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探究论文] 文明礼仪有哪些

文明礼仪教育探究论文

文明礼仪教育探究论文 文明礼仪教育探究论文篇一 《刍议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 摘要: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 的过程和手段。加强学生礼仪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 心发展的必然。而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如同春雨,需要细细的浇灌,才能绽开七 色光芒的彩虹。

关键词: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2-1578(2013)02-0015-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 友爱、真诚、理解、互助、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 安宁的空间。为此,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1.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 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 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所以,文明 行为的养成必须从进校抓起。

1.1 每学年开学前,学校德育处都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上学规范和 放学规范。开学的第一天,要求学生每天上学时必须做到:离家前向家长说声" 再见";进校时,遇见师生主动问声"您好";见长辈,行队礼;上下楼梯靠右行;进校 安静,不大声喧哗等。放学时,要求学生主动与老师、同学说声"再见";回家路上, 过马路,走横行道;到家时,主动向家长问声"您好"等。

1.2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设立红领巾礼仪岗。在四年级各班里挑选四男 四女成为学校的"礼仪标兵"进行轮流站岗。要求在学校开启校门时,"礼仪标兵" 身披绶带站在学校大门的通道两侧。当老师或同学进入校门时,要求"礼仪标兵" 主动向老师或同学问声"老师,您好"或"同学们好",老师或同学也主动向"礼仪标兵"问好。

这样,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持之以恒的教育手段,学校就能营造良 好的进校氛围。现在,全校学生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见到老师、同学都能主动 问好。事实证明:文明礼仪的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了学生自觉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就着学生 美好的未来。

2.重视主题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

主题活动是指在集体性活动中,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活 动与交流。为此,我校经常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课、主题 队会课及社会实践活动课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开学初,学校德育处都会制定每月的德育主题。每周星期一在升国旗 仪式后都安排一个值周行政围绕本月的主题进行讲话;每周星期一上午第三节课, 各班围绕主题开展主题班会课活动;每周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各班围绕主题开 展主题队会课活动;每月,少先队大队部围绕月主题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社会实践 活动。如:三月份是学雷锋月,主题是"学雷锋、见行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 们以实际行动来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构建"优良班风、和 谐校园"。为此,学校值周行政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是"雷锋在我们心中";班会课 的主题是"向雷锋学习";队会课的主题是"文明礼貌我快乐";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 是我家,清洁靠大家"。

可见,国旗下的讲话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一节好的主题班队会能围 绕一个中心内容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班集体成员的自我教育活动;能引起班 集体成员的触动或共鸣,培养学生懂得思考、敢于发言,形成自己的见解;能让 学生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 动学生,做到寓教于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 教育。

3.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渗透学生文明礼仪的熏陶。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 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而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 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 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 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因此,每学年开学的第一周,各班班主任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 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4.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升华。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 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 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为此,我校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如人文标语的上墙:"学校是我 家,清洁靠大家"、"绿色校园鸟语花香,环保成果你我共享"、" 争做好公民, 服务你我他"等,这些都能让每一块墙壁会说话,使每一处设施在教育人。

可见,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文明礼仪是 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 道德底线。如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 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 科学的未来呼唤礼仪。让春天的细雨淋浴着春天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让七色的彩虹永放光芒;让厚德育人永不褪色。

文明礼仪教育探究论文篇二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究》 【摘 要】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逻辑诠释与功能定位 的再思考,提出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对于进一步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有着 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生 文明礼仪 规范 养成教育【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4810(2013)22-0023-0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讲文明、重礼仪是中华民 族的优良传统。文明礼仪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 育的关键环节。2010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对中小学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 小学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小学阶段的学生, 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迅速增长与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接受良好道德 意志品质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时期养成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往 往会影响人一生。因此,从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

一 文明礼仪教育的逻辑诠释 文明礼仪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但礼 仪的本质涵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几乎所有的礼仪 都与这个本质有关。

1.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基本礼仪规范教育 礼仪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 在表现。礼仪包括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方面。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中, 语言、动作方面相互表示谦虚、敬重和友善的行为规范;礼节,是指在人际交往 中, 相互表示尊敬、祝颂、慰问或哀悼等的惯用形式;仪表,是指个人的 美好外表和良好形象,包括容貌、服饰、姿态和个人卫生等;仪式,是指在较大 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规定的程式化活动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认知水平,《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礼仪内容主要包括个 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个方面。个人礼仪是指礼仪主体在律己方面应遵循的礼仪规 范,主要包括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是交往礼仪的基础;交往礼仪是个人 与他人交往中应当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领域与各种 特定对象交往时应注意的行为准则、礼节和交际语言。

2.文明礼仪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交往的枢纽《礼记·礼运》云:“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 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这就是说,礼仪是做人的重大事项,是用来讲求诚 信、搞好和睦而牢固地规范制约人的行为举止的。礼仪是人们交往中的行为规范 和准则,它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 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去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正常生活。礼仪也是人际交 往的润滑剂,是沟通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人与人进行交往,双方第一个 见面礼是握手问好,除此之外,还要面带温和笑容,彼此眼神中流露出诚意,这 是构成人际交往首要的礼仪条件。正是通过讲究礼仪这一枢纽,达到促进情感交 流、改善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3.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仪就 是个人立身之本,国家治理之策。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下,礼仪可以反映国格, 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水准之一;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礼仪可以反映人格, 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尺度之一。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施行礼仪,以对他人 的尊重为前提,以自尊、自重、自强、自律为基础,以满足交流知识与信息、寻 求友谊和理解的需要为目的。

二 文明礼仪教育的功能定位 1.文明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需要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早在西周时期,礼仪就是学 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 以立。”荀子把礼与法相提并论:“礼仪者,治之始也。”管子则把礼仪视为立国 的精神之本:“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我国古代童蒙教育 的重要特点是以礼为核心,围绕礼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三字经》《百家姓》《千 字文》等童蒙读物都是以礼为主线编写而成的,这些童蒙读物思想深刻、内容丰 富、文字简明、通篇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堪称中外儿童教育的典范。

2.文明礼仪教育是促进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需要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不仅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更是良好的 思想品德、文明行为、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将影响小学生一生的发展。在《中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不少条文与礼仪有关,涉及课堂、校园、宿舍、家 庭、公共场所等各种场合的文明举止以及对师长、同学、客人等各种特定对象的 礼仪规范。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将规范变成习惯,使习惯成为自然,从而使学生 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和文化涵养,这将有力地促进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3.文明礼仪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礼仪素质是青少 年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重要素质,应成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素质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礼仪修养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以及在 此基础上形成的协调、沟通、开拓、创新的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修养和行 为习惯,为未来立足社会、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础。因此,文明礼仪教育是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 文明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1.形成一体化教育网络,做好四个结合 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具体丰富,涉及面广。因 此,必须以学校日常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各项活动为辅助,以学 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为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应。一是与课堂教 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二是与学校日常管 理相结合。文明礼仪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 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与校园文化活 动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 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四是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要主动向 家长和社会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要求,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充分发 挥家庭和社会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注重实践性,坚持知行统一 注重实践、知行统一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明朝的儒学大 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认为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和行 是不能分开的。因此,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既要讲明礼仪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又 要讲为什么这样要求以及怎样去做。文明礼仪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它的实践性。学生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又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 践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归宿。卢梭也说过:“人的道德素养的真正形成, 有赖于道德习惯的日积月累。这种道德行为习惯的积累,离开社会人际交往中的 熏陶,只靠道德知识的讲授是无法做到的。”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 的礼仪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付诸实践。同时还要 加强督促检查,抓好总结评比等环节,促使学生养成礼仪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 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

总之,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所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 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礼仪教育教给小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事, 怎样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礼仪教育不应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还 应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学礼仪,知礼仪,用礼 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