。

对于师德建设的践行主体而言,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自我约束、环境约束、 文化约束发挥系统性作用。其中,自我约束始终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环境约 束、文化约束则在相应机制转换作用下,叠加了自我约束效力,特定的环境与文 化同时也具有动态针对性效果。在个体价值信仰支配中通过设立目标、规划发展 全过程培育师德,使得自我约束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在师德养成过程中坚持系 统性、动态性、过程性原则,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形成自觉,是夯实师德 在教师岗位和职业生涯中基本性要求和基础性作用的必然。对于师德建设责任主 体而言,要紧紧围绕促进教师发展,搭建跨部门、统一的管理与服务平台,通过 建立激励与约束制度,实现师德培育外生与内生机制的转换,通过创建教师引领的优秀校园文化,固化师德建设成果,形成长效。在教师发展指向的师德建设他 律机制作用中,构建特定师德建设环境和文化至关重要,其目标就是要形成环境 约束、文化约束机制,这就要求不同责任主体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践行主体实施 分类指导。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坚持系统性、动态性、过程性原则,是发挥环境约 束、文化约束作用,突破师德建设瓶颈,形成工作闭合的必然要求。(二)教师教 学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实现路径。1.建立师德建设践行主体自觉形成机制。

一是树立正确的师德观,这是纠正教师利益观扭曲、偏差的总开关,是教师师德 建设自觉形成的根本和基础。习近平在“四有好教师”中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 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三有”就是从三个方面概括对教师思想修养方面提出 的总要求,特别是对教师政治素质提出要求,把师德在育人中的作用提升到培养 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高度。习近平这些讲话精神,对新时期树立正确的师 德观指明了方向,也是教师树立尊重教育思想和爱岗敬业精神,形成师德建设的 自觉遵循。广大教师作为师德践行主体不仅要认真学习领会,而且还要在履职和 发展过程中,树立立德树人思想,强化师德意识,并转变为行动,形成自觉;二 是注重发展中的师德培育。教师应在新时期师德观指导下注重师德的养成,要将 师德培育与教师发展统一起来,要在教师发展中实施师德建设的分类指导,促进 师德养成。一方面,高校要对师德培育提供支持,要尊重教师成长规律,规划教 师发展,实施教师发展分类指导,特别是要对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给予评估和 指导,要促进广大教师按照“意见”要求,“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 明确师德发展目标,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 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8];另一方面,还要在师德建设中,发挥师德引 领作用,将师德培育纳入教师发展工作项目,注重师德、师魂、师能统一,实现 内生动力转换,促进教师发展。同时,教师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师德修养的自我 培育和提高,在职业规划的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目标,不断形成师德自我约束、 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三是注重发展中的师德成长激励。教师在教书 育人过程中,应坚持“双主体”原则,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构建 “教学相长”激励环境,在教学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以此激 发教师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基础,形成教师自我激励的教学环境。高校要把师德建 设的重心放到尊师重教上,教师发展工作应坚持教师为本、服务教师发展思想, 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夯实激发教师为教育献身的物质基础,形成服务教师发展的 激励环境。四是在发展中建立教师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动力机制。教育部“意见”。

中提出要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目的就是实现他律向自律转换, 外生作用通过内生作用发挥效力,促进教师师德建设自觉机制的形成。2.建立 责任主体协调机制构建师德建设责任主体的目标是形成“一体化”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优良的师德环境与文化。实现路径是以搭建师德建设统一组织平台为 基础,理顺师德建设管理体制;以师德建设跨部门有效链接为核心,形成有效的 工作机制;以环境与文化建设为方向,形成工作长效机制。一是要搭建师德建设 责任主体“一体化”组织平台。高校应从顶层管理视角搭建师德建设工作组织平台, 如成立相应工作委员会,赋予该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不仅要突出师德建设统筹 和领导,还应该赋予其教师工作部门协调功能,能够实现师德建设一体化统筹和 链接,依托委员会搭建“一体化”组织结构,实现师德建设与党的建设相统一,师 德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统一,师德建设与教学建设相统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以及全面统筹和多部门统一协调工作机制。二是,要建 立师德建设跨部门“一体化”工作机制。高校应紧紧围绕师德建设核心工作,建立 以教师发展工作为结点的跨部门辐射协调机制,将教师发展工作作为师德建设载 体与各部门工作实现链接,建立统一的师德建设工作平台,并依托教师发展工作 平台,以项目管理为手段,通过实施项目管理突出师德建设工作重点,集中建设, 并整合形成完整的工作闭环。要建立师德建设跨部门链接制度,包括联席会议制 度、报告制度、联合行动等制度,搭建跨部门管理平台,最终形成学校多部门密 切合作、跨部门联动、学院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三是要形成“一 体化”师德环境与文化建设格局。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工作“一体化”作用在环境与 文化建设上,应要求师德教育、宣传、评价、考核、监督、激励、惩处、保障等 诸多工作具有一致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这是师德建设固化为现代大学环境与文 化成果的基础,它需要将师德建设纳入组织管理、师资管理、教学管理,实现管 理与服务相结合,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统一,约束与激励双向驱动,从而形成 “一体化”师德建设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工作产生的外生作用 能够转化为师德建设践行主体内生动力,进而积淀形成师德建设成果表征的特有 校园文化。其中,在管理与服务中,依托教师发展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 力,将管理行为寓于服务之中,形成以服务为主的师德建设环境;在行政管理与 学术管理中,在促进教师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提升上,树立以学术为中心的思想, 发挥指导性作用,形成以德立学的师德建设氛围;在师德建设双向驱动中,采取 规范、制约与激励、促进两个方向统筹,利用好师德评价与考核手段及奖励表彰 促进作用,建立师德评价与奖励制度体系,形成师德建设的内生动力转化与生成 环境。

作者:付洪利 邹长满 单位: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