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规划设计思路|绿色生态城区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工作会议之中也有借助自然力量进行排水的要求。建设基于自然环境的海绵城市,目的是为了能够达到将城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影响降到最低,通过对水循环的合理规划来确保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目前,绿色建筑的建造率以及生态城区规划设计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合理性和先进性的重要评价标准。绿色生态城区从空间的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以及产业配置等方面,以符合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作为建设的要求。

在城市规划中引入绿色化的设计理念,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的主要技术形式,逐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从而显示出其新型城市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原则优势。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1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内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并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海绵城市重要理念,优化城市水生态环境,为水资源储纳、整合、协调、统筹再利用等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改善民生,服务民生。

2 规划背景分析

2.1 传统给排水规划的束缚

在传统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中,都是以自来水取水、管网供水排水、雨水收集与污水处理厂等为主要途径,没有对给排水系统的节水功能、海绵城市建设及水循环再利用等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这种局面,城市规划局限性很大,与生态城市大规模建设相互背离,所以,我们在实施城市规划中,应以节约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前提,并对其进行充分补充与改良。

2.2 城市排水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发展,不透水下垫面的范围逐渐扩大,雨水流经量也会进一步随之增加。在峰值流量提升的情况下,峰值出现时间将会进一步缩短,因此暴雨条件下雨水实际流经量比较容易发生在城区之中,造成城市内涝等问题。当雨水下落至城市中不同区域,如屋顶以及道路等存在不透水下垫面的位置时,则会伴随附着灰尘、泥土、油脂等物质,使城市排水系统阻塞,若未能够妥善处理不仅产生径流面源污染等问题,也会导致湖泊等水体受到污染。城市中的连片区域下存在大量的不透水下垫面,缺少自然吸收保蓄方面的能力,这也将会进一步造成土壤以及植被蒸发形成的水分补给不足,进而可能引起干岛效应。

2.3 绿色生态城区发展需求

在我国近几年大力发展城市建设的进程中,绿色建筑已成必然趋势,发展绿色生态城市要以生态理念为主旨,紧跟城市总规划思路,本着以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城市原则,严格依照城市发展空间布局、道路与基础配套设施等内容,将绿色理念渗透到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不断促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大力普及与广泛推广。

2.4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意义

从生态角度而言,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具有显著的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归结起来主要是因为海绵城市建设一方面能有效缓解城市降雨洪水危害,降低市政基础设施排水压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净化处理收集到的雨水资源,实现回收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 绿色城区海绵城市的设计思路

3.1 绿色生态城区功能的分区

在设计初期,应当先对功能区的划分有初步的判断。比如划定每个功能区的占地面积,以及各功能区的组合方式等。

3.2 绿色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思路

①规划程序 想要最大程度保证规划品质,就应当有科学的规划流程。首先对场地面积要有初步评估,对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排水模式等基本情况有大概了解,从而为后期的城市建设规划打下基础;另外是在绿色生态区要对雨水排水流域进行确定,每个城区的流域特点各不相同,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海绵城市的规划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尤为重要,应当对其具体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使最终的规划更为合理;最后是在各流域指标的基础上做规划,针对经流域水和无污染物区域要做合理把控。②规划要点 第一,在规划中首先要注重保护水生态的敏感区,可以将其按照天然海绵体的原理进行设计,在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水生态敏感区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做好沟渠和湿地的管理工作,将其规划为限建区,对其进行特别保护,同时还应当考虑到城市雨水灌溉系统及自身水体能够各自发挥功能,使二者合理结合,以免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第二,要按照集约式的开发模式进行,基于该模式下,对城市的生态空间布局更为关注,从而提升了城市空间使用的合理性,以免造成空间混乱的情况;第三,在城区建设上要注意使用相应的方式来确保城区的基本透水面积。在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中,大面积硬化会影响雨水渗透,所以,要对绿地率、铺装率以及透水率进行合理设计,从而确保有足够的雨水渗透能力,防止出现内涝情况。

第四,针对城区内部的地表流经要做出有效控制。在对城区雨水排水去进行设计时,要在城市竖向分区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城区中使用功能良好的自然径流通道,修复受到自然环境影响而损坏的径流通道,对城区地表径流做出科学设计。

3.3 选择技术设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对城市建设模式的应用模式进行合理选择。每个城市都有各自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上的特征,所以,对于不同的城市,其建设需求也不尽相同。在实际的建设规划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特征,确定适当的应用模式,比如如果是熔岩地质的城市,那么其渗透性好,所以,在雨水渗透模式需要应用到城市的海绵建设中,既可以避免内涝,也可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②注重单项技术设施应用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在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洁污净化技术、调节技术、渗透技术等都是常用的基础性技术,每一种技术够有各种不同功能,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在具体技术的选择上,要结合具体的需求进行慎重考虑,选择还应当与各项技术的功能结合起来,使每项技术和功能都可以发挥较大作用。

结束语

海绵城市建设的最大作用就是在绿色生态城区规划中起到调节内涝的效果,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地利用。对于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思路,应当考虑到不同区域的不同地质特征以及气候特征等,并基于各区域的大致特点做出全面评估,在确定好雨水排水流域之后,将各个规划指标值进行判定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之路上,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的建设将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岚,章敏 .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策略探析 [J]. 城市建筑,2016,15(9):33.

[2] 杨涛,李昭,刘文亮 . 浅析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 [J]. 建筑建材装饰,2017,11(8):300.

[3] 梁伟斌,李儒华 . 绿色生态理念下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及设计要点分析 [J]. 魅力中国,2017,27(3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