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税收管理权和立法权的差异_税收立法权

剖析税收管理权和立法权的差异

剖析税收管理权和立法权的差异 摘要:合理划分税收立法权限,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适当下放税收管理权是贯 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国当前制定《税收基 本法》(或称《税法通则》)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 符合中央、地方立法权限适当划分的宪法原则,应统一认识,以法律的形式明确 规范并有效实施税收立法权与税收管理权的适当下放。

关键词:税收立法权税收管理权合理划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题的决定》规划了关于分步实施税制改革的战略,提出了“在统一税政前提下, 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管理权”的重要任务。合理划分税收立法权限,适当下放税 收管理权,完善税收管理体制也是我国当前制定《税收基本法》(或称《税法通 则》)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国家税务总局许善达副局长指出,只有合理 划分税收立法权限,才能创制出科学、严密的税收法律规范,为税收执法、司法 等活动提供明确、充分的法律依据,确保税收组织收入和宏观调控职能的有效发 挥,确保税收行政法律关系始终处于良性的互动状态。

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的要求,适当 下放税收立法权限,适当下放税收管理权限已成为目前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但问 题是,第一,如何真正统一认识,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权限划分;

第二,税收立法权限与税收管理权限下放的范围和程度应如何确定;
第三,如何 协调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立法关系和管理权限;
第四,如何对地方的税收立法权限、 管理权限实施必要的监督和控制。

一、税权的含义与税权划分 由于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层次性,税收也相应具有层次性,这就涉及到了中 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权划分问题。

税权是整个税收法律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分税制体制的核心内容,划分 财权的关键就是划分税权。所谓税权,是指税收的管辖权,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与居民间的税权关系;
二是国家机构与国家机构间的税权关系,即税收 的立法、执法、司法权在国家机构间的配置。所谓合理分权,主要是指这些权力 在国家机构间的合理划分问题。税权的具体内容应包括税收立法权、税收行政权和税收司法权。其中,税收立法权是基本的、原创性的权力;
税收行政权是最大 量、最经常行使的权力;
税收司法权是必不可少的,是为税法有效实施和税务部 门依法行政提供有力保障的权力。

(一)税收立法权。税收立法权是国家立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立 法机关或者国家政权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 和废止税收法律、法规的权力。它是国家的一项专有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 最高权力之一,它的行使在于对整个社会成员制定有关税收方面的行为准则和规 范。

(二)税收行政权。税收行政权是执行税收法律、进行税收征收和管理的 行政权,是政府的政权机关拥有的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的权限,包括税收征收权和 税收管理权。这些权力对于有效地保障税款的实现,保障社会资源从私人部门向 公共部门的移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税收司法权。税收司法权是国家专门的法律机构根据国家意志,按 照固定的法律程序拥有的专门审理、判决税务纠纷案件、税务犯罪案件的权限。

税收司法权的正确行使和司法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可为税法实施和税务部门依 法行政提供有力保证。

从世界各国的制度建设来看,税权的划分,主要包括纵向和横向划分两个 方面。

税权的纵向划分,是指不同级次的同类国家机关之间在税权方面的分割与 配置。如税收立法权在中央立法机关和地方立法机关之间的划分。纵向划分存在 两种模式,即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主要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集权 模式强调税收立法权要高度集中于中央政权,而分权模式则强调将税收立法权在 各级政权之间分配。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以法律秩序里中央规范与地方规范的多 少与轻重的相对比例而定。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强调集权的国家,还是强调分 权的国家,其集权与分权都是相对的。

税权的横向划分,是指税权在相同级次的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割与配置。

如在中央级次,税权至少要在国会与中央政府(在我国是全国人大与国务院)之 间进行划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税收管理体制应涵盖税收立法权、税收管理权、收入分配权等重要内容,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职责和财力的划分。

二、税权划分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原则 从实践看,各国都是根据各自不同的政治体制、法制水平、经济情况及历 史文化等具体国情来确定本国的税权划分模式,因而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在 确定税权划分内容时,既要紧跟世界各国制度建设的趋向,看到某些国家税权划 分的成功一面,也要具体分析其税权划分的背景,以综合考虑影响税权划分的各 种因素。

税权划分应当以下列条件为前提:
(一)政治与经济条件。税收对国力的盛衰、社会的安定、政权的安危, 都有重要意义。划分税权必须以维护中央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地位为前提, 以有利于强调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为条件。在经济上,税权划分应有利于促进市场 经济的健康发展。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各个大小不同的区域, 也有各自独立的活动要求,独立地决定自身的事务,这就要求有相应的税收权限, 税收划分必须有利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二)各级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合理划分的条件。中央与各级政府为实现各 自的职能,都负有一定的责任,这就是事责。有了事责,就须履行,就需权力保 证,这就是事权。一级政府负有的事责大,事权也相应扩大。相应地,政府为了 履行事责,在拥有的各种事权中包含了十分重要的财政权。财权随事权而生,是 事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税权是财权的一项主要内容,财权的内容也同样不 只是税权,还应包括其他获取财政收入的权力,它们同样要在不同级次政府之间 进行划分。

(三)法制条件。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和既代表国家又代表地方的地方政 府之间的各种关系,都需要法律界定,税权划分也不例外。税权划分必须有法可 依、有章可循,通过法律形式界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立法、执法、司法机构的 税权权限,各级政府各尽其职,各行其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税收征管上的 随意性、盲目性,避免相互扯皮、相互越权行为,有利于依法征税和依法行政。

由于地方政府相对中央政府而言更了解当地的情况,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 或地方公共产品更有针对性,因而可以避免由于中央政府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需 统筹全局而造成的效率损失。鉴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其税收管理权限的集权和分权程度也各不相同,但一国总应结合自身的具体状况,合理分权,使得地方能够 在不违背中央宏观调控意图的条件下,拥有完成自身职能所应具备的税收管理权 限。

税权划分的一般原则如下:第一,财权、税权与事权相一致,政策目标与 政策手段之间大致平衡的原则。第二,课税权宜划归中央政府的若干原则,具体 包括以下课税权:与宏观经济稳定密切相关的税种的课税权;
与公平收入分配密 切相关的税种的课税权;
与资源流动性密切相关的税种的课税权;
辖区间税基分 布不均匀的税种和容易导致辖区间税负输出的税种。第三,课税权宜划归地方政 府的原则。地方政府要完成其职能,必须有相应的财力保证。将某些税种的课税 权赋予地方政府,是保证地方政府财力的必要条件。

地方税是以地方税收收入的归属为标准来划分的,遵循的是居住地原则。

对于居民个人来说,公共服务提供的利益是一种最终受益。按照受益原则,要求 人们在其受益地付费,受益地指服务消费的发生地,也即居住地。基于受益原则, 某些税种的征收对象获得收益大小与当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劣息息相关,因 此,此类税种若税负较重则意味着享受了较好的公共服务,不会出现税基向税负 较低的地方转移的现象,适合地方征收。//wWw.gWyoO.Com 从理论上讲,应将税基比较固定的税种划给地方政府,地方税一般只能是 以居住地为基础的税,这些税只对本辖区居民征收,并且税负最终归属于本辖区 居民。从这个角度讲,财产税宜划归地方。

另外,从征管角度讲,某些税种由于自身特点,如税源分散、计税依据或 税率的确定较复杂等,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协助对税收的征管尤为重要。这类税 种由地方征收较为适当,因为这样做可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降低税收征管 成本,提高征管效率。

三、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 从公共物品或公共产品理论来说,由于政府最主要的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 而公共物品是分层次的,从效率的角度说,不同层次的公共物品应当由中央政府 和地方政府分别提供。因此,对税权进行有效配置,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税权范围, 有利于政府为社会、为国民提供更好的公共物品,实现国家职能。同时,我国区 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对不同层次的公共物品也存在着不同的偏好,特别是由 于目前我国各级预算主体不能得到足额的财政收入,因而才会通过其他途径来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以上情况说明,税权适当下放的确是必要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中央政府集中财力进行有效的 宏观经济调控,以实现政治经济的稳定;
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 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差别很大,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分权,逐步建立完善的地方税 体系。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应建立起以中央立法为主、 省级立法为辅,两级立法相辅相成的立法格局。税权纵向划分的核心问题,是对 地方税种的立法权应否下放。笔者认为答案应是肯定的。理由在于:一是赋予地 方适度的税权,有利于促使地方因地制宜地积极采取某些税收措施,挖掘税收潜 力,改善财政状况,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中央主管部门集中精力,管好 大政方针。二是赋予地方适度的税权是有效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必要条件。三是 适度分权有利于增强税收法律的适应性,如有些小税种适当下放给地方有利于地 方因地制宜地开辟新税源,而且也解决了这些税种全国统一立法难以适应地方实 际情况的矛盾。

地方享有税收立法权符合中央、地方立法权限适当划分的宪法原则。宪法 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 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地 方享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也符合《立法法》的具体规定。

为此,我们认为,除了应将那些为保证全国政令和税收政策统一,维护全 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地方税的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外,可将其余地方税税 种的税收立法权限作如下划分:
(1)对税源流动性、外溢性较小,不易引起经济波动,适宜由地方独立 征收的地方税,允许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其行政区域内独立开征,如财产税。

(2)税源较为普遍、税基不易产生地区之间转移、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税种, 以及涉及维护地方基础设施的税种,如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 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中央只负责制定这些税种的基本税法,其实施办法、税 目税率调整、税收减免征收管理等权限可赋予地方。(3)对全国统一开征、对 宏观经济影响较小、但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的地方税种,除由中央制定基本法律 和实施办法外,税目、税率调整、征收管理等权限可下放给地方。(4)对全国 统一开征且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地方主体税种,如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由中 央制定基本法律法规及实施办法,可将部分政策调整权下放给地方,由地方在中 央规定的幅度范围内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及其他情况自行确定,如对税率、扣除标 准等可规定一定的浮动幅度。(5)地方税收管理权原则上宜掌握在省级政府,不能层层下放,属于地方立法的必须经过立法程序的批准,不得由有关部门自行 决定处理。按照《立法法》第8条第8款的规定,有关税收基本制度方面的事项属 于法律保留的范围,只能制定法律,而法律的制定权限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地方权力机关只能按照《立法法》第63条、第64条的规定,由省、自治区、自辖 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因此,税 收立法权下放的范围应该只能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权力机构以及较大的 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6)建议建立地方税收立法、中央审查备案制度。省、 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有关原则,通过税收立法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征新的地方税种, 须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同意,并于事后报中央备案。;合理划分税收立法权 限,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适当下放税收管理权事关重大,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 税收法律制度对其进行规范,以保证其规范有序地得以实施。为此应加快制定《税 收基本法》(或称《税法通则》),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中央与地方税收权限的划 分,并进一步健全地方税制度,规范财政管理体制,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制度,坚持依法治税。在我国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财税管理体系的进程中,我国 税法体系的完善应当是中央和地方各自的税收权限划分明晰化、合理化。为此笔 者建议在《税法通则》的设计中借鉴国际经验作出规定,采用中央集权并有效实 施宏观调控前提下的适度分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