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中的主体间性研究|艺术的主体

教学艺术中的主体间性研究

教学艺术中的主体间性研究 互动式教学是高校长期以来的建设目标,但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 投入往往收效甚微,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教师对于互动教学中的“主体间性” (intersubjectivity)认识不足,既不能够树立学生的主体性以破除教师的“一言堂”, 又不利于教师和学生间的视域融合。

一、师生关系与主体间性 胡塞尔提出的“先验的交互主体性”,一直是哲学界和教育学界讨论的焦点 话题,对于将教师和学生凝结为“我们”启发很大。在教学艺术中反思现代西方哲 学对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讨论一方面可以提升我们对于师生关系的认识,另一 方面可以促成师生间的视域融合。主体性问题并不是一个局限于个体的问题,相 反,交往中的人具有“构成主体性普遍网络的交互主体性”。因此教师只有意识到 主体间性的普遍性,才能够在哲学的高度尊重学生,树立全程互动的教学艺术。

“主体间性”是一种关系的视角,既不偏向自我也不偏向他人,有助于打造教师和 学生互为主体的和谐课堂。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孤立而抽 象的,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师和学生同样都是人际网络上的网格,嵌 入了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网络,需要用教学艺术不断地去引导和整合。与此同时, 师生关系也应当回归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这种关系超越个别的现象,具有普 遍的交互主体性,是理性存在物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基础。也就是说虽然教师 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但在千差万别的经验现象之下存在着普遍的主体 间性。教学艺术可以合理地、适时地处理师生关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能超越 社会决定论,又能避免相对主义。主体间性引导下的教学艺术中既能看到师生关 系是不断变化的,又能维持师生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教师与学生共在 人与人之间的经验并不是简单的叠加,我们对于世界的经验有赖于“主体 间性”的先在,如果没有他者,我们认识不了世界;
没有他者,我们也无从发展, 所以教师不能以个体的方式去构建课堂和经验课堂,他必须尊重和依赖学生,必 须在对他来说“陌生的、交互主体经验的意义上来经验这个世界”。海德格尔重视 他者,认为独在不能脱离共在,指出“他人只能在一种共在中而且只能为一种共 在而不在”。由此可见,与学生共在正是教师最为完整的存在方式,它摆脱了那 种唯我独尊、抱残守缺的填鸭式教学,对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也助益颇多。与学生 共在有赖于沟通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全程互动的教育模式重视对话,重视在对话中开显意义,因为“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意义”。有效的沟通 和对话需要两个以上的主体的结合体和某种稳定的语言的框架。也就是波普尔指 出的沟通的前提:“至少把两个主体结合在一起的交互行为”;
“通过语言而建立 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意义的理解的主体间的框架”。在课堂的语境之下,教师应当 积极融入学生并倡导师生间的角色互换。此外,有效沟通不能够偏重自我或他人, 需要沟通理性的指导。哈贝马斯认为沟通以理性为基础,行动者“在相互联系中 彼此理解”受此启发,教师也应当用相互联系的眼光去看待师生关系,让学生成 为课堂的主体。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流,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环节。人 的发展并不局限于自我的成长,而是源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 人的发展”,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同样适用。

三、走向审美的教学艺术 美学是现代性的表现之一,也是教学艺术的基本走向。杨春时提倡审美主 义的主体间性,应意识到“‘我’与世界同一”。可见,审美主义的“主体间性”并不 意图消灭异质性而达成和谐,而是采用异质共存的世界观来统摄我们的经验域。

这对教育学的互动理论很有启发,因为单中心的动力源并不能形成互动的机制, 而只有多中心的多元课堂才可能超越自我和他人,并达成与世界的共在。教师与 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因为美学涉及的主要是感性的领域, 声情并茂的授课更能打动人心,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全程 互动的课堂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增加了审美的维度,可以增加授课魅力, 增进师生情谊,丰富课堂层次,加强授课效果。

作者:杨春时 黄煌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