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转型与发展支点的选择 高等教育体制

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转型与发展支点的选择

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转型与发展支点的选择 摘要:综观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高等教育是 民族素质提高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基石,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如何实现由 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是政府相关部门和高等教育界应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 问题。本文简要回顾并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转型和变革,从学校、学科、 学术、学人和学子五个方面提出了重视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战略支点构 建的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
体制转型;
支点;
选择 强国必先强教,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和民族振兴的战略性事业。从科 教兴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 设人力资源强国再到最近提出的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思 想,都反映了党中央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心。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高 等教育体制转型和变革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的关键环节和战略支点进行初浅的探讨。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实现了重大变革和转型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改革的日益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通过体制转型和变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和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发育层面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 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已达8200万,实 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据最新资料,截至2010年1月,美国高 等学校总数为6459所,在校的各类学生人数大约为1600万人。其中,公立高等学 校2099所,在校学生大约为1200万人,占75%;
私立高等学校4360所,在校学生 大约为400万人,占25%。我国目前共有2600多所高校,学生总规模达2980万人, 每年毕业生600多万,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我国累计培养了33.5 万博士、273,2万硕士和1830万学士,分布在各行各业,成为领军人物和骨干力 量。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这些变化,与高 等教育体制变革和转型密切相关。

(一)本科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高等学校办学体制实现了从国家计划一统局面向多种办学模式的转变。

除国家出资创办的公立高校外,民办、股份制等办学模式相继出现,境外一些机 构或个人也加入办学行列。

2、在招生和录取环节,招生考试制度实现了由以往长期盛行的全国统一 考试向区域性更加灵活的试题和自主招生方式的转变,全国高考试题统一的局面 被打破,全国统一招生划线被部分高等学校试行自主招生与统考相结合的招生模 式所替代。自2003年开始,开始了部分高校自主招生的试点,目前试点高校已达 80所。几年来,有3.9万名学生获得自主选拔录取公示资格,实际录取1.6万名考 生,占相关高校计划总数的4.3%,自主招生成为高考的补充,这种方式是有利 于实现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的一种积极探索,同时,也有利于一考定终身的统一 考试的不足有利于选拔出更加具有创新潜质的、全面发展的、学科特长突出的优 秀学生。

3、在培养方式上,实现了从学年制逐步向学分制的转变。教育主管部门 对高等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宏观方面的调控制度正在形成:在专业设置和招生 计划、学科点设置等方面,高等院校的自主权得到了逐步扩大。很多高校的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正悄然试点,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在探索之中,千校一面的局面 正逐渐改变。

4、在就业环节,国家通过计划包揽毕业生分配的局面被打破。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大学生自主择业:二是用人单位结合岗位需求进行自主招聘。以往 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实行的由国家统招统分的模式完全被打破。

5、在经费投入上,实现了单纯依靠国家计划拨款到吸收社会各方资金办 学的转变。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三本以及民办高校的出现, 就是对国家财政资金的有效弥补。在国家投人的教育经费紧张、办学经费投入不 足的情况下,许多高校靠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来满足因扩招所必须的办学条件的 改善,高校发展过程中规模牵引、融资发展的特征比较明显。整个十一五时期, 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达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但仍满足不了教育事业 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多种融资模式将长期并存。

(二)研究生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1、研究生招生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单一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 生培养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

2、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实现了新的变革,学位方式出现多样化。到2010 年,我国博士、硕士、学士授予单位已分别达到347所、697所、700余所,全国 在学研究生已达140.50万人,其中博士生24.6万人。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等教 育的层次结构,除学术型学位门类逐步齐全和完善外,以探索多样化招生选拔办 法、重视和提高实践水平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程启动并取得显著成 效。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自1991年建立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 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目前,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总数达到38种,包括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

2010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占硕士生的比例。已从2008年的6%提高到25%, 2011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51万人,其中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达到30.5万 人,占到报考总人数的20%以上,经教育部批准的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 改革试点的学校已达到64所。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比 例将由现在的约30%增长到50%,我国将形成学术型研究生和学位型研究生各占 半壁江山的总体格局。

(三)高等教育实现了以国内为主向国内与国际并重的转变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在逐步恢复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 基础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按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国际的要求,学习和借鉴 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招 收国际留学生、派遣中国学生出国学习、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外向型办学 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深刻地影响到高等教育事业,全球化所包含 的国际性和开放性,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支点的选择 关于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 强调,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 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 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应该说,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这就是提高质量、推进内涵式发展。如何 落实这种思想,高等院校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选择好若干支点进行 点的突破。(一)培育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众所周知,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有三:即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人才培养是中心任务,是高校的生命线。

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永远没有终点的长跑运动。

《大学》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 力固然重要,但知识和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思想比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有知 识、没有能力,不会做事或做不成事;
但有知识、有能力而没有思想,不知去做 啥事。大学精神是一种软性资源,对推进学校发展、突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 争力具有重大影响。自1953年美籍华人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50多年以来, 该奖一直与中国科学家无缘,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大学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尽管我们拥有不少高水平的院士、博导和教授,拥有大量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 也有大量的经费投入,但关键的因素在于缺乏创新的大学文化。缺乏一批务实、 甘于寂寞、甘于坐冷板凳、不图虚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浮躁与功利一直紧 紧地笼罩在大学的周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英国可以没有印度殖民地, 但是不能没有莎士比亚。大学是先进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要源泉,要培养有文化、 有思想的人才,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培育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

(二)按照系统观点,从学校、学科、学术、学人、学子五个支点构建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注重教学质量的转变,高校必 须树立系统观念,从学校、学科、学术、学人和学子五个支点,构筑全方位、全 过程、多层次和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大堤。

1、在学校层面。(1)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用观念统率教学改革和教育质 量的提高。高校教育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 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优先考虑教育资源对教学的配置:(2) 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尤其要重视软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美国教育家伯顿R克拉 克曾经说过,一个强大的院校神话,是储备在院校士气库存中的资源。大学精神 环境这种无形的场对生活于其中的师生员工具有统领作用、巨大的凝聚力和感染 力。大学环境是学校各项活动赖以存在和生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 括硬件环境和软环境,今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是软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生动 活泼的学习环境、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和充满爱心的育人环境:(3)要遵循高等 教育和科学管理的基本规律,精心编制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网络,建立全员参与、 质量至上、预防为主、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要加强教学工作制度 建设,不断推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保证教学质量,要建立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毕业生跟踪调查制 度、教学质量奖评选制度等,各教学环节要基本形成较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 质量标准,并认真实施;
(5)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包括调查、讨论、 设计、专家论证等阶段,这一阶段的各项工作的质量决定着课程设置和培养环节。

如果这一过程工作质量不好,草草了事,就会给教学后续过程质量留下后遗症, 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兴趣。因此,必须开展充分的前期调研,在 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产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确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2、在学科层面。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 的主要源头是高校,而高校培养人才的平台就是学科,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是人才 培养的根本。(1)学科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 有一流的大学,要抓好重点专业建设,强化学科和专业优势,集中资源,力争有 所突破。可采取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思路,聚集优势学科的力量,集体攻关, 形成优势学科,争取以局部和个别优势学科的超常规发展带动学校学科建设;
(2) 学科建设是高校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学科研究力量的布局和调 整必须突出自身的优势,凸显办学定位和特色。要根据社会和自身条件制定各学 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和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3)学科建设必须符合社会 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学科、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多,要逐渐由知识 本位转向社会本位或应用本位,毕业生的就业率或满意就业率成为政府、社会、 学生家长评价一所学校的首要标准。

3、在学术层面。(1)学术研究必须围绕基础理论的前沿问题和产业发展的 需要展开。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拔尖人才是核心,高水平教师是关键, 学术成就是标志;
(2)科学研究要与教学与相结合。最好的大学教学和研究是探 索知识这一整体同等重要的成分。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提高教师的科研 水平。每一位教师都要强化科研意识,要有做科研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德国哲学 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带 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精神。要鼓励教师强化科研意识、培养 科研能力,不断地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同时以创新能力影响、带动学生;
(3) 要提高学术成果的转化率。最大限度的减少学术研究领域的浪费,学术研究必须 重视质量,切忌过份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

4、在学人方面。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 的关键也在教师。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 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1)要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提倡教授、副教授必须讲授本 科课程,加强本科基础课教学,建立主讲教师制和主辅讲教师制。要充分发挥老 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老教师对年青教师的一帮一活动:(2)要加强师德 建设。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自觉做到课前认真备课、 课堂教学严谨和课后辅导答疑。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对于工作态度不端正、投 入不足、教学质量差的教师要从严要求,该处罚的处罚,该淘汰的淘汰,逐步建 立健全优秀教师表彰机制和相应的淘汰机制,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3)教 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要将传授新知识和将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 的培养,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4)教师队伍是大学提高质量的根本所 在。实践证明,教师知识结构的复合度、知识转换的能力集,不同学科专业教师 形成的知识共同体所产生的思维启迪与脑力碰撞,有利于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 式的创新,学校要创造专业教师与工程师、金融师和企业家团队交融的环境,提 升教师实践能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5、在学子方面。(1)要重视大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育。知识来源于实 践,能力来自于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 要,对于大学生成长也至为关键。据相关专家的研究,美国大学生创业率达20%, 而中国大学生仅为1%。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近700万人。加上 中职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加强创业教育培训,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 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良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紧跟社会需求风向标, 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和培训,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加快大学生创 业孵化基地建设,倡导产学研结合,积极拓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并建立稳定的合 作关系,特别是要形成支持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与社会氛围;
(2)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实行3+1或1+2+1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大四现 象(校园里找不到大四学生),除少数考研之外,其余大部分忙于找工作,奔波于 各种招聘会、各种辅导班、或准备出国。结合国外的经验,建议对那些应用类专 业试行在学制不变的情况下,前三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让学生走出校门,走 向工厂和社会,由工厂和社会相关单位完成后续在职教育,延伸人才培养链条, 学校蓄水,企业养鱼,把大学的教育功能部分地延伸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工厂,促 进产学研合作;
(3)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力为目标,积极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一要创新教学模式,重视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要营造鼓励创新的校园环境,课堂教学、学习、学术 环境应当宽松,培养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氛围,激发大学生创新的潜能;
三是制 订鼓励创新的相关政策。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发明创造奖、大学生科研计划、创新人才培训班等活动,激励创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提高他们参与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