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伦理 [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教育路径]

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教育路径

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教育路径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工程伦理教育建立的基础具 有多元化背景,必须建立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教育基础,以消除多种文化相 互冲击对工程伦理教育的不利影响。因此,美国工程伦理教育重视一般伦理素质 培养,并对此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工程伦理学家M.Davids对其学生介绍了工程伦 理教育的预期目的,并得到了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将其简单概括为 以下四点:①增加学生的道德灵敏性;
②提升学生的工程伦理识判能力;
③加强 学生对行业行为标准的认识;
④锻炼学生的伦理意志力。美国工程伦理教育以工 程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学生讲授,使之明确工程师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社会责任, 工程师的行业行为准则和正确认识到工程项目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工程伦理教 育中,向学生阐述在现在项目工程中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高于其对雇主忠诚责任的 这种变化,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工程师对社会、工程行业和其他工程相关对象的责 任,如环境生态。具体的教育实施方式,通常采用伦理学老师或哲学老师与工科 老师组成教育小组,共同对学生进行授课;
课堂方式采用类似于MBA的案例教 育模式,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 中学习工程伦理在实际工程当中的应用。教育形式以老师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型 体验式教学和学生自学三种途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工程伦理的工程实践应用能 力。

2.德国工程伦理教育与美国移民国家不同,德国自身历史悠久社会文化以 严谨著称世界,因此其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均与注重工程伦理实践教育及 一般工程原则的美式教育不同。德国工程伦理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对工程技术和工 程伦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更加深层次的角度上探讨工程伦理产生和发展的本质,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工程伦理教育的原则。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除了兼有 美国课堂教授团队及学生互动情景式教育外,还重视社会环境对工程师的工程伦 理教育和推广,其通过工程技术教育和技术伦理的相互推动来促进工程教育和工 程伦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同时,工程师协会在工程伦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中也是 相当重要,以其为主导推进的社会继续教育模式是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一大显著 特点。此外,德国工程师协会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主持编写了工程技术评估的 指导方针,其中包括了对技术和经济的效益、公众利益、工程安全、环境生态及 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内容,并在1991年政府将其作为工程师职业活动规范在全国范 围推广。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浙江大学董晓燕以 其《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开启了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 研究的先河,随后国内各高等院校诸多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本质、重要性和其 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对当代工程建设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学者 们普遍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国内现代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尤其是 国内工科大学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同时认为随着社会成员价值观念选 择多元化的转变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工程伦理教育必将不断向前发展。许多学 者对工程伦理教育适合于国内工科大学的教学模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王进借鉴 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实现模式,提出了适合国内教学的两种教育模式:
一是教师独立授课、有序有层次的系统教学;
二是结合学生的横向贯通、 深度结合。其第一种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属于新型的多学科交叉 课程,传统工程类学科和人文学科均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完全覆盖,因此必须建立 国家统一标准,开设常规化、正规化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
其第二种教育模式的 具体形式是通过将工程伦理内容融入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人文素质类公共课程, 和结合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生产实践环节植入工程伦理问题。刘建军以建 筑类专业为例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下三种教育途 径:纳入始业教育教学内容当中、开设工程伦理教育选修课、在专业课基础上进 行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刘绍春还提出了另外两种途 径:一是根据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工程实际案例, 引导学生对工程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是学校提供条件安排学生到实际工程项目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使其获得 工程伦理问题的第一感受,从而更加具体、生动地理解工程伦理教育当中的各个 内容,和对其中问题进行切合实际的思考。还有一些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理论内 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龙翔根据工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程伦理问题, 提出当代工程师应该具备以下三种基本的伦理素质: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伦理 决策,其中伦理意识是伦理动机和行为的思想基础,伦理规范是伦理判断和去向 的标准,伦理决策则是解决工程实际伦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与此相对应的 其认为在工科类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当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加强其 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其工程伦理规范和提升其工程伦理决策能力。段新明认为国 内工程伦理教育在价值标准上过于模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介此其提出了工程 伦理教育的价值谱系构成:自然伦理、商谈伦理和责任伦理,其中自然伦理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商谈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责任伦理则是指人与自 身之间的关系。

三、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内有关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较 大的进步,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旧成存在一些问题。从宏观上国内工程伦理教育看 主要表现学科划分不恰当和缺乏系统教育体系,国内多数院校将工程伦理教育分 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削弱了与工程专业学科的联系,另外由于缺乏完整的教 育体系、教学大纲和国内自主完成的教育资料,使得在实际教育过程与工程专业 学科不能恰当衔接,教学内容理论化、工程案例国外化,不能有效的解决国内工 程项目中实际伦理问题。从微观上看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 教育目标、适合国内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成果评价方法。教育方式主要是以教 师课堂理论教育和思想灌输为主,缺乏对于工程案例的情景式互动讨论,尽管此 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工程伦理教育相关知识,但缺少了学生对工程伦理认 识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未来实际解决工程伦理问题。

作者:陆浩 陈杰 黄文卫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