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艺术教育给素质教育带来影响
诗歌艺术教育给素质教育带来影响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有人称之为“文学艺术中的皇冠”,是比较独特 的、高雅的语言艺术和情感艺术。在优秀诗歌作品的学习、鉴赏和诗歌创作中, 可以让人陶冶情操、锻炼写作、开发发散性思维,从而在提高想象能力、创造能 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组织社团活动能力以及进行社会调查和采风能力等方 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和学生,如果有了这方面的文学素养, 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诗歌艺术的学习与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能使人举 一反三,触类旁通,开阔视野,增强想象力,容易产生出创造性成果或独特而新 颖的思想火花。想象,是诗歌艺术腾飞的翅膀,我们读诗、写诗,都离不开想象。
这与生产土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时的想象有相通之处。因此,有专家认为:科 技与艺术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诗歌艺术对语言的表达和锻炼有着独特的要求,即采用形象化语言,讲究 意象和意境的创造。诗歌是众多文学艺术中文字最少、语言最精炼、时空跨度最 大、触及人们心灵最形象迅速、最自由灵活的文学形式。诗歌语言本身带有艺术 性,也就有了生动性。论情感,有抒情性;论力量,有号召性;论节奏与音韵,有 音乐感;论结构,有建筑性;论表现,可明朗或朦胧;论传播,有广泛性;论时效,有 长期性。人们在口头、书面乃至影视、网络通过诗歌表达思想情感,其效果比起 干巴巴的说教,模式化乃至假大空的报告与文章,可谓天壤之别。
诗歌艺术的魅力并不亚于其它形式的艺术,且与众多艺术和非艺术领域有 着密切的联系。诸如与同属文学范畴的小说、散文、杂文,与影视、戏剧、音乐、 美术、舞蹈、书法、摄影、建筑、广告、时装、哲学、宗教都有姻缘,都可融汇 贯通。只要注人诗的成份,或取其诗的营养,都可能使手中的作品熠熠生辉。有 一定形象思维能力的人,随时都可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中捕捉到诗意,从而起 到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诗歌艺术教育在现行教育教学中的淡化是显而易见的。窥一斑见个豹地反 映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长期冷峻的对峙。诗歌多年来在教材选用卜所占比例很 小,学生大考小考都难考诗歌,即或试题中出现一点基本常识,也仅仅是点缀。
诗歌艺术教育很难在教学中有立足之地。是诗歌艺术的难度使教师望而生畏,还 是教材编写者本来就不当一回事呢是人们只用”平常人”眼光对待诗歌,还是用偏 执而猜隘的政治标尺来衡量诗人及其作品呢诗歌艺术的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良机。纵观中国历史,凡遇国盛 民倡时期,诗歌都有一个飞跃与发展。即或国家遇到灾难,诗歌如冬天的草木, 冰雪下也要孕育一个新的春大。“文革”期间,“天安门诗歌”的出现就是例子。更 何况,在新中ly]诞生后,中国诗歌在国家领导人的鼓励下,己经或正在广泛而深 远地影响广大诗歌爱好者毛泽东―中国革命的人民领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周 恩来、董必武、陈毅、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有诗集或诗文集问世;江泽民主席参 加聆听“中华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并发表了两首绝句,也为诗歌艺术发展伸出 热情之手。河南“中国诗歌林”和湖南“中国常德诗墙”的诞生,《全唐诗》、《个 宋词》最完整的新问世,《诗学大辞典》的出版发行,个国各地诗歌社团组织的 诞生与发展,中外诗歌艺术频繁的交流,中学语文新教材突出审美性、情感性以 及阅读内容的充实和篇幅的增强,都为诗歌艺术教育铺展了广阔的天地。
总而言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或门类),诗歌艺术与其它艺术教育 一样,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诗歌,应该理直气壮地进人学校课堂,进人教师 (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备课本。丰富多采的诗歌营养虽然不能当饭吃当衣穿,但它 感染心灵、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养能力,春雨般“细无声”潜移默化的精神作 用是无价的!诗歌提高人的素质所起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 于世间。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如果说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千帆竞发的壮阔场面, 而诗歌艺术教育,则是千帆中最具亮色的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