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音乐文化发展研究】采茶戏是哪里的

采茶戏音乐文化发展研究

采茶戏音乐文化发展研究 1采茶戏在南昌的形成与传播 根据我国戏曲相关著作的记载,茶灯从明代开始就在南昌地区开始流行, 发展到明末清初就已经形成了由两旦一丑组成的二小戏,这就是采茶戏的最初雏 形。采茶戏发展到清朝后期就已经风行整个江西,并且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当地环 境以及方言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采茶戏也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以及唱腔特 征,就像赣南采茶戏一样,南昌采茶戏由于其主要盛行于南昌地区而得名,并且 已经发展成为江西采茶戏戏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南 昌采茶戏逐渐走上更高的舞台,除了活跃在乡间茶灯、采茶歌舞等活动中,还受 到文化融合的影响,从乡村向城市发展。1.1萌芽:“茶歌”、“茶舞”、“茶灯”采茶 歌诞生之际仅仅只是只有四句唱词的小调,一个月一首小调,从一月一直唱到十 二月,后来才从小调演变成联唱形式,采茶歌也被称为十二月采茶歌。随着采茶 歌的不断发展,开始和当地的特色舞蹈结合起来,并且逐渐发展成采茶灯成为元 宵节彩灯行列的一员。可以说,茶歌、茶舞是采茶戏的萌芽阶段。1.2雏形:“二 小”角色的“三脚班”时期采茶灯发展到清朝光绪年间开展起班,直到光绪中叶南 昌地区已经出现北下四班,南上四班,戏班表演的都是由小丑和小旦扮演的茶戏, 一场戏下来涉及到的演员仅有三人,因此茶戏班又被称为三脚班。1.3初步成型:
“三小”行当的“三脚班”时期随着三脚班的不断发展,茶戏角色出现变化,在原有 的二小基础上添加了一个小三,变成了三小,演员角色也从三个人变成四个人, 但是由于行当依然还是只有三个,因此茶戏班依然还被称为三脚班,但是与原来 的三脚班相比,不仅有了三个行当,还多了三个罗鼓手,整个班子形成了四唱三 打的格局,与最初的茶歌、茶舞表演完成不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南昌采 茶戏已经初步成型。1.4趋于成熟:“半班”阶段三脚班进城是在清朝咸丰年间, 进入城市后三脚班开始接触其他戏曲类型,在接触中不断学习,通过学习,采茶 戏在原来的三小行当基础上又增加了老生、老旦、花脸等新行当,其中旦角又分 为青衣和花旦,原来的四唱三打变成了七唱三打,已经具有了半班的规模,但是 戏班中的成员大多只是业余人士,用到的服装道具都很简陋,主要采用的声腔是 湖北黄梅戏中的本调,演唱中的伴奏也只有锣鼓。1.5南昌采茶戏的成熟南昌采 茶戏成熟是在民国初期。由于其自身形式灵活、对场地要求不高等特点,南昌采 茶戏在清朝灭亡后的民国初期获得了稳定的听众市场,迎来大发展。为了在乱世 中求生存,南昌采茶戏前辈们不断创新,推出《南瓜记》、《辜家记》、《花轿 记》、《鸣冤记》,后世称之为南昌四大记。成立于1936年的南昌钟鼓楼平民省 剧社是南昌采茶戏的第一科班,培养出了邓筱兰、陈云飞等优秀学员,他们为南昌采茶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南昌采茶戏的鼻祖任务。直到1946 年南昌采茶戏才开始针对伴奏进行改革,增加了拉弦类乐器,唱腔也开始丰富多 元化,真正形成具有南昌特色的南昌本调和凡字调,南昌采茶戏真正定型成熟。

2近代流传演变:多元化与专业化步伐 2.1解放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采茶戏一直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戏种, 主要流行在市井之间,直到解放战争之后,国家重视文艺事业的发展,出台了很 多政策帮扶传统戏曲发展,南昌采茶戏作为江西的特色其中也成为江西重点培植 的戏种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视线投放到南昌采茶戏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 开始针对南昌采茶戏进行研究,形成了很多研究论文与著作,南昌采茶戏迎来专 业化发展的高潮期,这使得南昌采茶戏由地方小调开始转变为现代化的大戏,即 使遭遇了文化大革命,很多茶戏发展几乎陷入停滞,南昌采茶戏也依然迸发着勃 勃生机,相关的演出与创作从来没有停止。2.2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 时间,中国人的主要群众娱乐活动依然还是搭台看戏,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 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电视、网络等成为主要的传播 媒介。顺应时代的发展,南昌采茶戏剧团早在2001年就开始与江西省文化厅音像 发行社合作进行采茶戏的拍摄,先后推出了《辜家记》、《磨豆腐》、《秧麦》 等多个优秀剧目,在2007年就已经与地方电视台合作拍摄电视戏曲节目进行播放, 借助不同的媒介平台传播南昌采茶戏。近些年来,我国研究南昌采茶戏的人群越 来越庞大,很多包括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在内的学科方法都开始应用到南 昌采茶戏的研究中去进行交叉研究,尝试用多样化的角度去挖掘南昌采茶戏中的 奥妙,越来越呈现专业化、系统化的趋势,这极大地带动了南昌采茶戏的发展, 使其在这个新时代中展现出不一样的魅力,进入发展新时代。

3南昌采茶戏的发展出路 3.1增加南昌采茶戏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南昌采茶戏之所以能够在南昌 立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内在蕴含的文化审美以及场域特色,这也是南昌采茶 戏的最大特色所在,要想推动南昌采茶戏的进一步发展,必然需要从这一点出发。

当前南昌采茶戏发展遇到瓶颈更多的是由于南昌采茶戏从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 资本过程中出现推介,没有挖掘最适合南昌采茶戏市场化发展的合适路子,需要 从本地特色出发,想办法提升南昌采茶戏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才能够在激烈 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3.2充分借助经济资本促进发展南昌采茶戏作 为我国地方戏曲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然需要充足的经济资本支撑,一般来说, 文艺事业发展的经济投入除了一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扶持,更多的还是需要当地相关人士与机构借助南昌采茶戏本身所具备的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本主动去争取, 充分借助南昌采茶戏蕴含着风度的南昌文化的特点开展文化传播事业,将南昌采 茶戏推向市场,利用上台演出赚取演出费,通过这些方式将南昌采茶戏的文化资 本与社会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投入发展,促进南昌采茶戏的进一步发展,形成 良性循环。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利用南昌采茶戏获得经济资本必然需要不断培养 观众,稳固老观众的基础上发展年轻观众,这不仅仅能够更好的增加年青一代对 南昌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还能将其演变成南昌采茶戏的代言人,将南昌采茶 戏传播到更广的区域,让更多的人知道南昌采茶戏,主动去了解南昌采茶戏,这 也是南昌采茶戏进行文化传承的一条重要路径。3.3保持场域跟文化惯习的合拍 经过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转型,无论是南昌人的生活习惯还 是南昌采茶戏的场域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变化,在适应这种变化的同时,要始终 保持南昌采茶戏场域与南昌人文化关系的合拍,在采茶戏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与思想情感要与南昌人当前的审美情趣保持在一个轨道,贴近人们的生活,让观 众在台下观看的时候感觉台上演绎的就是自己生活中的事,这样才会吸引观众, 从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获得更长久的发展。

4结束语 南昌采茶戏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历史,由于其篇幅段、形式灵活等特点备受 人们喜爱,一直以来都是南昌当地备受欢迎的戏曲类型,不仅演出场次多,而且 观众人数也非常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采茶戏需要我们在对其进行创新 发展的同时做好传承保护工作,使其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的同时保留其原有的 特色,在南昌甚至南昌以外的范围获得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