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探讨的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探讨的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探讨的论文篇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长期以来人们虽然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不断追求升学教育, 但忽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沉痛的教训终于引 起家长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被放在空前位置。作者结合多年教学 管理经验就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 现状 成因 对策 工作以来,我长期担任班主任和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工作,发现人们 在追求升学的同时忽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要 扭转这种局面,教育者更应担负起重要的责任。早在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就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指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福利的完整状态而 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指出健康包括三个要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能力。该组织强调:“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国力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 技的竞争就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因此,素质教育就成了当代教育的主流。素质又 包括身体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素质与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又是素 质结构中的核心部分,由此我们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素质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 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社会要求相适 应的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素 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当今社会不同往昔,竞争激烈,生活节奏日趋加快,这就要求青少年 学生必须具有健全、健康的心理素质。现在绝大多数青少年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 的磨炼,“艰苦”一词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遥远和陌生,他们更缺乏对社会、家庭 的责任感,又处于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之中,使之心理成熟的发展越发滞后,随 之而来的是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一系列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诸如情绪多变、 意志薄弱、依赖性强、自控力差、缺乏合作意识等。种种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均普遍存在较大比率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社会竞争、学习竞争的压力下某些学 生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不正常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仅靠学校的 德、智、体、美、劳教育是收效甚微的,而应该让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并重,进而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21世纪青少年处于改革发展和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自主意识强, 思想敏锐,行为大胆、果断,打扮新潮入时,不拘一格,但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 少年同时受到的心理困扰是十分明显的,心理矛盾非常突出。近年来,通过调查 分析,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其 存在的不利因素,直接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类。
(一)厌学问题。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学习与厌学问题占青少年 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
1.学习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待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 力越来越大,这种情绪的循环往复,使得他们对学习既无奈又恐惧。
2.厌学是目前青少年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学习差的同学 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尤其遇到别人考试作弊,老师又 对自己不理解,从而使这些所谓好学生也不想努力上进。
(二)人际关系问题。这是青少年反映最多的问题,事实上,青少年所 接触或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无非就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母子女关系,而这 些简单的人际关系却因青少年心理的不成熟而像大山一样压在他们的心头。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 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困惑和烦恼,青年男女学生正常的学习、生 活、交流,被老师苛刻地指责,严重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导致对教师的反感对立, 而有的学生在老师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上,认为老师“嫌贫爱富”轻视自己,处理 不公正,老师是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
2.与同学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 而苦恼,好朋友对自己的不信任,认为朋友不能两肋插刀,而怀疑友谊的不真诚, 使他们内心十分苦恼,不知怎样才能消除朋友的误会,内心十分孤独寂寞,看着朋友减少,不知怎样去做,从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3.与父母的关系,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与沟通,或 家庭不和给子女造成心灵伤害,有的孩子经常和父母吵闹,看到父母疲倦的面容 觉得父母可怜,每天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却不知该如何向父母说,而父母 的吵架,使家庭整日笼罩在硝烟中,使他们不愿待在家里,整天就想往外跑,心 里烦闷至极,觉得人活着没意思。父母的不良行为,给子女带来不安全感,从而 对父母厌恶、鄙视,给青少年造成更深的内心创伤。
(三)情感类问题。青少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 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他们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好奇 与向往,当然也许伴随出现许多情感困惑,如单恋的兴奋、单恋的烦恼、失恋的 沮丧等。
三、相应的对策 青少年的情感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面对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状况,心 理教育工作者应明确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从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 体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 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开设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解问题解答。明确认 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使青少年通过有效途径认识 自己,了解别人,学习与人交往的社会技巧。还可有效使青少年转移情绪,发泄 痛苦,发泄愤怒而防患于未然。
(二)现在的青少年自制力不成熟,许多心理障碍的表现与不良行为习 惯有关,对他们进行心理调节时,首先要注意日常行为的训练,帮助其改正不良 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师、家长都要注意自身形象,增强孩子的信任感,教师的教育 方法、人格特点、心理状况对学生起到了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作用。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塑造青少年优良个性品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社会 上、学校里、家庭中发生的许多青少年犯罪、犯法、自杀、自谑的现象,为我们 亮起黄色信号,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担负起来,不仅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层次上,而应赶快行动起来,尝试不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青少年心理健康探讨的论文篇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探讨》 摘要:青少年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对其 人格的健全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时代是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此时的中学 生既有别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顽童,在身体形态和心理上均发生一系列的“质 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是一个不断碰撞而又不断调试的过程, 其心理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困扰,滋生各种心理问题。
1我国中学生健康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都不 断提高,这使得我国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得到了保障,但是,社会的快 速转型,却带来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某教育科学研究所对500名学生心 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有49.6%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 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这表明,我国中学生的 心理不健康状况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解决这些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成为 当务之急。
2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分析 2.1自我差异与心理健康 所谓自我差异一般指自我各成分的不统一,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指出,自我差异包括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和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的差异两个 类型。中学阶段是学生自己的特长、能力、和社会接受性等发展的关键阶段,中 学生个体对于自身各方面的认识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外界环 境的复杂性,中学生对自身的定位并不明确,对自身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导致了 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或自负的心理,在心理 上造成困扰,进而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2.2认知差异与心理健康 中学生的成长阶段正处于我国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化的社会高速发 展的阶段,电视、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媒介高度发达,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 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对社会的感悟都与父母或老师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 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他们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一定的不稳定性,在面临问 题时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而目前高考压力的存在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 家庭或学校把注意力都放在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导致了对学生评价的单一性, 成绩代表一切的观念在家长或老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而刚刚接触社会的中学生, 对于一切事物都有着新鲜感,他们追求新奇、刺激,对社会的认识是多元的。这 就造成了中学生与老师或家长认知的差异。产生认知差异是客观的,它受时代和 社会环境的影响,只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这种差异是不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但是 一些中学生与父母、老师以及同学都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随着年 龄的增长,表现得更加突出,很多中学生普遍为此感到压抑、苦闷。由于求助无 门,只好自己默默地忍受,加重了自身的心理负荷。
2.3个性差异与心理健康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 的带有一定倾向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气质、性格和能力。气质类型分为四种, 即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和多血质,不同的气质类型,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 其行为方式也千差万别,如胆汁质的人待人热情,但情绪波动大,易于冲动,对 于别人的意见,不善于接受。粘液质的人为人稳重,但其情绪不太外露使人有冷 漠之感等。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由于中学生社会经验较少,与不同气质的人交 往,在心理上可能一时之间无法适应,从而产生交往的障碍,而导致心理问题。
气质与人的成功没有大的关系,但它对工作的效率有有关。与气质类型不同,性 格有好坏之分。良好的性格如开朗、诚实、善良会有利于增强人际之间的吸引力, 反之不良的性格如自私、猜疑、虚伪等,会给人际交往带来困扰。由于目前的中 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且多数父母过于溺爱,这导致了一些中学生自私自利,多疑,给身心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但性格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性格是 可以改变的。
3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3.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降低自我差异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 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 转变学生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 授人体生理、心理卫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引导他们客观正确评 价自己,克服自卑与自负,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来促进其心理健康。同时, 还要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对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提供调适 方法,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防止产生偏差心理。
3.2加强沟通,避免由认知差异而导致心理问题 在学校老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建 立起一种尊重、真诚、理解的关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认识学生的观念 和行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彼此间 的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激起学生的自信和积极进取、顽 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回,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不断地去进行自我完善,从根本上消除猜疑和狭隘等不良的心理。同时,要加强 家长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家教方法的培训,指导家长学会聆听、欣赏、激励、宽容、 尊重和信任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 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3.3创设良好的育人情境,塑造完美人格 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维护中学生心理健 康的对策方面也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工作中, 积极培育社会文化环境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文化影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良 好的社会文化是中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有利因素。因此,学校、家庭、社区以及 传媒部门应该协同合作,优化信息网络,加大音像市场监管力度,查处传播淫秽、 色情、暴力游戏制品等,共同努力为中学生营造一个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 环境。同时,各部门也要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3.4鼓励运动和营养疗等法 注意参加户外运动或文体活动;可以做各种保健操;可做自我穴位按摩, 如:风池、太阳、合谷和内关穴等;平衡饮食,控制总热量,保证每人每日摄人 充足的新鲜水果及蔬菜。
总而言之,中学生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对于整个社会的发 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中学生不断产生的心理问题,要求我们要寻求更加有效的办 法,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