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外交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外交现状的形势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外交现状的形势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外交现状的形势论文 中国外交的形势论文篇一:《构建和谐世界,创新中国外交》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对外交往的持续扩大,中国 与世界的联系空前紧密,中国的外交也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从“和谐社会” 到“和谐世界”,中国将“和谐”从内政延伸到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 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国外交 [作者简介]唐萱萱,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国际关系专业2006 级硕士研究生,湖南湘潭411105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 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

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 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 政延伸到外交。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 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 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 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重要外部条件。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 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和 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领导人对自身执政能力如何提高的深刻认识,是如 何治理内政和承担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责任的深度思考。而“和谐世界” 理论的提出,是国内执政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领导人对国际事务 冷静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度探索。

二、中国新外交的表现 (一)推广“国际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所追求的发展是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不是富者愈富、贫 者愈贫,南北差距越来越大。反观现实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困难很 多,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国际社会不和谐表现 明显加强,造成国际社会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发展不平衡、不迅速、不和谐。

因此,国际上同样需要一个和谐社会。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倡导建立 “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 年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上中国公开承诺:中国决定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 的39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将进一步扩大对重债务国和最不发达 国家的援助规模;将在今后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及优惠出 口买方信贷,用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在今后3年内增加对发展 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相关援助;将在今后3年内为发展中国家培养3万名各类 人才。中国的庄严承诺,充分体现了泱泱大国的风范和对世界和谐发展的杰出贡 献。

(二)打外交“文化”牌,增强国家“软实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指望以某一种文明来实现对全球的良好治 理,也不能把自己的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其他国家, 企图建立某一价值观主导世界的做法是错误的。要保持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模式 的多样化,才能促使全世界和平、和谐地发展。

“和谐世界”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于不同文明之间兼容并蓄、和 谐进步的深刻理解。一个和谐世界需要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与文明多样性有 着等号关系。开展文化外交,有助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概念是美国著 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他认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

近年来,中国在积极实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也积极实施文化 “走出去”战略,中国将文化外交摆在了一个突出地位,传统文化成为中国“软实 力”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赢得了世界的瞩目。

随着文化作用的不断加强,中国和法国之间有了文化年,中国和俄罗 斯之间也已开展类似活动,中国不久前在美国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外交活动。

中国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孔子学院。这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促进了中国的“和 谐世界”理念,也对改善中国国际舆论环境大有裨益。中国文化外交的作用不仅 为贯彻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营造了良好氛围,在发展双边关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 推动作用。

(三)实现外交新思维――民本外交 建设和谐社会,其核心之一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最大限度 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民本外交”最大的特点就是本着“以民 为本”的精神,使中国外交具备一种民意的广度、民主的厚度。前任外长李肇星 曾强调,中国外交要“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在国际上为维护我国法人 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多做实事”。

中国“民本外交”思想的确立,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提升国内民众的各 项利益:第一是通过大国外交来树立民族尊严,使得海外华人地位提升;第二是 利用全球一体化机制下的分工方式,促进本身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国内创造可观 外汇;第三是针对领土与主权纠纷问题,采取和平原则加以解决,不致影响国内 民众的工作生活环境。

近年来,由于全球安全形势恶化和地区冲突加剧,各种国际政治经济 矛盾加深,尤其是恐怖主义威胁蔓延,中国人在以色列、伊拉克、阿富汗、非洲 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总体安全环境恶化。随着恐怖组织袭击对象的扩大,在 海外的中国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打击的目标。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保障问题在政 府、媒体、社会等各个层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04年开始,中国 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利益,外交部门在继续高度重视外交大事的 同时,也越来越关心一些事关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的“小事”,从莫斯科友谊大 学火灾导致中国留学生伤亡、英国海滩中国非法移民遇难、中国工人在苏丹和伊 拉克被绑架到赵燕在美被殴等众多事件中,中国政府牵挂公民的生命安全与海外权益,动用外交资源保护中国普通公民。

中国外交开始呈现浓重的“外交为民”色彩, “民本外交”的新外交观得到了强化。这无疑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外交内涵的新扩展。

三、中国新外交的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世界”理念提出后,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构建 和谐世界是否能达到”。“和谐世界理念是否过多带有理想主义倾向”。建设和谐 世界的理念是个新生事物,是在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观,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理 想。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富有生命力的,是针对当前不和谐的世界发出的真诚正当 的呼声,是具有针对性的外交新思维,其主张并不是空想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 方面去理解和看待“和谐世界”的可行性问题。

(一)各国利益交融、相互依存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前提 冷战后大国关系的变化为人类带来新的机遇,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使各国在政治、经济上相互依存加深,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 日益密不可分,特别在人类全球性问题的治理上各国互动逐渐加强。相互依存论 的两位大师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就指出,相互依存不仅是国际社会的一个普 遍趋势,而且还是当代世界政治的一个本质特征。

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禽流感病菌的传染不分国界,印度洋 海啸夺去了不同肤色的人的生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 严重冲击,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感受到世界的状况与发展,已经深刻地影 响着所有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和前途。

中国提出“和谐世界”,是舒缓世界紧张、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 展的新构想和新尝试。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一致,也与时代发展的潮流相 一致,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二)国际机制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基础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无法脱离国际环 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孤立前进。在一个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国际机制,世界就难享太平,也就更谈不上和谐世界的形成与维持。

现行国际秩序的主体已存在60余年,《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 则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和遵守;在经贸领域,以相互开 放取代彼此封闭,努力建立开放、公平、规范的多边贸易体制,实现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在金融领域,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健康有序的贸 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在环境能源领域,制定一系列的合作与制约机制, 不断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在国际组织领域,联合国、世贸组 织、核不扩散机制等国际机制为抑制战争、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欧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性合作机制为维护区域安全 与发展作出贡献。所有这些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合理及不断完善的国际机制下,以对 话合作化解分歧、解决争端,以互利互惠促进世界和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合作 共赢取代“零和”游戏,“和谐世界”所提出的理念都有可执行的可能。

(三)实现“和谐世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从提出“和谐世界”的倡议‘,到实现 “和谐世界”,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需要若干代人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尽管构建 一个和谐世界的过程是长期的和艰难的,但中国对“和谐世界”的国际性推广,受 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赞赏,只要通过中国自身不断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共 同努力,总有达到目标的一天。从这点来看,“和谐世界”就不是空想,而是有积 极的现实意义的。

建设“和谐世界”,一是要强调国际关系民主化,针对美国单边主义和 霸权主义,中国主张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主张国际争端通过政治对话和外交谈判来解决,主张维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 国家的利益,最大程度发挥其在构筑和谐世界过程中的作用。二是要建立公正合 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要从制度上保障联合国等一些国际组织的民主化程度, 要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国、弱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权利,要解决各国在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问题。

从以上两点的表述我们看到,中国倡导构建“和谐世界”,不是说现在 就可以马上建立一个和谐世界,而是呈现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同时也给自己制 定一个为之实现的目标,所有这些都需要各国和各种政治力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付出共同努力。只有实现观念的突破,加深理解与支持,才会建立为各国 所共同认可的国家行为的共同规范,直至最终实现这一理想境界。

无论怎样评价,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已经为中国的外交 理念树立了一个新的理论丰碑。建设和谐世界,可以构成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 要力量之一。“和谐世界”的理念作为一种充满着民主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 的世界发展观,也将对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产生重大的积极 影响。

中国外交的形势论文篇二:《中国外交中的地方因素》 摘要:全球化论者认为,民族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球化时代日益被 削弱,原本属于国家的权力发生了多向度的失散,通过向上和向下移交权威,中 央外交正在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当代外交中,“分层”现象日益突出。

中国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中央政府的“分权”使得地方政府不但获得了利益 目标,而且也拥有了地方资源配置控制权,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城市 在参与对外事务中可以获得国际利益,也对中央外交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在中国现行外交政策中实现中央与地方“共赢”的可能性。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全球化 地方政府 一、当代外交的分层现象 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认为,全球化使民族国家是否继续有用成 为问题。他认为,原本属于国家的权力发生了多向度的失散,通过向上和向下移 交权威,民族国家或许可能更好地应付未来的变化。部分权力向上转移到各种国 际组织,国家在有些方面的决策转移到国际组织,政策由有关国家共同来制定。

这里最典型的例子要数欧盟,欧盟委员会在某些方面甚至具有对成员国排他的权 力,其他如世贸组织等对国际贸易争端也具有一定裁决权;国家的部分权力向下 则转移到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在社会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变化越来越快的今 天,许多决策需要有第一手的资料做基础,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因此地方政 府在许多方面比中央政府具有更大的优势。[1] 英国考文垂大学的白里安豪京(Brain Hocking)在1993年出版了一本名 为《将外交政策地方化:次国家政府和多层外交》的专著中,首次提出多层外交 论(multi-layered diplomacy)这一概念。他认为,首先,作为一国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次国家政府不可能是一个完全自主的国际行为体,不能简单地将它与跨国公 司等非国家行为体等同起来。关键不在于新的次国家国际行为者的出现,而在于 将国际和国内政治加以区分的传统界限变得模糊。在国内政治的国际化和国际政 治的国内化的双重趋势影响下,公民社会、地方政治、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日益 结合为一个多层政治舞台,任何一个行为者要想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都必须在 地方、全国和国际的层面上同时展开活动,才能获得成功。其次,豪京认为,必 须承认外交政策过程的复杂性,即政策过程将因问题领域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 点,并且各行为者的角色和影响在政策制定的不同阶段也将有差别。第三,“多 层博弈”催生了新的“多层外交”,其中,不光行为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会增加无数 新的类别,而且这种新的互动网络也会为发展新的外交战略提供众多的可能性。

[2] 与此同时,一些专门研究欧洲一体化的学者,如加里马克斯和里斯贝 特胡戈等人则从欧洲一体化的经验出发提出了多层治理论(multi-layered governance)。[3]比较两种理论,虽然名称不同,但两者的假设和分析方法都极其 近似。[4] 与豪京一样,马克斯和胡戈等学者讨论了权威从中央政府向上即向超 国家(supranational)层面、向下即向次国家(sub-national)层面、向侧面即向公共和 私人的网络分散的现象和趋势,认为这种权力分散比一切权力都被集中控制在中 央政府会更有效,而且都认为这种权力分散应该是多层面的,因为需要解决的问 题和相关政策至少在领土意义上也是多层面的:有全球层面的,也有各级地方层 面的。他们认为,欧盟决策的提出和贯彻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了影响:在政 策提出阶段,作为地方政府代言人的欧盟地区委员会和单个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化 的或非制度化的渠道试图对欧盟议程的确定、政策的提出施加影响;在贯彻落实 阶段,地方政府,特别是那些联邦制国家的地方政府,起了更为显著的作用。[5] 豪京将外交分为两类:国际外交,即中央政府的国际外交和地方政府 的国际外交;国内外交,即中央政府和本国地方政府之间的谈判交涉。他认为,“成 功的对外政策需要国内外交,而且成功的国内外交更依赖于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 互动。”[6] 事实上,豪京“多层外交论”的提出并非首创,其他学者或政治领袖包 括我国政治家周恩来总理都曾论述过,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和理论内涵的差 别,豪京的理论更能反映当代世界的现实。

二、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关系 中央政府是一个活动范围遍及全国的行政机关,具体是指在全国范围 内总揽国家政务的机关和负责国家各部门管理的机关。前者如内阁、政务院、国务院、部长会议、联邦执行委员会等;后者则包括各个部、省(多数国家称“部”, 个别国家如日本称“省”)等。[7] 对于各个国家来说,中央政府在整个国家管理结 构体系中处于最高、最核心的层级和地位,掌握着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权力,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地方政府则是一定规模的国家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按照 行政建制建立起来的行政机关,它有权决定和管理一个较小地区的公共政治。地 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联合,实行分级管理,共同形成了完整的国家机构。

博弈关系是普遍存在于国际和国内政治中的现象,凡是具有竞争或对 抗性质的行为均称为博弈行为。在这类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具有不同 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 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国家主体与地方政府之 间也存在“博弈”,虽然二者处于相互补充关系,地方政府从属于国家主体,但两 种权力之间仍存在相互制衡的关系。在这种互相制约、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可以 根据不同情况分为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和无变化的关系。

零和博弈,意思是双方博弈,一方得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损失,一方 得益多少,另一方就损失多少。之所以称为“零和”,是因为将胜负双方的“得”与 “失”相加,总数为零。零和博弈属于非合作博弈,其中博弈双方是没有合作机会 的。在零和博弈中,各博弈方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既无法 实现集体的最大利益,也无法实现个体的最大利益。除非在各博弈方中存在可信 的承诺或可执行的惩罚作保证,否则各博弈方就难以进行合作。如“分离外交”[8] 论者认为,前苏联与前南斯拉夫的解体是当代民族分离主义导致国家解体的两个 典型事例。在当代,随着民族主义的发展,分离主义逐渐有与极端主义、恐怖主 义结合的趋势,不仅成为恐怖主义活动的根源,而且成为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特 征,日益危害到国家的整体利益。而西班牙的巴斯克运动,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 问题以及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则是个别民族或非主体民族对国家所表现出的离 心倾向。

非零和博弈,是指双方在博弈中都有所增益。在这种关系中,国家主 体与地方政府追求的价值与利益是相互并存的,在国家面临安全保障、统一独立 , 以及维持统治等方面的危机时,地方政府不是追求与国家主体不同的价值与利益, 而是寻求作为对国家主体的一种补充。国家并不否定和反对地方政府的存在,反 而会积极地接受和承认地方政府的权利与利益。因此,二者之间形成了共存与对 称的权力关系,权力的转移也成为一种非零和博弈的关系。非国家主体从属于国 家是指前者所追求的价值与利益都从属于和受制于后者。这些非国家主体只发挥支持国家价值与利益的御用团体的作用,几乎放弃制约、反对和影响国家行为的 努力,基本不发生权力的转移。[9] 这种博弈关系普遍存在于当今各国中央与地 方关系中。可见,基于非零和博弈关系上的中央与地方“共赢”的对外政策是可能 的。

三、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深刻的一次对外 开放。这不仅是中国国内形势发展的结果,更是适应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的必 然。在对外开放的二十多年里,中国采取的开放战略带有明显的主动性、渐进性 和政策性。随着中国实行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相互 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

第一,改革开放决定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央与地 方利益关系的状况。改革开放前的利益结构的整体性、单一性不复存在,“以供 给为导向而不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制度被“以市场需求配置社会利益资源”的制度 所取代。中央政府通过实施增量改革、体制外先行和区域推进等战略,努力推动 各利益主体尤其是地方政府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策调整成为主要手段,通 过政策供给的方式来填补制度上的空白和缺陷,以调整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这 一系列政策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以来的中央政府对企 业和地方政府的双重放权让利,前者包括“利改税”、企业承包制、增加企业自主 经营权等,后者则主要指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由“一灶吃饭”改为“分灶吃饭”以及 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扩大;第二个阶段是1994年以来以分权化[10] 的规范化 和制度化为主线、旨在构建新体制框架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它以分税制为核心, 包括金融、投资、计划、外汇诸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

第二,地方政府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有着自己的利益 目标。以“简政放权”或“放权让利”为基本思路的改革将更多的决策权下放给地方 政府和生产单位,给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以更多的利益,目的是调动地方政府和 生产者的积极性。就这场改革中的分权化制度安排本身来说,最显著的结果就是 赋予地方相对独立的利益和强化了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使地方政府不但是国 民经济宏观总量在不同地区平衡的被控客体,而且是区域内经济活动的独立调控 主体。从分权化改革开始,地方政府不但获得了利益目标,而且也拥有了地方资 源配置控制权,使地方政府实现其利益目标成为可能。因此,在以市场取向为目 标的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逐渐具备了新的角色定位,即作为一个利益意识和利 益取向独立化和明晰化的利益主体。其结果是地方政府拥有了批准外国投资项目、设立投资特区、建立贸易公司、进行出口补贴等权力,同时在地方经济方面也具 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如建立产业项目及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建立本地市场。

第三,地方政府之间携手合作,共同迈向全球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趋势的影响下,各国政府改革方案中的共同趋势之一,就是地方政府间伙伴关系 的建立与发展。在政府间关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是一种垂直的政府间关系, 地方政府间则是一种水平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地方政府在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中需要处理的一种基本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目前有关地方政府治理的观念, 已由传统上较为权威、封闭和狭隘的旧地方主义,转变为强调权力或资源相互依 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新地方主义。因此,地方政府基于本身的发展和解决问题 的需要,越来越重视通过水平政府间关系的相互合作。[11] 例如,泛珠江三角 洲区域合作(即“9+2”模式),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大的地方政府间合作模式。通过 这种区域内合作,地方政府可以充分整合其掌握着大量的地方公共资源,借助跨 境地方政府间关系,互搭平台,共同推进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合作。

目前,这一模式已受到合作各方的重视,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亦取得了显著的 成就,整体效应已经显现。

四、中国城市的对外交往 城市参与对外事务活动可以获得国际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理论认为,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国家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地方政府也是公共管理的主 体。中国城市越来越意识到跨出国门、通过加强交往来实现和满足自身需求的必 要性。这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实现利益互助和资源互补,降低地方发展的 交易成本。一方面,积极参与对外交往,可以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中国各级地 方政府承担的最重要的对外职责,是努力寻求和拓展有利的发展空间,为地方经 济的发展服务。地方政府不仅要利用国内资源,而且更要努力地利用国际资源, 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本地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当前,中国的各大城市都成立了 自己的招商局,招商引资被认为是城市推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积极 参与对外交往能够促进本地的文化利益,拓展国际影响力。中国地域辽阔,长期 以来各地形成了风格不同、色彩各异的文化。中国的地方政府都热衷于发展国际 文化交流,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可以相互理解, 增进合作。这也是城市谋求国际经济利益的桥梁和媒介。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 的那样:“我们将继续广泛开展民间外交,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 友谊,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中国城市招商引资的绝 招之一。中国是一个大国,外交若由中央完全承担,客观上会忽略不同区域的 地缘上的有利因素。此外,中国的地缘政治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 面,中国的地理条件特殊而复杂,中央政府如果不充分地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 国的外交就可能改变不了其实际存在的某些针对性不强、效率低下的问题。地方 国际利益的分化、国际行为能力的增强是地方政府加大对外交往的主要动力,这 反过来推动了中央政府调整国家的外交政策,使对外战略更趋合理。在中国的外 交实践中,地方政府参与中央整体外交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屡屡获得良好效果。

比如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就曾经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协办,中央充分调动了 上海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的资源。还有博螯亚洲论坛等的成功实践,使博鳌从名 不见经传变为世人瞩目。这些案例为中国的地方政府参与国际活动提供了可资借 鉴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纷纷寻求“走出去”的途径,制定自己的国际 化战略。例如,南宁地处中国华南沿海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东南亚经济圈的 交汇中心,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区位优势,是华南经济区的枢纽 城市,成为中国对东盟开放的最前沿。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粤港澳台合 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当前南宁正在加快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中国―东盟经济 园区、中国―东盟物流园区的建设,通过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全方位的合作,全 面提升南宁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大西南出海通道和区域综合性核心 城市功能,使南宁成为东盟国家客商投资置业、开展经贸合作的热点城市。

广泛发展国际友好城市是中国城市对外交往的重要途径。自上个世纪 七十年代起,中国与日本之间建立了不少友好城市,从此开启了中国城市对外交 往的历史。友好城市作为中国城市对外交往的主要载体得到了蓬勃发展,各个城 市分别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友城战略”。仅以广州为例,自1979年5月与日本福 冈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以来,截止2005年底,广州已与世界五大洲的16个城市建 立了友城关系,还结成了16个友好合作交流城市和3对友好城区,形成了“三位一 体”的友城格局。友好城市已突破了首脑互访和考察交流的一般模式,进而实现 了经济合作、文化体育交流等多方位、立体化的方向转变,友城交流日益成为中 国城市对外交往的重要渠道。

五、构建中央与地方“共赢”的对外政策 包括城市在内的地方政府的对外交往,形成了对国家总体外交的有益 补充,越来越多的城市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建立姐妹城市关系、进行对外访问;但与此同时,城市日益扩大的对外交往也增强了对中央外交的影响,对传 统的外交模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如少数几个地方政府正在建立类似于外交 联邦主义的先例。[12] 虽然没有宪法保障,魁北克可以在法语国家首脑会议上 和几十个国家平起平坐,香港可以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参与规划全球贸易体制的未 来,欧盟国家的地方政府可以在欧盟地区委员会中对欧盟的许多政策发表意见, 并提出自己的倡议。这些事例虽然不多,但对其他地方政府,特别是联邦制国家 中的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榜样。在这样的发展趋势面前,在 对外关系上的全面中央集权将越来越难以成为现实。

地方政府在地方的责任使它们自然而然地拥有自己的国际利益;它们 所掌握的各种组织、财政、法律和专才上的资源,是实现地方国际利益的保障, 如果使用得当,也是实现国家整体利益的有效辅助。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能为国家实行更有远见和更有活力的对外政策提供新鲜的思路和经验。地方政府 实际存在的国际利益表明,中央政府在考虑某些与地方政府相关的对外政策问题 时无法避开地方政府,也不能简单地禁止它们从事必要的国际活动。而地方政府 所掌握的资源和具有的创造性,则要求中央政府在恰当的领域和恰当的时候充分 发挥地方政府在对外事务中的作用。随着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发展,在欧美等西方 国家,甚至在俄罗斯、中国等国,权力下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国家下放 权力和职责的同时,地方处理本地区对外交往的权力也随着对外活动的急剧增加 而日益扩大。

在中国,“一切外交权限归中央”,地方对外交往活动处于中央整体外 交的统筹下,是中央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 原则。根据中央政府的规定,地方外事始终要围绕着坚持“三个服务”,即坚持服 务中央总体外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需求, “有限授权”是地方政府始终不能逾越的红线。但在国际交往日益加深、地方政府 的国际行为能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地方对外交流的内容日益丰富,交流合作的形 式日渐新颖。因此,一种“在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共赢机制”应该成为一种可持续的、 和谐的国家对外政策的基础。其内涵在于,由中央政府主导而不是垄断一国的对 外关系,发挥其在政治和安全等“高级政治”领域的优势,而地方政府则更深地参 与到国家对外政策决策的过程中,加强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尤其是在经 济和社会、文化等“低级政治”领域中的作用。如果双方能够确立这样的共识,即 在“高级政治”领域中央政府占据支配地位,在“低级政治”领域中央和地方政府形 成协调和磋商的机制,那么作为一种适应21世纪的国际关系形态,中央政府主导 下的共赢外交格局就可以成为现实。注释:
[1] Paul Kennedy, Preparing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3, p.131. [2] Brain Hocking, Localizing Foreign Policy: Non-central Governments and Multilayered Diplomac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3, pp.34-35. 转引自 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9-10页。

[3] [4][5] Gary Marks, Liesbet Hooge and Kermit Blank, “European Integration from the 1980’: State-Centric vs. Multi-level Governance”, pp.356-371. [6] Ibid, p.31. [7]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版,第14页。

[8] 分离外交,是指那些主张独立的次国家实体为了营造有利于最终 独立的国际环境而开展的国际活动。

[9] [日]星野昭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刘小林、梁云祥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219页。

[10]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转型初期的分权化改革,实质上是一 种“行政性分权”。这种行政性分权并不是对权力进行合理的分配,而是对权力进 行简单的纵向分割,即把中央原有的大一统权力层层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级 管理部门。这种带有反市场化性质的制度安排,直接引发了“上有政策、下有对 策”以及“诸侯经济”的问题。

[11] 江岷钦等:“地方政府间建立策略性伙伴关系之研究:以台北市 及其邻近县市为例”,载《行政暨政策学报》,2004年第38期,第38页。中国外交的形势论文篇三:《世界形势大调整大变革中的中国外交》 【内容提要】国际社会正面临自1648年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出现以来最 复杂的大变化大调整,它表现在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新的外交形式的 出现、全球性话题的突出和中国地位与作用的提升等方面。为适应这种变化,中 国外交也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对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中美关系、中国与发展 中国家的关系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政策的调整。

【关键词】世界形势 中国外交 国际格局 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作者简介】叶自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杜鹏,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博士 当前的“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 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体系大变革、格局大调整的新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 新趋势”。它使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也更需要我们根据当前的变 化作出新的调整和努力。

一、当前世界形势大变革和大调整的主要特点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的大变革和大调整具有如下特征:
1.以2001年的“9·11”事件为标志,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9·11”事件及随后发生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美国虽然在军事上独领 风骚,但却遭遇了政治和外交的失败,影响力反而大大下降。它表明单凭强大的 军事实力为所欲为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美国不得不修改单边主义,加强多边外 交。与此同时,传统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新兴发展 中国家的变化,金砖机制和二十国集团(G20)机制大大加强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 政治中的影响力。东亚地区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上升,地区的矛盾和冲突也 在增加,朝鲜核问题、南海问题、东南亚和中亚的政治稳定都成为对世界政治格 局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它改变了自1648年以来影响国际政治的欧洲为中心的传统 的多极、两极、单极格局,“极”的概念也在淡化,大国与小国、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中国与美国、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都 出现了多变的特点。

2.以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标志,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 化。变化的内容之一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的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欣欣向荣的新景观。自西 方统治世界以来的200年中,第一次出现了新兴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 要推动力量的局面。它要求国际经济机制进行新的调整,对西方的金融机构进行 更严格的调控,改变西方国家长期垄断国际经济组织决策权的局面。

3.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互联网和信息传播技术大发展,国际社会正 在进入一个受互联网深刻影响的时代。互联网具有即时性、普遍性、全球性,信 息传递瞬时到达,国家和政府控制信息的难度加大。它带来两大深刻影响,一是 民众参与外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二是互联网信息对国家边界具有很强的穿透性。

这两个因素都对传统的外交样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一国 发生的事件更容易演发成为区域性事件甚至全球事件。以2008年“3·14”中国西藏 拉萨事件、阻挠奥运火炬传递事件、2010年维基解密事件以及2011年在突尼斯、 埃及、巴林、利比亚等国发生的政治动荡为标志,公民参与各国外交和国际政治 经济生活的新时代已经来到,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政治和外交的规则和活 动方式。为适应这一变化,公众外交成为一种新的外交样式,各国政府更加重视 对本国民众和他国民众的影响。

4.全球性议题更加突出。“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核安全等 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有新发展,牵动国际关系的调整演变和国际力量的 重新分化组合。全球性问题的紧迫性、联动性上升,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应对, 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为此展开的重大多边外交活动空前活跃, 并达成一些重要共识。与此同时,各主要力量之间的竞争较量也更加激烈,争夺 的核心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道义优势” 5.中国的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

以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和2009-2010中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并率先走出危机为标志,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大大提升。2010中国国 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10.3%,达到397983亿元,(按美元汇率计算达5.9万 亿美元)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自184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成为世界经济发 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从此前的2.77%上升到4.42%;在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也从此前的3.72%上升至6.39%,而投票权则从3.65%上升到 6.07%。这一客观事实引发了对中国的两种情绪:一是期望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甚至发挥领导力;二是对中国的发展感到不安和焦虑,从而引发“中国威胁论”加 剧。

二、不断调整和变化中的中国外交世界形势的这种大变化和大调整,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中国的外交本身也在审时度势,在坚持和平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基本方针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 和改变,为中国外交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总体外交 “我国外交主要是国家外交,同时也广泛开展不同形式的政党和民间 的对外交往。这几个方面的对外工作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这个大外交,有时称为总体外交,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外交,它有以下几个 特点:1.外交决策、执行一体统筹,集中资源办大事。中国的外交决策权和执行 权高度集中在中央政治局及外事领导小组。2.大外交以国家间关系为主,外交形 式多样化,外交主体多元化,有首脑外交、政党外交、议会外交、军事外交、经 济外交、能源外交、贸易外交、体育外交、文化外交、媒体外交、环境外交、科 技外交等多种形式。3.形成内外一盘棋的观念,促进内政外交的相互配合。外交 为内政服务,为国内现代化服务,为广大民众服务,外交工作服务于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外交的大战略就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创造一个有利于和平发 展的国际环境。4.中国外交的总政策就是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内 容则是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经济是中心。

在这个总体外交中,中联部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处理中朝关系,协调中共与外 国各政党和政治组织团体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强调,在外交与军事, 外交与对外经济的相互交织过程中,这种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调整中的关键 在大国关系中,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以及主要战略伙伴,两国关系发展 顺利;中欧关系近年来波折不断,2010年挪威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中国囚犯刘晓 波更是演变成一场巨大的外交风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中欧之间相互理解 和认同的缺失,但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发展“全面战略合作 伙伴关系”的决心并未动摇。中美关系则不仅是双边关系,也是具有全球意义的 战略关系,是中国外交调整中的重心。

中国影响力的提高加大了美方对中国的猜忌,中国威胁论在美国一直 有很大的影响,不少美国人担心:如果2025年或者更早中国在经济上超越了美国,一个实力不断增加的更强大的中国会不会成为美国的一个重大问题,或者成为像 当年苏联“卫星时刻”和日本实力大增时形成的对美国的重大挑战因此,处于调整 期的中美关系合作在加深,同时矛盾也在不断突出。

特别是2010年上半年,中美双边关系一度陷入持续的冲突甚至对抗当 中,传统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2010年初起,奥巴马总统 会见达赖,并重启对台军售,中美两军交流随之中断。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 方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汇率问题政治化倾向严重。以谷歌事件为代表,此前 在中美关系中一直发挥积极作用的跨国企业也开始不满于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 开始对中国频频发难。进入夏季,中美关系不见回暖,对抗却在不断升温。“天 安号”事件以及黄海军演把中美两军推到了对抗的前台,双方军队高层不断发表 针锋相对的强硬言论。黄海余波未息,南海波澜又起,美方对“南海涉及中国核 心利益”的说法极为敏感,国务卿希拉里对此强硬表态,表示美国关注“南海问题”。

一时间,双方大有走向重大战略较量之势。尽管双边关系波折不断,中美双方均 认识到继续滑向对抗并不符合两国利益。恰在夏季中美对抗不断升温之时,中美 之间高层官员频繁互访,沟通渠道始终保持通畅。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 系实现转圜。2010年年底,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中美两军交流得以恢复,而 2011年初胡锦涛主席访美进一步稳定了中美双边关系。

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是对中美关系的一种新 的调整。这次调整中的新内容是:确定中美要“继续建设伙伴关系”,“中美关系 既重要又复杂”,“双方同意进一步努力培育和深化战略互信,以加强双边关系”。

美国方面表示的姿态是:“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更大作用的中国”,“美方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 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中国方面为了打消美国对中 国发展的疑虑,强调了中国“欢迎美国作为一个亚太国家为本地区和平、稳定与 繁荣作出努力”,也就是说中国无意把美国从东亚地区排除出去。中国学术界相 当多的学者认为,虽然美国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相当长时期中,美国仍然是一 个强大的国家。当然,中美关系不可能通过一两次领导人的访问就能调整到位, 还需要长期磨合,尤其是在美对台军售、中国国内人权事务等问题上,考验着双 方的外交智慧。

(三)推动中国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的发展 为适应公众参与国际关系和外交活动的局面,中国外交部成立了公共 外交机构专门处理相关的事务。同时,中国进一步推动孔子学院在国外的成立,先后成功地组织了中俄文化年、中法文化年的活动。中国对外国公众的宣传、公 关活动、文化活动比过去大大增加了。

公共外交的另一部分就是让国内民众更多地了解和参与中国外交。中 国外交在这方面的变化,就是明确外交为民的理念。所谓外交为民,具体地表现 于为中国公民在国外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更多的服务,尤其是为中国企业参 与世界经济竞争和在国外的投资活动提供更多的信息;加强领事保护工作的针对 性和主动性,有效维护我国海外公民、法人安全和合法权益,妥善应对我国公民 在海外遭绑架、袭击等突发事件,有效处置涉我人员财产和劳务纠纷案件。根据 外交部领事司提供的数据,2011年有关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3万余起。

同时,中国公众参与外交事务也有了新的发展。2008年3月14日,由 于西藏拉萨发生的骚乱事件被西方媒体歪曲,伦敦、巴黎发生阻挠中国奥运火炬 传递的事件,个别西方国家领导人会见达赖挑衅中国国家利益,美国媒体出现诋 毁中国政府的反华言论,这引起了中国民众空前的愤怒,再次形成了中国民众自 发参与外交活动的高潮。中国民众在互联网上发起了自发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强 大声浪,使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府不得不调整其政策,有力地遏制了西方反华势力 对中国的攻击。它也是中国民众参与外交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与国家政府主导的 外交主体的活动形成了较大的相互呼应的作用,使得中国外交有了更多的回旋余 地,增加了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新的手段和形式。

2010年,中国成功举办了上海世博会,并依托世博会的平台开展了密 集的首脑外交、双边外交、民间外交、公共外交、文化外交等多种多样的外交活 动。其中,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作为中国外交的新领域,备受瞩目。世博会在长 达184天的会期中,共接待海外游客350万人次,举行了约2万场文艺演出和丰富 多彩的文物展示,参展各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民间机构之间、各国的非政府组 织之间,以及各国民众之间的谈判、交流、对话、协商数不胜数。作为东道国的 中国,展示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和近年来的发展成果,介绍了国家现行的对内对外 政策,展示了国家“文明、开放、和谐、进步”的新形象,拓宽了中国普通民众对 外交流的途径,增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世博会期间友好公开的舆论环境 以及来自境外500多家媒体的3000多名记者的采访报道,也使得一个更为真实的 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公共外交、文化外交取得公认的成效。

(四)中国对东亚政策的调整 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极为复杂,中小国家众多,大国环伺,局势动荡。以“天安号事件”为发端,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而美国也借机巩 固同韩日的同盟关系,并派遣航母编队与韩国进行“威慑式”的联合军演。针对半 岛局势,美韩日三国高层密集会晤,一度有抛开六方会谈框架另起炉灶之势。“天 安号事件”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延坪岛炮声又起,朝鲜和韩国一度走到战争的边 缘。2010年9月,中国和日本由于钓鱼岛撞船事件陷入对抗,日方采取了近年来 少有的强硬态度,执意扣压中方人员,将中日关系推向冰点。东南亚国家对中国 崛起的态度一向复杂,一方面,东南亚国家普遍认识到中国崛起是客观趋势不可 阻挡,对中国抱有相当的期望;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主流意 识形态的疑虑相当深,因而虽不情愿但也欢迎美国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2010 年出现的“南海核心利益”风波等,对中国一直苦心经营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造成 了冲击和损害。

自2008年起,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就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周边国家的 猜疑,客观上加大了中国同美国以及周边国家合作的难度。在中日钓鱼岛事件、 南海“核心利益”风波中都可以看到这类因素的影响。美国的存在使得中国周边安 全进一步复杂化。在经济合作领域,《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 或将成为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代表的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模式之争的焦点, 有可能导致中国苦心经营的“10+3”机制空心化。

中国周边局势的震荡对中国的睦邻外交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伴随着中 国实力的增强,尽管中国尚不具备全球影响力,但已经具备相当的地区影响力, 在妥善解决自身问题的基础上,中国完全有能力以更积极的姿态,采取合理的战 略构建有利的周边局势。

中国东亚政策的调整有四点:1.合理评估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存在。“美 国回归亚洲”以及“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在2010年几乎成为学者的共识。中国周边 紧张事态的背后的确都有美国或清晰或模糊的身影,但不能全部归咎于美国。美 国的亚洲战略同样也包含着追求该地区稳定的成分。中美在此目标上并无分歧, 因而中方应当理性应对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存在,客观评估美国在地区中的战略作 用,争取做到因势利导。这在前述《中美联合声明》已经有所反映。2.在推动中 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同时,加大了与东盟国家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沟通和互动。

与此同时,中国与印度的矛盾已有所缓和,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军事合作也相 对比较成功。3.为稳定东北亚局势尤其是朝核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4.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在周边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客观上有助于周边国家增 进对中国的了解,进而达到消除误会、增进共识、促进合作的目标。(五)中国国际身份的调整和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调整 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也正以 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事务当中。但是,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引发 了相当多的争议,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受到了较为普遍的质疑。在发达国家 看来,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处在世界第二位,并因此在许多优惠贷款和经济援助中 取消了中国的资格,同时以此为借口,要求中国在涉及金融、关税、军备、环境、 反恐、能源等问题的国际合作中作出超出国家能力范围的不合理承诺,承担与发 展阶段不相称的义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为尽早实现经济复苏, 遏制全球贸易额下滑和实体经济萎缩的趋势,在危机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加 强了与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合作,一时间“地区大国”、“中美共治”等 言论不绝于耳。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的GDP增长数据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这一消息引起全球各大媒体广泛关注。国际社会质疑中国“发展中国 家”身份的声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普遍认为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呼吁、 建议甚至通过各种渠道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期待和要求也逐渐增加,它们期望中 国能像发达国家那样给自己提供更多优惠和援助,一旦不能如愿以偿,便会据此 质疑中国致力于区域合作或全球治理的诚意与努力。

这种身份的误读往往使中国外交陷于两难境地,给外交政策的制定带 来不小的挑战。然而更大的风险在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之争成为发达国 家集团分化发展中国家阵营、破坏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可趁之机。无论是在贸 易谈判、能源开发、区域经济合作还是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西方国家往往有意 无意地暗示中国已非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人为制造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与 猜忌。2009年底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遭遇的外交困境和2010年中国南海的“核 心利益”风波,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因素在起作用。这种局面削弱了发展中国家 在国际社会中以“同一个声音”争取权益的力量,也严重影响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互信和全面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由于发展中国家群体发展的不均衡性,贫 富差距拉大,中国被划入“大国”、“富国”、“强国”阵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矛盾集中凸显出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削弱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达 成合作共识的天然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发达国家挑拨发展中国家关系、分散发展 中国家力量提供了借口和契机。

中国自己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做负责任的大国;另一种是中国虽然 有了很大发展,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中国既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