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美育思想分析论文
毛泽东美育思想分析论文 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决定了他的美育理论表现为原则性、方针政策性、指导 全局性的特征。他在一些谈话、读书批注、书信中涉及到了诸多美育的具体问题, 尽管尚未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文化教育思想、文艺思想以 及他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其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征和形态。本文拟对毛泽东 美育思想约略论之。1 毛泽东美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的实践性。特别强调实践教育,学 校教育也必须同实践相结合。从哲学上讲,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书本上得到, 也可以从实践中得到,即使从书本上得到的,也还要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化为 自己的认识。从美育上讲,一个人审美能力的养成,是各种审美场所和环境共同 作用于审美主体的结果,这就要求审美教育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施教,参与实践活 动是一条重要的渠道。通过实践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 旁观者。在参与的过程中,使身心在实践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把握各种实践活动 的审美特征。
实践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的 生产活动,其他的实践活动都是以这种生产活动为基础的,所以,毛泽东一贯强 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就提出苏维埃的教育应与 劳动相联系;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在解放区的教育 中把师生参加大生产运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提出“教 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毛泽东之所以一再强调教 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因为他发现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有特别重要作用:首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 劳动人民的情感;
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促进智育的发展是必不可少 的,劳动可以使人勤奋,意志坚强,具有奋斗精神;
第三,这个方针是让人性得 以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人类走向真正的自由、平等的途径。毛泽东 还提出“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通过劳动这个中介环节,逐渐革除 千百年来“读书高尚,劳动卑下”的思想,改变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相脱离的局面, 使人人都具有丰富的知识,人人都善于并乐于动手操作,使知识的大脑和勤劳的 双手集于一身,一句话,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实现。只有达到这种境界, 人的真正的自由、平等才会出现,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最终目标。由此看来, 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是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的长远方向。同时,这个方针使新中国的几代人的审美观念较前一时代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便是劳动美审美理想的建立。
美育与智育、德育有密切的关系,但也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其中最突出 的一个特征就是美育的娱乐性。美育的娱乐性是由审美活动的本性所决定的,在 审美活动中,个体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排除利害的计较,处于一种轻松的心态 之中,只有在这种心态下才能形成审美愉悦,也只有在这种心态下才能产生审美 教育作用。毛泽东对美育这一特征有深切的体验和了解。他在青年时代就研读泡 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学习梁启超、蔡元培等人的著作,对他们所宣扬的唐德 美学思想比较信服。所以,青年毛泽东的美学见解也打下了唐德“批判哲学”的印 记。唐德认为,审美具有超脱性、普遍性的特征。个体通过审美教育就可以超脱 现象世界,进入本体世界。毛泽东在这时提出“求真求美”的思想,就是要构筑一 座由令人痛苦的现象世界到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的桥梁。这种构想虽然有唯心主 义的成分,但其思想实质是利用审美的超脱性与普遍性来反对封建主义对个性自 由的束缚,争取个性的解放,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毛泽东的美育思想,在进行革命的伟大实践活动中,更加丰富和成熟了。
毛泽东从不孤立地谈美、谈艺术,他始终把美,把艺术与思想教育联系在一起, 主张两者的统一,即文艺的教育性与教育的形象化。他还主张政治内容与艺术形 式的统一,普及与提高的统一,事物对立面的统一,以达到美育的目的。毛泽东 指出,文艺作品既不是现实生活中自然形态的粗糙的东西,又不是宣讲哲学的讲 义,而是把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生活的信念寓于形象当中,通过形象 来激发受教育者的联想、想象,进入美的境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娱乐中 受到教育。
毛泽东的文艺批评建立在美育的基点上,他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美学观点 和历史观点”统一的思想,提出了批评的两个标准: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马克 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精神现象都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而物质 生产活动都是有功利目的的活动,文艺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必然带有一定的 社会功利目的,这就达到了美育的效果。毛泽东所说的政治标准,就是文艺的社 会功利的价值判断尺度。另一方面,美育的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活动, 它的形象性、情感性以及个人创造性,就决定了它有超越直接物质性和现实功利 性的特征。根据两种价值判断尺度,毛泽东进一步提出“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 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的原则。“统一”具有不可分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社 会功利追求的美育行为是不存在的,只是功利追求的层次不同;
没有审美价值的教育活动不能称其为美育,只有二者的统一,才能使受教育者进入审美过程,产 生审美教育作用。
2 在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毛泽东强调走民族化道路,形成自己的民族 特点。他指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 结合,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具有中华民族的特点, 坚决反对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 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 和中国气派。”[1](P534) 发展民族化美育,必须立足于民族生活的土壤。毛泽东认为,艺术离不了 人民的习惯、感情和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任何民族的文化,总是在本民族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而历史发展总是以前代所提供的各种条件为基础的,这 就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民族继承性。
而民族化的实质就是大众化。所谓大众化,就是不仅美育的内容为大众所 熟悉、接受,而且形式也要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只有如此,才能使文艺作品以及 其它审美教育的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抗战时期, 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的一些文艺工作者,与社会接触不多,不熟悉工农兵,与他 们缺少共同的语言。有一些人由于脱离人民群众,生活空虚。针对这种现实,毛 泽东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其关键也就是审美教育的问题,毛泽东要改造这 支文艺队伍,也就是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美育队伍,以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
大众化的作品,在内容上要写群众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在表现形式上要通 俗化。通俗化的形式是指那些为老百姓所熟悉的民间形式,如地方戏曲、民间说 唱等,语言通俗化,才能写出群众看得懂、听得明白的作品,群众才会喜闻乐见。
毛泽东自身就十分注意教育的大众化和通俗化,他的文章极少抽象说教,语言上 多用俗语、俚语。毛泽东生动活泼的文风一直成为一种典范。就个人审美趣味来 说,他自有高雅、个性的一面。他的古诗词爱好,他的“狂草”,都不是通俗范畴 的。但毛泽东从不提倡文艺工作者去创作旧体诗词,也不倡导大众去学写草书。
他喜欢现代人写现代诗,在给陈毅的信中他表示赞成新诗的表现形式,但这并不 影响他保留自己的审美趣味。毛泽东反用“对牛弹琴”的成语,应看作是他美育思 想的一个命题。这个成语的本意是以“牛”来讽刺愚蠢的人,笑他们听不懂深刻的 道理。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来讥讽那位自作高深的“弹琴者”,笑他讲道理、进行教育不看对象。所谓美育中的“美”,是“育”的条件,“育”是根本。所以在美育 中没有孤立的绝对意义上的美,只有美与对象发生联系的时候,美育才会产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文艺大众化的理论完全是美育意义上的理论,而并非艺 术创作理论。有人曲意理解毛泽东的“大众化”即是“小放牛”,即是“牛、羊、手” 之类的识字班。其实毛泽东的“大众化”其所指正是美育意义上的大众化,是文化 启蒙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关于如何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育的讨论由来已久,从五四的新文化运动 开始,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主张,但由于当时的争论目标不明,标准不清,未能 形成统一的意见。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提 出一套建立民族形式的完整理论。他说:“屁股要坐在中国的现在,一手伸向古 代,一手伸向外国。”[2](P40)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创造民族形式的原则 和途径,这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国现实需要,吸取古代的,借鉴外国的。批判地继 承我国传统的美育思想,是建立当代美育思想的基础,没有对古代美育传统的吸 收,就会丧失美育的民族特质,也就不可能建立民族形式。毛泽东美育思想的形 成,与传统文化的滋养是分不开的。中国儒家美学思想与美育密切相关,儒家谈 “美”不离“育”,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便是艺术与教育的统一, 即美育。毛泽东所提出的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统一,正是这种美育思想的继承。
孔子讲“文”、“质”关系,毛泽东讲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孔 子讲“学而时习之”,毛泽东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总之,审美与道德修养的统 一是毛泽东对儒家美育思想的继承。对于传统文化,毛泽东总是立足于现实需要,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具体分析,“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去其封建性的糟粕”,这 成为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条准则。
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民族文化,这是一条文化发展的规律。毛泽东在20 世纪50年代就坦率地承认:“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 是这样呢?中国在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高明。小说,外 国是后起之秀,我们落后了。”[3]他还举出我国历史上汉代、唐代吸收外来文化, 发展本国文化的成功事例,说明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性。他说:唐代的一些音乐 舞蹈形式就是从外族传过来的,用久了,也就成了中国的了。所以说外来文化经 过充分的中国化,是完全可以变成民族形式的。
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美育思想,必须创造和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
要创造民族风格就要勇于标新立异。毛泽东说:“艺术要有独创性,要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中国的艺术既不能越搞越古,也不能越搞越洋化,而应当 越搞越带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在这方面要不惜标新立异。我们学习古代,借鉴外 国,不能被古代和外国同化,而是要同化古代和外国。标新立异。”[3]这就是说 要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提倡创造,而不是照抄照搬。
艺术作品――作为美育的基本材料,它是艺术家个体精神的文化形式,而 个体精神是千差万别的。因而艺术风格也应是丰富多彩的。强调艺术的独创性, 就必须鼓励风格的多样性。毛泽东说:“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 式要多样化。”[3]他把“百花齐放”作为发展文艺的方针,就是为了鼓励不同艺术 风格的发展。不同的审美主体,其审美需要和爱好各不相同,只有创造出风格各 异的艺术品,才能满足不同审美主体的多样性需要,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艺术 的民族风格是一个成熟的民族艺术的典型表现,只有具备成熟的民族风格的艺术 品才能够跨越民族,走向世界,去参与世界文化的大交流。这就不仅仅是解决老 百姓喜闻乐见的基本美育条件,而且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力和自豪感,是美育的长 远之计。
3 毛泽东是崇高美的欣赏和创造者。他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之刚阳一派,他 的美学倾向影响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审美趣味,因而具有深刻的美育意义。
勇于斗争精神是毛泽东崇高美的一个重要表现。他崇尚与天奋斗,与地奋 斗,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他亲自树立的大庆人、大寨人以及革命战争年代的英 雄形象,正是作为楷模而塑造了一代人的灵魂。他把这些感性认识与马克思哲学 观点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的矛盾学说。他认为事物的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暂 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相互斗争则是绝对的。这种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正是他 勇于斗争精神的哲学基础。由矛盾统一转化为矛盾斗争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 本原因,自然界是如此,社会生活也是如此。在社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 经过艰苦的斗争才会出现。毛泽东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 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4](P390)一个文艺工作者, 从美育的角度要求他,就应当创造出“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 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5](P861)。热衷于现实社会的 矛盾斗争和努力创造反映这种矛盾斗争的作品,都是为着一个目标――创造一个 美好的社会。从审美心理来说,崇高美的体验,通常是通过主体的精神力量超越 因客体的强大带来的痛感,肯定主体的本质力量而产生审美愉悦。作用力越大, 反作用力也就越大,这是一切事物内部力量的运动规律。要表现人的崇高伟大,就应当把人放到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把人置于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矛 盾冲突当中,使人在与强大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较量中,战胜、超越这些强 大的力量,以此来表现人格力量的崇高。“无限风光在险峰”就极其典型地表现了 毛泽东对崇高美的体验。
毛泽东的崇高美还表现在他那种任意挥洒的自由精神上。他认为人的主观 意志在激情的鼓动下,能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能冲破重重阻力,创造奇迹。在他 的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艺术对于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并作用 于客观世界的力量。所以,他认为革命就是创造,就是打破陈规陋习,冲破本本 主义,要走自己的路。他多次讲寄希望于青年人,因为青年人最少保守,最有生 气,最富有创造精神。
由于种种复杂的主客观原因,毛泽东在后期的美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中出现 了一些失误。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文艺从属于政 治,要求文艺为党在一定时期中的革命任务服务。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当时的 文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建国之后,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 基本结束,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审 美情趣越来越丰富,再坚持文艺服从于政治的提法就不确切了。由于理论上的失 误给文艺工作造成了一些损失。60年代之后,阶级斗争扩大化,把文艺直接当成 阶级斗争的传声筒,政治宣传代替了艺术,政治教育代替了美育,艺术的个性被 扼杀,美育的娱乐意义被取消。1980年邓小平吸取这些教训指出:“不继续提文 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 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 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不能不考虑作品 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6](P255)这 是新时期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科学概括,是对毛泽东美育思想的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