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
浅谈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 摘要:《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汪晖、黄平接任 《读书》主编后,引发了思想文化界诸多争议。通过细应读《读书》十年文选所 刊发文章来考察汪晖《读书》办刊理念的特点以及办刊思路转变背后的文化语境。论文关键词:《读书》;办刊理念;文化语境 一、拓展学科领域 学科领域的拓展使得《读书》内容呈现“杂”和“博”的特点,且在思考深度 上较过去有过而无不及。如此转变,笔者认为可以归因于二方面:一方面是主编 的学者办刊特色,重视理论和知识的客观探讨,而非人文情趣的咀嚼玩味;另一 方面,汪晖和黄平要延续并发扬《读书》自觉介入时代并记录时代的特点。“我 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中国素来有一个清 议的人文传统,这本来很好,现在也特别需要。美中不足的是,文人雅士有时孤 芳自赏,保持自己的清高和纯洁,缺点是影响面比较小,对时代问题的敏感比较 差。”拓展学科领域的目的无非是开阔视野,为读者提供多元的、对称的信息, 有利于形成反思的讨论空间。基于这样的认识来看,不可否认的是汪晖和黄平以 学者视野领航,将《读书》引领到了更开阔的疆域。
二、介入“现实”讨论问题 从 1996年起,《读书》杂志发表了一系列专题性质的讨论,诸如大众民 主与宪法问题、全球化与亚洲问题、二十世纪的战争与革命、金融危机、三农危 机、医疗改革与社会保障体制的困境、恐怖主义、新左翼与新自由主义之争、法 律与民主、民族主义、女性主义、国企改革与产权问题、生态危机、华人华侨与 跨国家的网络、媒体与新纪录运动等等,其中一些讨论成为整个社会关心的全局 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们对时代变革、思潮纷争、社会问题 的一种积极主动反应,也就是汪晖所说的“介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