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研究分析论文】课改论文

课改研究分析论文

课改研究分析论文 走进课改这几年,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悉心的研究, 推动了课改工作的深入进行。在理念的更新与实践的操作中,我们进入了教育的 新境地。当我们静下心来,用辩证的视角来观照这一新境地时,我们发现浮躁与 功利充斥着新的教育空间,许多教师迷失了方向,滑离了课改的本真要义。这需 要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课改的初衷。

一是理想向现实的回归。起初走进课改时,我们对新教育充满的是无限的 激情与美好的愿望。为了能够让教师们在思想上提速进入课改,大面积铺开课改 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开始了全员性的、 轰轰烈烈的课改动员。通过开会――统一思想、学习――更新观念、交流――共 同提高、研讨――提升理念等多种形式,让广大教师认识新课程、熟悉新课标、 接受新理念、掌握新教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通过开 展多种的研讨活动,不断地将新课改的理想图景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理想的 教育是可以描绘的,却不是马上可以取得成功的。教育是需要理想的,教育学者 对中国教育的理想设计是值得推许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教育的惟一选择。当教师 们有了课改的意识后,我们应该面对现实,静下心来,针对各校各地区的实际情 况,从“轰轰烈烈”的理想回到“扎扎实实”的现实中来。如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的开发,本意是打破僵化的、一统的教材制约,给基础教育松绑。但是,我们现 在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始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变得华而不实。无组 织、无系统的所谓资源开发,不仅浪费了许多财力和人力(各校纷纷印制所谓的 校本课程),还打乱了原本正常的课程教学。校长、教师不但没有体验到课改的 美妙,反而感觉到身心疲惫,苦不堪言。我们应该静心回归到现实的校园,回归 到生动的课堂,回归到教育的起点――培养快乐成长的人。

二是生成向预设的回归。生成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是对传统教 学中全程预设的一种挑战,打破了机械式的、程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的课 堂中,我们高兴地看到了是师生尤其是学生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个性的充分张扬, 看到了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正是因为生成,使得现今的课堂变得热闹非凡, 许多教师认为这样的课好上了,课前的教学准备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对课堂的进 程不再需要过多的预见和控制,似乎这样的课就是改革了,就是尊重了学生的主 体需要,就是迎合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是,我们静心思考,认真研究一下,就会 发现:我们这些课早已远离了课程教学的系统性目标,丢弃了教学内容的主体, 因而教学也没有了主线。面对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假讨论”、“假交流”,我们应该思考一下生成的本质。其实,知识的建构过程有多种途径,但是,作为教师, 这样的建构生成应该是我们所能够预见的,是我们在课前的教学准备能够感觉到 的。预设的本领是我们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我们不应忽视教学前的准备, 即教学预设。教师应该有预设的本领,包括对课堂生成的预见,估计会出现哪些 生成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方向,对偶然出现的“真生成”的资源要有处理的本领, 在“真预设”中引导“真生成”,在生成中掌握预设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 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认真地备好课。

三是社会向课堂的回归。教育来自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教育源 于生活,为社会发展服务。但是,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在学校,应该归结到学校的 一堂堂课中来。在前一阶段的理论探讨中,我们强调让教育走向生活,当然是对 教育最好的诠释,出现了许多生活化的教育理论,丰富了教育研究的领域。但是, 我们一走进研究,一走进课堂,就成了“教学生活化”“生活教学化”,一线的教师 晕头转向,分不清到底应该怎样教学了。现在,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研究课 堂教学,研究一下新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体现,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真 正地从“接受性”学习过渡到“探究式”、“发现式”学习中来。这一次课程改革似乎 有些大跃进的取向,本来我们将学生带入社会去体验、去思考、去实践是件好事,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供了学生学习的机会,但是一味地强调将学生交给社会, 学生真的能将知识学好吗我们不要忘记,教育的本体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对 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基础教育阶段,这种功能还得依赖于学校教育,还得回归到 课堂中来。四是多元向本元的回归。评价问题是这次课改的核心问题。多元智力 理论的引进,让新课改的评价充满了人情味。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 答不敢妄加评论。“真好”“还可以”“也行”“差不多”这些词在我们的新课堂中被反 复地当作经典式的语言使用。这些完全人文化的评价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大有帮助。但是,众所周知,对于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说法, 但是真理只有一个。对文本的解读总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可能会对知识的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于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影响。

作者在写一篇文章时,总是有他的时代背景的,有许多特定因素。我们如果对文 中的人物事件作随心所欲、摸棱两可的分析,那就不仅失去了知识性,更失去了 真实的人文性。我们总不能在判断一个答案是否正确时,这样说也对,那样说也 对,让教的人和学的人陷入相对主义的迷雾中。关键是我们面对学生的多元,如 何加强合理的引导,回归到教育的本元,回归到教育的主导价值上来。

五是校本向人本回归。进入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给各基层学 校带来的是机遇,更是挑战。课改实施几年来,各级的校本课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了能够在课改中有所建树,有的学校一下子开发了多个校本课程,表 面上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这些成果的背后,花掉了我们学校师生,特 别是学校教研骨干许多的心血。明明是个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也编成文字读本, 冠之曰“课程”。原本专家们早已研究过的内容,却仍要我们师生花费大量的精力 再去探究。有的地方为了能够体现对课改的感悟,产生了新的“拿来主义”。比如 研究茶文化,我们有的学校地处农村或城市,周边根本就没有产茶的特色,就是 喝茶的人也只是少数,却偏偏要让师生们去研究,还编出所谓的校本教材。这样 的开发与研究,既花精力,又花财力。这些内容还要提升到课程的层面上,让专 长课堂教学的“教师”来作“课程专家”。这样的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教育本“以人 为本”,要针对地区特点,针对师生的承受能力,能开发的就开发,不能开发的 干脆就丢掉。让人快乐地实施教育、接受教育,才是我们课改的主要目的。

六是特色向模式的回归。为了能够和其他学校有所区别,课改一开始,学 校都在积极创立自己的特色。砌了几张乒乓球台,似乎就是乒乓球特色;
让几个 参加文化馆培训的学生表演一下书法,似乎就是写字特色。我们当然要创立学校 的特色,但这个特色应该是实实在在的,针对自己的特定条件和独有资源,抓好 常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特色的建设。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丢掉了常规。

制定好了特色的内容,还必须致力于将这种特色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模式,常抓 不懈,使之真正地成为自己的办学特色。

课改的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在这一个 过程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搞课改,不浮躁、不跃进、不盲从、不功 利,这才是课改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