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论文_小学社会课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社会课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社会课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关键字]:小学社会课教学素质教育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中开设了社会课。作为 一门新的课程,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这是一个新新问题。我们经过近六年的实验 和探究,有几点心得供教师参考。

一、小学社会课的性质 《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规定小学社会课的性质是“社会常识教育”课,其教 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常识,这体现了小学社会学科的综合 性。

当前世界各地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向就是适当减少课程门类,向课程综合化 方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一种需要。过去,我国小学课程中的历史、地 理的教学内容和初中历史、地理的教学内容相重复。现在实施素质教育,将小学 历史、地理两门学科取消,改上小学社会课,这是为了增加学生社会生活常识, 让小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适应社会活动的初步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综合学科的开设不强调各门学科的体系,更加接近学生生活实际, 有利于避免知识的重复,减轻学生负担。

二、小学社会课教学目的要求和素质结构 素质教育中“素质”的结构是以先天素质为基础,以社会需要素质为目标的, 由以下因素组成摘要:一个中心素质,即个体的自主性;
三大中介素质,即能力 素质、心态素质和习惯素质;
七大外显素质,即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 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自主性素质。

小学社会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充分反映了素质教育中“素质”的基本结构。

《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社会事 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观察 四周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增 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以上目的和要求包括了知识、能力、思想品德诸方面素质。知识素质方面, 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主要是指学生家庭、学校、家庭所在的社区及其四周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家乡的、祖国的社会常识主要是家乡、祖国的文化、历史传 统、地理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世界的社会常识主要是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世 界上的一些国家及社会风貌,以及我国和世界的关系。能力素质方面,主要提出 了观察四周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社会现象复杂多样,美和丑,真和假, 对于小学生只能要求他们判定自己生活中碰到的是非。而在现代改革、开放的社 会中,则需要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渗透有关商品、效益、改革、自立等 新的观念,初步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方面,主要是 爱国主义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基础,要从小激发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情感。法制观念教育要使学生从小了 解一点和他们生活有关的法律常识,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懂得遵纪守法。

三、探索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学习和借鉴结合。小学社会课教材是根据《小学社会教学大纲》精 神编写的,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大纲, 钻研教材,充分发挥小学社会课教材知识面广而又极其生动的特征,对学生进行 素质教育。和此同时,教师还应借鉴别人、别校、别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 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例如借鉴《小学社会课教案》实例,这六本教案是 由人教社社会学科教材编辑和全国各地有经验的社会课教师共同编写的。编者对 教材中每一课的重点、难点以及经常碰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不同课型 及教学内容提出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这六本教案凝聚着许多辛勤耕耘者的聪明。

我们采用学习和借鉴结合的方法,认真学习大纲,深钻教材,借鉴先进的 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依据本地区、本校学生的实际拟定自己最佳教学方案,使 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使用教具和自制教具结合。直观性是小学社会课的基本特性之一, 教学时教师应力求语言生动形象,运用图片、实物、模型、幻灯、电影、录相等 教具,并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有关资料,以激发学生学 习喜好,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社会课是一门新学科,直观教具较缺乏。教师应在充分使用现有教学 图册、教学插图、教学挂图的同时,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直观教具。如,有的老师 为教好《长城和故宫》一课,除自己录制长城和故宫的录像带外,还亲手绘制了 一张大的《故宫平面图》。教学时,在放了录像后,要求学生将事先写好“天安 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标签贴在《故宫平面图》上,使很多从未到过北京故宫的边疆学生也了解故宫三大殿的建筑格局。

(三)统编教材和乡土教材结合。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规定摘要:“在社 会课总课时中留出20%左右的机动时间,各地、各学校可根据本地、本校情况和 形势发展,补充一些乡土教学内容。”我省现已编辑出版了《九年义务教育云南 省小学乡土教材――社会》第一、二、三册,计30课。我们已将其布置在每册统 编教材各单元之后,作为补充的教学内容。处理这部分内容的另一种方法是,教 学前,教师找好统编教材和补充教材的结合点,互相联系进行教学。如,一位老 师在上《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秦始皇和汉武帝》一课时,当讲到秦始 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补充讲了《秦五尺道》的乡土历史;
当 讲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开疆拓土时,补充讲了《庄qiāo@①入滇》的乡土历 史。教师采用将统编教材和乡土教材结合的方法,既让学生从全局了解祖国的历 史,又让学生熟悉本省的史实。这样做,不仅让学生熟悉了《秦五尺道》及《庄 qiāo@①入滇》的史实,还让学生熟悉到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云南就是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增强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

(四)课内和课外结合。小学社会课是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以间接经验 为主,但大纲强调实践性,强调把学习书本上的社会常识和参和社会实践结合起 来。所以,除课堂教学外,要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 践。只有课内和课外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素质。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注重交通平安》一课后,让学生当一名小交警。通 过社会实践,学生们将课内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外社会实践中。不仅把握了交通 信号,交通标线、标志的符号,还体验当一名交通民警的辛劳和责任,深刻熟悉 注重交通平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五)学和用结合。小学社会课使学生学到了许多知识。如,居家平安、 打电话、买东西等生活常识。但要真正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还必须做到 学以致用。有的老师在教学《买东西的学问》一课后,开展“巧花一元钱”的活动。

学生花一元钱到市场上买东西,知道了买菜、肉、蛋要买新鲜的,未变质的;
买 带包装的食品要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买日常生活用品要注重实用、物美价廉 ……这样做,使学生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中学到了知识,丰富了见解,社会生活 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

(六)社会课和其他学科及班队活动结合。素质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必须通过各个学科、各种渠道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才能全面实施。社会学科进行 素质教育必须和其他学科,和班队活动紧密结合。如,有的老师在教学《香港和澳门》时,和少先队大队部一起在全校开展“迎接香港回归百题知识竞赛”活动, 同学们不仅熟悉了香港的过去和现在,更为重要的是熟悉到腐败的清政府将香港 岛割让给英国殖民者,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没有能力收回,只有在社会主 义的今天,在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通过知 识竞赛,学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七)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结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既是教育者, 又是受教育者;
既当先生又当学生。当今世界,知识量突飞猛进。据有关专家估 计,二战以后50年的知识总和超过人类有史以来科技知识总量;
19世纪人类的知 识量大体是50年翻一番;
进入20世纪,10年就翻一番;
到20世纪80年代后,3-5 年就翻一番。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不断提高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才能肩负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

字库未存字注释摘要:
@①原字足加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