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生活化决策】 决策的要素

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生活化决策

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生活化决策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想与现状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 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当前,回归生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门课 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体现的重要特色。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新学科,其教学同样也需要生活化,让 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学生的生 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 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 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然而,许多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受早期计算机教材和传统教学观念等影响较 深,以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考核为目标,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考核要求的基础知识和 操作技能就行了。许多教师将信息技术课程当成一门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课来教, 忽视了技术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典型地表现为 学生只知道为了通过考核而学习信息技术,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练,学生不会举 一反三,不知道怎样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毫无生活气息、 没有生命特征,学生往往满怀期待进入课堂,充满失望离开机房。

二、生活化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意义 将知识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 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易于设置“最近发展区”,能很快在 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恰当地设置与学生原有经验相冲突的问题,能 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学生易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 种问题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教师来说,以上理论都是显而易见的,而 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有其较为特殊的实践意义。

首先,教学本身就是一系列信息技术的活动(比如信息的获取、评价、存储、 管理、加工、表达、集成、发布、交流),把教学活动围绕信息活动主线展开,建立 起信息技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习,服务于生活。这些必将促 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其次,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与创造的课程,将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 能够培养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解决问题的开 始。教师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 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三、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策略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生长点,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是新课改的需 求,是改变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重要措施,对实现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义。那我们该如何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呢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生活化,实施以信息活 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展开注重实践的教学评价,都是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的 有效途径。我认为,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是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关键,这就需要在教学 内容和学生生活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让学生的信息活动基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下 面,我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策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 学习本身就是信息活动,学习又是学生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学生如果能够将 所学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特别是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习,必 定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更会使其对重新认识信息技术这门课 程的价值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文本信息的结构化”时,我要求学生将本节学习内容的知识点 用不同的结构化表达方式表达出来并在课堂内展示,讨论各种结构化表达方式的 特点及优势。这就是利用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常用的归纳知识点的学习经验,比 较生动贴切。学生不仅能很快理解将文本信息结构化的意义,而且能够较快完成 学习任务,学得好的学生可以将不同结构化的表达方式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以更好地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促进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改进。

又如,在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时,我特意设置了一个拓展题,要求学生用 Excel的图表来解决数学和物理上的一个追及问题。追及问题是数学和物理上经 常研究的实际问题,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利用图表的直观解释,学生能够方 便地弄清其中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顺利地解决问题。这次与其他学科学习的结 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一个启示。再如,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较多 地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从选择研究性课题到作结题报告,学生会碰到如何选择课 题、如何记录与存储信息、怎样将信息表达得更清晰等问题。从这样一些学习中 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可以将“获取信息”、“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管理”、 “信息的集成”等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加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生活性。

(二)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结合 当前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比较重的,高中生的校园生活比较单调、枯燥是不 争的事实。学校每年一度的校运会、艺术节是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学生踊跃 参加、并愿意花时间投入的活动。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结合, 每次都能赢得高涨的学习氛围,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即是将课堂引向 了生活,关注了他们的情感与态度。

比如,因为艺术节上报名参加的歌唱类节目数量较多,艺术节组织者只能通 过听录音筛选出其中优秀者参加,因此制作出优秀的音频作品是学生取胜的关键。

而“数字化音频的采集与加工”的学习时间正好在艺术节举办的时间之前,通过音 频的采集、合成、加上音效等信息活动后,学生在听到自己的歌声与伴奏完美的 结合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三)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 学生的生活离不开家庭,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生存亦 是从家庭生活开始。家庭是最接近学生的外部环境,无论怎样的家庭氛围,都使得 学生学习的途径、资源拓展了,信息技术知识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运用,不仅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家庭生活的品味,为建设和 谐社会出一份力。

比如,在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时,我就请学生提前收集家中的电费单据, 再利用初中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将一年中每个月的峰时用电量、谷时用电量、总 用电量记录在Excel的工作表中,在课堂上进行计算与统计的操作,并用图表清晰 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讨论并得出各种有 价值的、建设性的结论来。学生在信息活动的基础上,分析了用电多少的各种原 因,也能顺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提出家庭节约用电的方案。

(四)与学生的信息化生活结合许多学生家长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往往视计算机和网络为洪水猛兽,然而,以 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化生活离我们却是如此的近,家长和各学科老师也离不 开计算机和网络。而家长和部分学科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接受能力往往不及学 生。学生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信息化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能改变家长 与部分学科老师的偏见,而且能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比如,当下一个家庭有计算机并接入因特网已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事,而部分 家长还在为如何将多台电脑同时接入因特网而烦恼。在学习“组建小型局域网” 时,我从学生对信息化生活的浓厚兴趣出发,请学生在课前调查各自家庭上网的需 求与方式,然后在课堂中汇总需求,根据需求提出方案,画出网络拓扑图,再模拟采 购设备,并动手组建可以多台电脑同时接入因特网的局域网。学生列举了软网关, 加双网卡、代理加交换机、路由器等多种方案,并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学生 经过这样的创造活动之后,成就感强烈,后续学习较为枯燥的理论学习也未见兴趣 明显下降。

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是要贴近学生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是对学生 生命的尊重、生命价值的提升;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 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将课堂引向美好生活。信息技术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 教学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益,更要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有 服务于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