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质教育论文
学科素质教育论文 一 素质教育虽然如此重要,然而目前对它的理解却是千姿百态,莫衷一是。我们的基本观点是:不能离开“应试教育”来谈素质教育,因为最初(80年代中期) 提出“素质教育”这个口号,完全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甚至可以断言,没有 “应试教育”这个词,也就可能没有“索质教育”这种提法!);
近几年来,对素质 教育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由于人们对人才标准、人才质量、人的价值等一 系列问题的认识价值取向上产生了某些偏差,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 路,才是人才,所以造成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教育办成了“应试教育”。
诸如:(1)开学没有希望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不仅受教育的机会不均 等,而且还受到教师的轻视,乃至同学的冷落;
(2)升学不考的科目少设甚至 不设,音乐、美术、体育等课课时常被其它课所占用;
(3)不考的内容少讲甚 至不讲,理科中的实验、语文外语中的听说常被忽略,许多不考的学科内容全部 删除;
(4)由于只注重考试成绩,教师就千方百计地让学生熟悉题型,搞题海 战术,课堂上做不完,课外补,加班加点,学生课业负担特别重;
(5)以考试 分数评价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不管他的思想如何?不管他的品德如何?更 不管他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如何?(6)为了取得好成绩、好名次,一切围绕“考 试题”这个指挥棒转,人为地加大训练难度,加大训练量;
……这些现象的背后, 隐藏着极大的教育“危机”:学生发展的片面性,思想品德差,心理素质低,身体 状态不佳;
学生缺乏适应能力和后劲,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此外还有学 生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局限于现在而不放眼于未来,等等。这种教育,由于片 面追求升学,一切为了应试,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使得教学的正常功能得不到发 挥,教育的真正价值得不到体现,故名曰:“应试教育”。而我国的教育,应该是:
不仅要面向成绩好的学生,使他们“吃饱”,而且也要照顾到其他学生,使每个学 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会应付考试,取得好成绩,还要 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壮的体魄;
不仅要设 考的科目,要讲考的内容,而且也要讲不考的科目,不考的内容;
只要对学生的 全面发展有用的课就要设,有用的内容都要讲。故名曰:素质教育。其实这里的 “素质”指的是什么?“素质教育”的内涵又是什么?当时人们并没有去阐释。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概括为:应试教育)”而提出“素质教育”之后,人们纷纷积极地开展研究和探索。不谋而合,80年代以来,各国的教育都着眼于 未来,着眼于个人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个性的发展,着眼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仅仅局限在对“应试教育”弊端的批判上 (不是只顾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不是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体育、无 美育;
等等),而是有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 体意识,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强调学生的基本素质,重在开发学生的潜能;
强调个性发展,重在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要面向未来,把学生培养成 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 一般地认为,人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 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心理素质是关键, 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就是由这几个方面综合形成的有机的 整体的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虽然一切学校工作都具有教育性,尤其是丰富多 彩的社团活动和大量的班主任工作,但是在目前主要还是通过设置科学文化课, 即通过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等(初中11门学科课)课程的实施来宾现学生全面 素质的提高,亦即通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如果按 照科学的划分,现行中小学教学科目涉及的有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 科学、艺术等。这也就是说,按教育的内容来分,学校教育主要有数学教育、自 然科学教育(常说的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力方便起见,统 称为学科教育(由此可见,笔者所谈的学科教育中的“学科”是指相应的“科学”, 而不是指“教学科目”)。所以学科教育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学科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就是在向学生传授(主要采取课堂 教学方式)社会和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挖掘这些 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学等其它方式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 得能力,求得发展,养成个性;
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 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
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学习解决问题,学会创造;
通过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通过学习,养成遇 事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等意志品质,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学科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作为根本目的,就其自身(学科教育内部)来讲(撇开诸如教育体制等宏观因素), 首要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仍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3.1学科教育要重在“基本”,旨在“基幢。中小学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也 不是职业教育,而是为学生将来生活、就业、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合格 的公民。因此,学科教育传授的知识应是与生活和就业紧密相关的知识,应是学 科中最为基本的最有价值的知识;
学科教育教会学生的应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 方法、观念、意识、态度、精神和学习能力;
学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合格公 民的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忠诚老实等优良品质;
学科教育还应教 会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变化,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能力。
3.2全方位地认识学科教育的功能。学科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变化,虽然归 根到底是来自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但也要依赖于对学科教育的功能认识的深化。
因为如果说学科教育不具备某种功能的话,那么所设立的相关“目的”或 “目标”就不能实现,这样的“目的”也是不符合规律的,没有意义的。以往,人们 更多关注的是学科教育的智育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
而较少涉及到形成具 有统摄作用的观念、意识等深层次的文化教育功能和养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心理教 育功能。学科教育的文化教育功能是由学科本身的文化价值所决定的,而心理教 育功能主要是由学科教学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和人际交往过程所决定。
3.3科学认识学生和正确地对待学生。首先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 人,他在一切活动中要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要表现出独特的个性,教学要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其次,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要把学 生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个体,教学必须建立在他原有的基础之上;
第三,学生 是认识的主体,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有效地使学生获得认识;
第 四,学生还是发展的主体,教只是外因,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条件,最终靠自身 求得发展;
第二,学生也是朋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之基础上,教学相长。
同时,对作为班集体成员当中的每一个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角色是相同 的,但他们之间在知识基储发展水平、道德风貌、个性品质等诸方面存在的差异 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只是要求我们的学科教育要区别对待,要因材施教, 决不说明一部分所谓“差生”“不可雕也”,他们不具备学好所有课程的知识基础和 能力要求。学科教育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求得发展。
3.4正确地对待考试和应付考试,我们不能再把选拔性功能作为考试的唯 一功能,考试的另一个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检测功能。考试是为了检测学生掌握 知识的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只 是为了区分优等生、中等生与差等生,不只是为了排名次。因此平时的考试理应 是一种合格性考试(高考是为了选拔,应另当别论!)。诚然素质教育观下的学 科教育,并不排斥应付考试,即使是合格性考试,每个学生也都必须尽可能地发 挥高水平,反映出自己的实力,一般地,应付考试,关键在于学习能力、心理品 质和应考策略这三个方面,而素质教育正是使学生在全面而又扎实地掌握知识的 基础上,使学生形成学科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 学会应考的策略和技巧来参加考试,应付考试。学生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了,应试 能力自然也就强了。严格地说,以选拔性作为主要目的的高考,应与学校里的各 种考试区别开来,然而虽然我国的高考体制没有变,但也在不断地改革,已经注 意到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考查,比如数学高考题中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加数 学应用题就能说明这一点。
四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最终主要落到学科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实施 素质教育的学科课堂教学,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应该努力从多方面入手,优化 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从目前学科教学的实际来看,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 特别要引起重视。
4.1课堂教学要有切实的、具体的教学要求,把教学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 堂课,乃至教学每一个环节。现行的课堂教学,不能说没有目的要求,也不能说 背离了目标,但在目的要求的先进性、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等方面,在目标 的实现策略和具体操作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除知 识教学(重在理解和应用)、思维开发(重在思维品质的培养)、能力培养(包 括一般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学科能力)有其明确而又全面的目标体系外,对科学 的历史与发展、科学与真善美、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科学与个人等方面的 认识的科学观教育,科学与政治、科学与经济、科技兴国的科学意识教育,追求 科学、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名利,善于与人合作、有高度责任心等科 学态度教育,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等科学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