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美术教育【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改革】

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改革

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改革 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现实危机决定了美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相应的, 如何进行改革,成为当下高等美术教育研究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我国 高等美术教育事业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美术教育角色定位的偏差,而美术教 育角色定位的偏差从根本又是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未来美术教育的改革如若不 能从根本上实现对人文精神的吸纳,不能对美术教育的角色定位进行纠偏,所有的 改革都只能是局部的、表面的,甚至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 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要在教育体制、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实现人 文精神的全面渗透。

一、当下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定位模糊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刘大鸿教授曾经试图对高等美术教育的培养目 标进行定位,他指出高校美术教育皆在培养有创造力的人,要使得受教育者在“感 受观察思考、时空设计构成、技能材质运用”等方面得到发展,最终培养他们成为 “有社会责任感和整体艺术素养的实干创新型美术工作者。”由于高等美术院校未 能明晰其职能定位,普遍不能将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上。

大量高等美术学院的学生在耗费厂时间、金钱之后,所得只是一纸学院毕业证书, 他们走出美术学院大门,即使能够在未来的事业中从事同美术相关的工作,至多也 只是提供技术服务的画匠。

(二)教学体制偏差 现代教育的功利性向来为人所垢病,这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同样也是十分显 见。其一是教学方案设计千篇一律,教学大纲机械,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和创新 精神。教师在课堂上以向学生传授技术要领为唯一要务,不仅难以开阔学生的眼 界和思路,甚至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动力。其二是高校对于教师的任选缺 乏明确的、严格的、统一的标准,或是单纯强调对教师所掌握的技术、技法的要 求,忽视厂对教师艺术思想和人文素养的要求。使得大部分美术院校的教师不注 重对学生思想纵深上的引导。

(三)教学方式错位由于教学定位的模糊和教学体制的偏差,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也p}}Z 待纠偏。在我国高等美术学院中,大部分学校的教育的方式都过于偏向技能训练, 无法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 个原因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较技能而言,不易量化,因而高校普遍将教师的技能考 量作为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考察也同样如此。另一个原因是,高校美 术教员的逐利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志向,许多美术院校的学生入校之后 受到功利风气的影响,逐渐放弃厂深层次的艺术追求,片面追求肤浅速成的画技, 怠于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

二、人文精神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关键性 美术作品如果不能传达某种价值追求或价值理念,就必然失去其作为美术 作品的意义。因此,传达真善美的意愿在美术创作中极为重要,其必须成为美术教 育的重要内容和指导思想。这种传达真善美的意愿或能力,就是人文精神的一种 重要体现。艺术家正是依靠人文精神,表达其对美的理解的感知,并将这种理解和 感知通过美的形式传达给观察者、欣赏者等受众。

人文意识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素养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形式。人文精 神强调对人的尊严、价值的关注,体现对自由、平等的重视,对人与人、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之和谐的追求。人文精神体现在美术教育领域,反应为教育的内容不仅 仅是美术技能,还包括对精神、价值问题的追问,对自然与美的思考。以人文精神 为导向的美术教育、美术研习活动,往往强调灵感与顿悟的重要性,而非向临摹表 达崇拜;往往追问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信仰与启示,而非简单的几何空间构成。正 因如此,美术教育应像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在人文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

二、未来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 人文精神同人文知识的差异就在于,人文知识可以通过阅读习得,但人文精 神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而生成,人文知识可以速成,但人文精神的养成却是一 个长期工程。这就决定厂,高等美术院校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不能依靠填鸭 式的书本教学,不能指望在短时间通过一两次考试取得成效,而必须将对人文精神 的追求和塑造全面融入到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当中,在整个校园内部形成一种浓 郁的人文氛围,只有以人文精神和人文追求指导办学思路,才能在受教育者的知识 体系中积淀下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养。为实现人文精神在高等美术院校的全面渗 透,从根本上革除当下高等美术教育事业中的种种弊端,本文建议,未来我国高等 美术教育事业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明确培养目标 当下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在未能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多以培养职 业美术教师和设计师为取向,受教育者尽管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却欠缺深厚的专 业素养,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分工复杂多变的现实要求。明确高等美术教育的根本 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应是当前高等美术教育改革 的核心和关键。以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要 求高等教育院校从教学纲领、教学体制、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由表及里的贯彻人文 精神,将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固化于院校办学宗旨、办学规划当中。

(二)完善课程设置 如前所述,现代高等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大多注重对学生技巧的培养,而疏 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要改变这一现状,办学理念的更新是第一步,第 二步就是要将先进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教学的基本内容上去,即对课程的设置进行 相应的完善。针对当下高等美术院校教学内容的不良状况,改革策略宜从以下几 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增加开设现有专业课程以外的其他基础理论类课程的比重, 并且,这此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理论类课程应当作为院校考察学生课业 完成情况的重点,从而实现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强化。其二可以尝试采用 小班实践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方向进行选修和深入 研究。小班课程的设置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从职业训练的禁铜中 解放出来,不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改变教学观念 实现人文精神在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全面渗透,还要求高校改变传统的教学 观念。具体而言,就是要求高等美术院校的职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更为注 重对学生创造力和思辨能力的开发,教授内容不拘泥于书本,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 进行独立探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成风格。以往高校美术教育,无论是课堂教学还 是考核机制,都过于强调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考查,忽视对学生综合运用 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状况p}}Z需改善。艺术的生命力来自于生 活,脱离厂生活真实样貌,就必然造成学生人文精神层面的薄弱。

综上,如果从新文化运动起算,我国的现代美术教育之路已近百年历程。尽 管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都几经波折,但改革开放政策的到来,为其创造厂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当前 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却囿 于教学理念与办学模式的局限,迟迟难以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式发展。当下我国 高等美术教育事业如欲突破长期以来的发展瓶颈,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落后的传 统的办学思路,需要引入的,是经受过历史检验的,符合美术事业发展规律的指导 思想,即人文精神,通过高校美术教育人文环境的重建,营造智情合一的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