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主体扩容问题与对策
地方立法主体扩容问题与对策 [摘要]地方立法作为国家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立法主体扩容是经 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辽宁而言,将为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法律 保障和政策保障,为优化辽宁营商环境提供法律支持,为辽宁自由贸易区的改革 和创新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关键词]地方立法;
主体;
立法质量 一、地方立法主体扩容的背景 地方立法作为国家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有权的地方立法机关, 依据法定的程序,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项事务制定、修改和废 止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是促进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地方立法经历了从1949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4年的分散立法时期、从 1954年宪法颁布到1979年的中央集权立法时期、1979年组织法实施到现在的集权 下的分权立法时期。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我国的地方立法主体是不断扩大的。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2015年3 月《立法法》据此做出重大修改,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 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又赋予其他设区的市以地方立法权, 并且规定,其他设区的市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 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 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并报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这样,就将过去49个“较大的市”享有的 地方立法权,扩大到所有的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广东省东莞市和中山市、甘肃省 嘉峪关市、海南省三沙市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地方立法主体的数量扩容到历史 上最多的时期。截止到2016年1月,已有209个扩容后的地方立法主体被确定可以 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如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的《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 保护条例》,关于环境保护的《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宿州市城镇 绿化条例》《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应运而生。辽宁省 在2015年《立法法》修改之前,有5个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包括省会城市沈 阳,大连、鞍山、抚顺和本溪4个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在《立法法》修改以 后,辽宁省内所有的设区的市都享有了地方立法权,也就是说,辽宁在原“较大 的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朝阳、盘锦及葫芦岛9个设区的市拥有了地方立法权,这样,辽宁省就由原来的5个拥有地方 立法权的城市,扩容到14个。在《辽宁省实施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工作方案》 中,规定了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组织领 导、主要工作和时间安排以及工作要求和批准程序,明确了辽宁省将用一年半左 右的时间,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赋予9个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2015年9月,辽 宁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定9个设区的市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的决定》,9个市具备 赋予地方立法权的条件,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符合立法法的 要求;
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已经制定了大量规范性 文件,有些规范性文件急需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有强烈的立法需求,并且具有制 定地方性法规的工作能力。据此,赋予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 朝阳、盘锦和葫芦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自2015年10月1日起,可以 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这样,辽宁省14个市全部享有地方立法权。
二、辽宁地方立法主体扩容的意义 地方立法主体扩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辽宁而言,将为新一轮辽 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保障,为优化辽宁营商环境提供法律支 持,为辽宁自由贸易区的改革和创新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地方立法的先行先试, 适应了地方对规则治理的现实需要。因为,地方是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实验场, 也是许多改革措施和创新突破的发源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需要自行治 理的事务也就越来越多。如果地方没有立法权,要么依赖“红头文件”进行社会治 理,要么突破法律实现改革创新。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法治却未 能及时跟进,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将改革与法治对立起来,认为“改 革创新就是要突破法律的条条框框、突破法律的约束”、改革先行先试可以不受 法律约束,一些改革措施存在“良性违法”或“良性违宪”,也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这些观念和做法,虽然满足了一时之需,但是主观性、随意性和变动性极大,造 成城市自身发展和建设的失序、失衡和失范。目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 经济、社会、法治正处于深度变革之中,相比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启动之时, 加速推进的改革,因为强调“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及制度体系的“系统完备”“科 学规范”,有可能对我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化形成产生深远影响。[1]利 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固化,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这些 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回归到法治的轨道上,只能采取法治的途径,运用法治思 维和法治方法,落实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各项具体措施。改革 需要法治,深化改革需要法治,经济的持续繁荣,依赖于法治;
改革的顺利进行,还要依赖于法治;
对改革进程中政治风险的防控最终还要依赖于法治。“全面深 化改革的过程就是同步实施法制改革和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全面深化改 革必然要求‘深刻变法’,要求法制进行与之相适应、相协调的配套改革。”[2]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一轮振兴、优化营商环境以及辽宁自贸区的改革和创新,都 需要以法治为引领,只有优化法治环境,才能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辽宁新 增的9个市的地方立法,应当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突出地方特色和可 操作性:一是坚持法制统一,遵循“不抵触”原则,地方立法不得与宪法、法律和 行政法规等上位法的具体内容、精神实质、基本原则相冲突、相违背;
二是地方 立法要突出地方特色,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充分反映本地区经济社会特点,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三是地方立法要增强可执行性,立足于解决本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上位法的原则性规定予以细化,对上位法没有充分考虑到 的问题予以补充,确保法律、法规在本地区的有效遵守和执行。通过浏览9个设 区的市的相关网站得知,获得地方立法权后,9个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 本市的实际情况,积极行使地方立法权,首次立法都在本市立法规则、城乡建设 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三、辽宁地方立法主体扩容面临的挑战 本次地方立法权的扩容,在我国立法史上是空前的,更好的适应了地方社 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不同地域差异化的发展需要,但是,也面临着挑战。1. 地方立法质量问题。在立法数量问题已经解决的情况下,应当重视立法质量。2010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以宪法为核 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七个法 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 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为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法治保障,基于此,修改后的《立法法》第1条,将“提 高立法质量”纳入其中。随着地方立法主体的扩容,地方立法的数量将呈几何式 增长,立法质量方面会产生以下问题:一是地方立法者的专业能力问题,地方立 法权扩容到设区的市后,9个设区的市缺乏地方立法的实践,而且地方立法主体 的数量增长,而立法队伍不健全,容易造成法盲立法;
二是在地方立法的实践中, 一直存在着重复上位法问题,重复立法占用了紧缺的地方立法资源,增加了法律 运行成本,形成高度趋同的立法格局,尽管《立法法》第6条2款和第73条第4款, 针对重复立法问题,有所规定,但是,地方立法权扩容以后,这一问题将更为突 出;
三是地方利益法律化问题,这会在源头上产生不公平,形成立法腐败,地方 立法权扩容以后,这一问题将在更大范围内突显。2.地方立法的权限问题。一是批准问题,《立法法》72条4款,82条4款为地方立法主体扩容安装了“启动开 关”,省级人大常委会如何把握具体的审批标准?既不急功近利,又不匆忙上马, 稳妥、渐进、逐步推动,成熟一个赋权一个;
[3]二是准确区分中央与地方的 立法权限、区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同级政府的立法权限,《立法法》76条“规 定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而“特别 重大”是不确定的法律概念;
三是设区的市之间的规范冲突。原有较大的市与不 设区的地级市、副省级市、一般地级市和不设区的地级市,在立法上,有无位阶 差异?它们之间的法律规范冲突,如何解决?如何避免地方割据和地方保护? “如果立法机关可以法律扩展国家机关宪法以外的权力,那么,宪法设定国家机 关权力的范围还有什么意义呢?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也就荡然无存。这个常识 性的理论问题不搞清楚,中国立法中的违宪、矛盾和现象就不可避免。”[4]3. 地方立法的范围问题。《立法法》第72条2款和第82条1款,将设区的市的立法范 围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事项。但是,如何界定“城 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是等内还是等外?是否存在中央和 地方重叠的领域?如果有,如何具体区分?有学者认为,一是范围不限于以上, “属于本地方特有的,具有本土性和地域性”,最大限度激发地方活力;
二是设区 的市的地方立法,重点在于创新性、特色性,而不是执行性。4.地方立法的监 督问题。这涉及到地方立法的审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地方立法重复审查机制 及责任追究机制的缺失,《立法法》提出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原则,规定了公民 有序参与立法,健全审议和表决机制,增加法律通过前评估,法律清理,制定配 套规定,立法后评估等,目的是推动地方立法权“放而不滥”的情况下,构建出一 个层次分明而又充满活力,法制统一而又普遍非同质化的立法格局[11]。但是, 地方立法主体扩容后,这些原则性的规定,如何在各地得到落实,从而形成行之 有效的监督制度? 四、辽宁地方立法权扩容问题的解决 1.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立法主体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地方立法的质量。
在立法的各方主体中,辽宁地方立法遵循“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协同,社 会各方有序参与”的原则,发挥地方党委的领导作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 导作用、政府的支撑作用和专家学者的智囊作用,形成立法合力。应当强化地方 人大及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主导立法论证、加强立法调研、论证和 协调;
同时,坚持民主立法,扩大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范围,倾听民意,发挥民 智;
优化地方立法的人员配置,增加法律素养较高的人员比例,组织培训学习, 提高立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为地方立法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完善地方立法程序,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在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阶段,将年度地方立法计划草案征求 各界意见,科学论证评估,经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后,再向社会公布;
在提出立 法项目阶段,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民,都可以向人大 常委会提出建议;
在立法的提案阶段,在人大开会期间,市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 名,可以向市人大提出地方性法规案,保障各类提案主体的提案权;
在法案起草 阶段,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且按 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在法案的 审议阶段,应保障审议质量,完善立法听证制度,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 应当邀请有关的市人大代表列席会议;
在法案的表决和公布阶段,形成激励、负 责的表决环境,以真实地反应公众的利益诉求。2.明确地方立法权限。根据法 治的要求,明确中央与地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同级政府的立法权限。地方 立法权的获取,应当以宪法为依据,以合宪性为基础,地方立法必须依宪进行, 依法而立,实现立法权的法制化,建议同步修改《宪法》《立法法》和《地方组 织法》,消除其间的不一致。细化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遵循《立法法》第8 条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专属立法权,完善法律保留条款,体现“法律优先”原则, 《立法法》第73条规定:“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 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专属立法范围以外的其他事项,为地方立法发挥作用留有余地。明确省与设区的 市的立法权限。在省与设区的市之间的立法权重叠时,先由设区的市行使,如果 设区的市能够较好地进行规制,省级立法主体不宜行使立法权;
如果设区的市依 靠自身的能力,无法解决或者省级立法主体进行立法效果更好,则由省级立法主 体行使立法权。其意义在于,调动设区的市积极性,节省省级立法主体的资源, 使省级主体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批准、备案和审查上。
[5]完善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人民政府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立法法》 第76条规定:“规定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人民代表大 会通过”;
设区的市之间的规范冲突,原有较大的市与不设区的地级市、副省级 市、一般地级市和不设区的地级市,在立法上避免地方割据和地方保护。3.明 确地方立法范围。在微观上,《立法法》第72条2款,将设区的市的立法范围限 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应当合理界定三 个方面的范围:城乡建设与管理,应当包括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政管理 等;
环境保护,应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 自然遗迹、人文遗迹等;
历史文化保护,应当包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 物质文化遗产和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宏观上,《立法法》对地方立法 范围,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法律保留条款,在第8条增加6和7两项,只能由法律规定;
二是第82条1款规定了例外条款,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是在宏观上,第 82条1款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 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4.完善地方立法监 督。以备案审查为保障,强化地方立法监督机制。为避免扩容后的地方立法权的 滥用,一定期限内,对受赋权的地方立法加强审查,定期评估,建立起地方立法 审查监督的程序机制,为此《立法法》规定了三种审查类型,完善地方立法的监 督机制:“备案”审查、“要求”审查和“建议”审查,同时,增加“主动”审查,设定 科学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评估标准,综合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指标,推动地 方立法权“放而不滥”的情况下,构建出个层次分明而又充满活力,法制统一而又 普遍非同质化的立法格局。备案审查,是立法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行政法 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日内,按照规定 分别报送有关机关备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工作最受关注,也最规范和典型。
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法规备案审查室”,是法律工作委员会下设的辅 助工作性机构,有人称其“违宪审查机构”,2005年修订《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和暂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通过《司法解释备案 审查工作程序》,2006年《监督法》专设“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一章,即立法 监督。就地方立法而言,备案审查不是地方立法的单纯备案,而是通过备案,履 行审查程序,通过审查,发现问题,并作出改变或撤销的处理决定。备案审查机 制,有利于解决地方性法规与上位法冲突、越权立法、地方立法利益化等问题, 保证国家的法制统一,“备而不审”则会使立法监督流于形式。在地方立法主体扩 容之后,备案机关的任务更加繁重,应当在省人大常委会成立法规审查备案室, 作为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事前审查,增加备案审查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未经审 查,不得公布。通过“备案”,达到“审查”的目的,并使“备案”与“审查”规范化、 系统化和常态化,并形成具体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