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下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传播学下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交往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看来,交往体现 了人类总体活动的关系性。这个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相 对应的物质交往;一是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尤其是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互动理论有着紧密相关性。互动 是人类传播的本质特征,没有互动,就没有传播,就没有社会。这为我们从传播 学视阈研究新疆高校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出发点。
一、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共通意义空间 人类通过象征性社会互动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社会互动的过程就是交往 交流交融的过程,就是彼此意义分享和交换的过程,也是相互达成共识的过程。
然而在传播过程中要“达到意义交换,交换双方必须要有共通意义空间的存在。” ①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互动传播得以成立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 或传而不通,或招来误解”②;
二是“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③。由于受到语言、文字、地域等多样化条件限制,每个个体或者民族的意义空 间不会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共通意义空间(如下图所示)的存在,使得个体或者 每个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可能。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屈 辱史。中国近百年历史也是中国寻求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史。在寻求民族解放和 独立过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向自觉的转变。但是,作为民族实体,中华 民族的形成经历了几千年过程。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 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 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④经过几千年的“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各民族单位的共通意义空间不断拓 展,逐步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首先,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格局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离不开对汉字符号及其意义的理解、掌握 和使用。中华民族家园“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北到广漠,东 南是海,西南是山……形成一个地理单元。这个地区在古代居民的概念里是人类 得以生息的、唯一的一块土地”⑤,就是这块土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的物理 空间。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经济、政治等往来需要促使了先 秦各民族之间文字符号借用和兼用现象出现。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从秦 汉到明清各民族语言符号互学已经成为一种实际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汉 语言间的影响已从词汇层面扩展到语音、语法层面”。⑥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语言符号相互借用是非常普遍的。“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并不具备 精确的表音功能,这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 一的交际作用”,⑦汉字符号以其独特优势被各民族所共同理解、掌握和使用。
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需要,作为中国56个民族共同财富的汉字符号“就担 负起承载中华文化的重任,几千年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尽管饱经沧桑,却能 同舟共济,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不朽篇章”。⑧在共通意义空间建构方面,文 字符号的统一是各民族得以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其次,在中华民族多元一 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华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体一致的生活经验,进而形成了统 一的文化背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的统一体”⑨,与中华民族多 元一体格局相伴而生,又与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存空间紧密相连。中华民族所依托 的生存空间西部是帕米尔高原、西南是青藏高原、北面是广漠、东南是大海。这 样的生存空间使得中华民族很难受到外部影响,在“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 构完整的体系”⑩内自成独立的地理单元。这个地理单元南北和东西跨度较大, 造就了农业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和狩猎文化等多元区域性文化。中国各民 族在相对独立而内部自成体系的生存空间里就可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 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共通意义空间不断扩大, 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是中国各民族生活经验分 享的结果,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第三,统一的文字符号与共享的社会 经验和交融的中华文化之间互为因果。文字符号不仅承载文化,更是思想交流的 工具。在共同生活的家园里,有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文字符号,还使用其 他民族文字符号。汉族主要使用汉字符号,有时也会使用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符 号。文字符号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 形成。同时,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促进各民族之间互 相借用彼此文字符号,从而促进了文字符号的统一。文字符号统一和多元一体的 中华文化的形成是各民族生活交往交流交融所决定的,也是各民族经济、政治、 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所决定的,更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所决定 的。
二、交往交流交融的途径:建构互动空间 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交往交流交融有助 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由于语言文字的使用、宗教信仰等因素,新 疆少数民族人口存在高度集中现象。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人口的分布 格局为“以天山为界,南疆以维吾尔族聚居为主,北疆以汉族聚居为主;
哈萨克 族主要聚居于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的边境县市”。根据杨振等学者对2000~2010年新疆人口分布 调查,维吾尔族人口高度集中于南疆三地州的县域,哈萨克族人口高度集中在新 疆北部。维吾尔族人口和哈萨克族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连片;
汉族人口与回 族人口则是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与北疆西部地区高度集中,汉族人口与回族人口集 中程度低于维吾尔族人口和哈萨克族人口分布,呈现出不连续的分布状态,分散 分布较为明显。新疆各民族这种集中现象导致 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在物理空间上的隔离,进而导致文化空间隔离、心理空 间隔离,不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这种空间隔离容易造成信息闭塞, 从而被疆内外暴恐分子利用。疆内外恐怖分子利用暴恐活动和歪曲社会事件造成 各民族之间的心理隔离、社会隔离和空间隔离。空间的隔离不利于共通意义空间 的建构,不利于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因此,建构互动空间是促进交往交流 交融的有效途径,也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通过“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 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为新疆各民族群众 创造你来我往,我来你往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和共享的社会条件。生活在 共同社区的各民族群众可以协同做事,相互学习,共同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实现 共同分享新疆稳定团结的幸福生活和“一带一路”发展的成果。幼儿园、中小学及 高校实施民汉合校、民汉合班、民汉合宿等形式,让各族青少年从小到大都一起 玩、一起学、一起生活、一起成长。通过建构互动空间,实现各民族群众之间的 互动交流,实现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和相互认同。
三、交往交流交融的目的 五个认同交往交流是一种社会互动的传播过程,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 神层面的。其主要功能在于扩大交往交流双方共通意义空间,加深彼此的认知和 理解。而交融“则是指不同的民族通过相互间的长期相处,在语言文字、风俗习 惯、民族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取长补短,民族交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加 强,是一个各民族间相互接近并彼此认同的稳定状态和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各民族之间在互动中实现统一 的社会自我的过程,也是个人社会化过程。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个体自然会积极主 动地作用于社会,参与到保障社会秩序和社会整合的社会协作关系中去。通过建 构互动空间,让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符号成为一种现实需要,成为分享 社会经验和文化的需要,从而夯实共通意义空间建构过程中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 础。通过建构互动空间,各民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和共享过程中加 深彼此了解和理解,加深彼此感情,缩短彼此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实现各民族自我认同和相互认同。各民族的“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认同就没有 团结;
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木”。
各民族自我认同和相互认同有助于增强各民 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从而有助于巩固民族团结的成果,有助于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作者:王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