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在新时代来临之际,在逐渐兴盛的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化的背景下,高校 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作出怎样的调整?如何将高校音乐教学与音乐文化产业发展 相联系?本文拟先介绍当下各地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继而探讨地方 音乐文化产业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音乐文化产业;
音乐与社会实践 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与培养音乐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文 化发展要求的音乐人才的责任,同时也是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因此,如何 在新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之下,在文化产业洪流发展的背景之下,将高校音乐教 育的优势发挥到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如何将音乐教育与音乐市场对接、 如何创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音乐教育音乐产业的有机融合。这将是 每一位高校音乐教育从业者需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
一、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作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部分,近年来音乐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在文化领域或 是经济领域中,所占比重与分量都在逐年增加,如此这般音乐产业的发展势头引 起了各界人士、学者的关注。音乐文化发展趋势的由来,一方面是中国音乐教育 发展本身已完成了阶段性的成果,并逐渐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与人们对文化 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加密不可分。不单单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杭 州、宁波、苏州等城市这些年在音乐文化发展上也得到显著的成果。这些城市积 极建立音乐厅、音乐会馆、组建交响乐队,从而发展自身的城市音乐文化。但是 就全国范围而言,目前依然有许多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首先,发展区域失衡。
从全国范围来看,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心依然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为主。
例如北京已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支柱型产业,朝着“创意产业之都”迈进;
上海也 将文化产业发展列为主要发展目标当中。近些年深圳、长沙、成都、南京、杭州、 宁波等城市也开始大力推动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大部分城市仍处于文化产业 发展的起步阶段。其次,人才储备不足。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自2000年之后才 逐渐发展而成的新兴领域。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虽已产生一批优秀的音乐文化产 业从业人员,但整体而言仍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情况。从对音乐文化产业政策的 制定、音乐文化产业具体发展内容的规划,再到市场经济中音乐文化产业的实际 操作与运行,均需要优秀的音乐专业学习者的参与。此外,音乐文化产业化的发 展,对音乐专业的学生们也提供了更多新的要求。与之相对应的,作为音乐输出的主要场所――高校,在音乐教学上也存在着与实际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需 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体现为:一是音乐系课程普遍公共类科目较多,交叉学 科课程较少。二是音乐专业类课程设置仍需改进。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即 兴伴奏、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歌曲作法都是从大三以后才开设。从时间安 排上看有些滞后,导致学生工作中动手实践能力差。三是课程考查重理论而轻实 践。因此,这也为音乐文化产业化趋势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高校与音乐相关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仍显不足。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其 实质是“音乐如何作用于社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方向、行业领域。因此, 与之相伴的是高校需要更多的与音乐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开创合作项目。将实践 带入高校,将高校的教学成果活用与实践之中,继而达到相互并进增长的最终目 标。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性 1.高校作为音乐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音乐文化产业意识学习的 “孵化器”。多项研究证明,音乐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孵化”出人的创意能力。学 生通过音乐教育,在提高视觉认知能力的同时,产生创造认识情感,并根据自己 的创意选择相应的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和方式加以表达,能够促进自身创造 力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的环境中,音乐教师开发以发展学生创 意为本的音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表达创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灵活运 用音乐的手段与方法解决普遍性问题,真正达到提高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的目标。
2.高校音乐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起搏器”。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 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 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的规划,以更好地促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3.改变思维的音乐教育是实现 创新国家目标的“助推器”。创新精神是决定所有国家在21世纪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21世纪的科技创新将奠基于文化的基础上,与高感性相结合的创意产业已成为许 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音乐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创新发展我国音乐 文化产业,也可大大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从这个方面说,改变思维的音乐教 育是加速实现创新国家目标的“助推器”。这一点不仅仅是在教学课程上改变、同 时对高校音乐教学的从业者――每一位音乐教师的也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自身要 积极地学习、不断地更新音乐知识、新的音乐文化思想,从而才能够带给学生最 新的、具有创新内容的音乐教育。每一个个体、群体在音乐教育问题上都应放弃旧的习惯性思维,转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进行思考。
三、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的相互促进 1.创新教学方法。一是汇集教学案例。高校应当汇集国内外通过音乐教学 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意、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听觉认知能力与创造力目标的教学 案例。这些案例在教学中可以突破以往程式化音乐教学的藩篱,取得音乐教学的 新进展。二是鼓励创新。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应注重营造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情境, 为学生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开拓研究领域。要从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角 度出发开拓学校音乐教育研究的新领域,突破以往单纯从音乐教育学角度出发进 行研究的局限,提供融艺术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脑科学等诸 多学科领域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教学研究方法。四是注重音乐实践。学校应积极为 学生提供能够参与实践的机会,为他们创造能够实现各自想法的平台。注重培养 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以及对实践的参与意识。2.培训创意师资。地方高校教师 创新精神的形成是从认识到行为的内化过程。培养创意师资要做到:一是采取社 会实践“育”。音乐实践可以丰富教师的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审美经验,使教师获 得对音乐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音乐教学素养。教师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 方式经常参与音乐活动,可以激发创意,充分了解音乐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
二是参与创新团队“激”。创新团队可以聚集有相同兴趣的爱好者,通过这种团队 的组成,使得其成员能够更好地沟通与协作。音乐教师参与这些团队,不仅可以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而且对于提高音乐分析能力、激发研究兴趣都有 很大帮助。三是立足本职岗位“炼”。大学可采取“课题式研究、项目式管理、台 账式督导、绩效式评价”方式强化音乐教师的本职管理,促进他们自我负重、加 压创新。教师可主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开发相关教材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潜 能,增长才智。四是选送人才外出“学”。选送优秀的音乐教学师资到开展文化创 意课程好的高校学习,使其广泛接触到更多专业学科知识和音乐前沿学术大师, 这对于他们焕发创新意识、积蓄创意才能、创造创意作品、产生经济效益都有现 实的意义。3.开设创意课程。音乐课程的设置要科学合理,才能满足学生创新能 力培养的需求,实践中要做到“四措并行”:一是开发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音乐 课程资源,设立音乐与营销、管理方向和创新方向等多学科交叉的选修课。通过 音乐选修课的开设,破解创意过程,尝试解决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二是选定 一些通过音乐教育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培训,以培养大学生 既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又具有创新能力和鲜明的个性。三是举办系列专题讲 座,教育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 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创造出新颖独特的音乐类产品。四是组织创意大赛,如举办歌曲创作、即兴伴奏等比赛。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不 仅可以培养学习兴趣,体会专业价值,找到学习动力,还能增强创新意识,有利 于打造“创意校园”。4.强化校企合作。企业教育在音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 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学生到企业实习期间,可以了解企业的技术、 理念、规范和运行,有利于商务思维的形成。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积极探 索构建一个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校企互动的和谐而富有新时代特征 的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新模式,让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专业文化有效融通,更 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高校要将一些企业纳入音乐创新人才培养的定点实 习单位,为学生实习实训建立起更多更好的平台。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前到企业实 习实训,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接地气” 创造出符合企业及社会的音乐产品。二是高校可以根据地区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 实际情况、持续更新并制定符合当地音乐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教育方案,以此 培养适合当地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四、以高校音乐教育为媒介沟通传统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的联系 在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背景下,高校不仅仅在音乐教学的课程内容、 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上进行调整,除此之外为发展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的特点、以 及弘扬各地区、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还应当以高校为媒介沟通传统音乐文 化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的联系。例如河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古代音乐历史,丰富 的音乐遗产与多彩的民间音乐。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我们意 识到必须要靠当代先进的技术、方法以及新的理念。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如何 与地方音乐机构的合作、与更高一层艺术院校的合作、与地方音乐企业的合作, 这些都是值得去探索与实践的路径。高校的音乐教育,一方面是对传统音乐文化 在抢救、保存、传承上提供音乐技术、理论上的支持,将优秀的传统音乐请进校 园、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进行传承。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音乐、发展个人音乐个 性,以及培养音乐实践能力的场所。作为沟通传统与现代、沟通学生与社会的媒 介,如何在其中发挥高校最大的作用?笔者认为,首先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要以 立足地区传统文化为根基,积极引领学生学习地方文化传统、弘扬传承地区的优 秀音乐文化。另一方面,积极与当地音乐文化机构、音乐企业相合作,特别是联 合师生、民间艺人、相关音乐企业、机构,将传统音乐文化以“音乐节”、“音乐 周”、“文化汇演”等形式在音乐文化产业的领域中进行实践。通过这样的实践,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既学习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加强了音乐实践 能力的培养。而对于传统音乐文化、以及非遗的传承人而言,既能够让更多的人 了解、认识到传统音乐剧种、曲目,又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继而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提供保障。因此,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要要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化相 辅相成、更进一步、更紧密的联系,从而互相促进、相互更好地发展。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学校要了解社会的需求、了解企业的需求,包 括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需求。不可闭门造车,而是切实地考察、观察音乐文化 的实际发展动向,调整高校音乐教学的具体方案措施。而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从 业者,每一位音乐教师,也应该保持对音乐发展的密切关注,自身要不断地汲取、 学习,同时转换到课堂中,将最新的音乐知识、最新的音乐思想带给学生。音乐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这个行业本身的发展,同时还带来一种新的思想与理念, 那就是如何将音乐与社会有机融合,如何将艺术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近些年来, 一直呈饱和状态的音乐就业市场,也将在“新思路”的引领下得到新的拓展。我们 应该意识到,从更加宽广的角度来看待音乐的发展,以及探索音乐艺术在社会、 人们的生活中更多实践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