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教改初探 结构化学

结构化学教改初探

结构化学教改初探 1教学模式改革 未来人才培养已从知识储备型发展为智能开发创新型,单纯的学知识、储 备知识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尽快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研究、建立和 使用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 力。

1.1启发式理论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所学内容,运用“启发式”教学在结构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以同核双原子分 子的分子轨道排布教学为例:先不要直接介绍有哪些排布规律,而是先提供第一 周期和第二周期中每个元素各个原子轨道上电子的电离能,让学生去分析这些数 据它们说明了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带着这些问题再去学习同核双原子分子 的分子轨道排布具体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由s-p混杂形成的能级交 错出现在哪几个双原子分子上就会记得很清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并 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并解决问题,这样对教学难点才能深刻理解并 掌握。

1.2开放式教学模式 学生在学习结构化学时,会有一个思考、接受、深化、再思考、提高的过 程,应该尝试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束 缚,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比如,随着合 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物质被合成出来,通过调控这些新物质结构而获得 新的性能是目前各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3]。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这些方面的 科技成果及其应用,以及结构化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 以小组的形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等方式对感兴趣的课题展开研究,教师在 这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最终让学生以小组论文的形式上交研究成果。

论文的质量好坏将计入平时成绩。通过这种开放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他们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提高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他 们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3实验教学模式结构化学课程本身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法决定了教学必须与实验相 结合。通过实验能使抽象概念变得直观,易于理解,通过实验现象加深对理论的 理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应重视实验课 的开展,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比如:通过测定花青染料的可见光谱,由 光谱数据使用一维势箱量子力学模型计算花青染料分子中共轭键长度,帮助学生 了解一维势箱的应用,掌握用一维势箱来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磁天平测量五水 硫酸铜或七水硫酸亚铁的磁化率、溶液法测定正丁醇的偶极矩,加深学生对分子 磁性与极性的认识与掌握等等[1]。

2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不断调整,通过教学方 法的多元化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1增强学生对教学进程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