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需求看地方台民生新闻的突破
从受众需求看地方台民生新闻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各类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传统大众媒体受到严重冲 击,作为地方的县区级电视台在这种现状下更是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尤其是新 闻类节目影响颇大。互联网新闻的时效性、任意性、可选择性正在日益吸引着现 代快节奏生活下人们的目光,观众流失、地方新闻节目收视率下降已成为大部分 地方台新闻节目面临的现状。而相对于中央电视台覆盖范围广、人力物力财力雄 厚的优势,地方台传统的民生节目发展显得尤为步履维艰。因此,对于地方台新 闻民生节目如何冲破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的包围,更加贴近受众需求,在新媒体盛 行的年代立于不败之地,显得意义重大。作为山东滨城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百姓百事》,更具代表性特色。
改栏目自2009年11月开播以来,经历了探索、培育、发展、再发掘等各个时期后, 成为当地真实反映民生民意的平台。由于报道的内容都是百姓身边的各类大事小 情,真正把镜头瞄准了百姓关心、关注的层面,以为百姓“帮忙”作为栏目定位主 旨,所以几年来影响力不断扩展的同时也走出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以下将通过对 《百姓百事》节目的内容分析,剖析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取胜之道,并引 发一系列的思考。
一、内容定位贴近百姓 《百姓百事》的节目宣传语是“倾听民众心声,关心百姓生活”,所以 它报道的内容及策划定位都是为了体现与百姓生活的贴近。
在节目报道内容的选择上,有公共问题报道内容占了报道总数相当大 的比例,而且报道着眼点更多的是关注在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社会问题上,自开播 以来一直将节目视角放到百姓生活的周围,反映出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系 列难题,以及常见的一些矛盾和冲突。比如《关注冬季供暖问题》、《井盖丢失 谁之过?》、《举社会之力助寒门学子圆大学梦》等节目都是瞄准这一立足点进 行采访报道的。
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就是接近性,包括心理上的接近和地理上的接近, 地理上的接近是指事情发生的地点,也就是受众的周围,由于这列时间更让容易 对受众的生活产生影响,与受众关系更为密切,因此更为人们所重视。正是因为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贴近百姓的内容定位从地理上接近了百姓,才为它的生 存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它取胜之道的根本所在。二、地域定位本土化特色。
滨城区作为滨州市的市辖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也 为城区驻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提供了无限的资源优势,这从《百姓百事》节目的 报道内容中可以看出其地域性特色。民生新闻节目报道的是街头巷尾被市民关心 的日常事件,报道市民的喜怒哀乐、街市风光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域文化最 鲜活的体现。《百姓百事》从去年陆续开始的改版中,也逐渐注重这个层面的发 掘,比如以下报道:《30年磨一剑走进艺术殿堂的“土画家》、《教您学手语》、 《牛肉涨价背后的故事》、《芝麻酥糖背后的记忆》、《走进乡土博物馆》等等, 这些都因为打上了滨州这座城市强烈的地域烙印,而唤起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记忆 和归属感。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地域定位本土特色之所以可以取胜,一方面是 由于地方电视台本身资源条件的限制,在与上级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竞争中处 于劣势,给予本土的报道降低了制作成本,提供了深入报道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 本土化特色的节目内容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在受众中激发自豪心理,从心理 上接近了受众。所以地域定位的本土特色是取胜的保证。
三、立场定位客观公正。
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报道倾向与评论方式中,可以看到电视新闻 的客观公正性。在报道倾向中,《百姓百事》的报道有明确的表扬态度,也有明 确的批评观点,同时也有公正的客观立场。这些表扬和舆论监督的评论都有明确 的依据,符合百姓的要求,节目中有揭露相关部门的弊端,表扬也不乏对群众自 力更生解决生活难题、救死扶伤、弘扬 同时,我们在打造民生新闻的“媒体社区”中进行了有益尝试,使不同 观众和群体因为对节目展示的地域文化认同而结成一个有着强烈内聚力的社会 人际网络。2010年,《百姓百事》节目报道了8岁女孩杜文轩为身患白血病母亲 捐献骨髓的感人故事,节目播出后引起的社会反响,直接促成了社会各界踊跃为 患者捐款的热潮,为患者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事件的影响力至今仍在持续发 酵,女孩因此荣获全省孝心少年、全市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学校、社区都以此 为榜样在全社会推广弘扬孝道之风,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以帮助本地民众对“正 能量”的认知,《百姓百事》在上述事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四、突破背后的思考 通过对节目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在发展 中所隐含的难题。《百姓百事》节目受众是本土市民,其节目的价值判断标准也 是根据市民的喜好来判定,如何提高新闻价值的含金量,进一步贴近群众所需, 将是电视民生新闻下一步必须克服的问题。
上级电视台不少成功的民生类节目也为我们的突围与升级提供了范 本,从大趋势来说,民生节目这种从“报道到帮忙”的变化,预示着未来的部分媒 体将由“工具客体”向责任主体转变。当电视节目提供的“帮忙”成为一种常态时, 也就预示着中国电视媒体将超越自身的媒介功能局限,通过一次次善意的介入和 执行,最终服务百姓,构建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