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馆藏,便利读者——《甘肃地方文献书目》简评
揭示馆藏,便利读者——《甘肃地方文献书目》简评 研究西北地区及甘肃的历史地理、经济资源、文化艺术、民族宗教、学者 著述、社会动态等方面的问题,综合及专题的书目和索引是必不可少的检索工具。甘肃省图书馆作为一所具有近七十年馆龄的老馆,她在揭示馆藏地方文献资料, 便利读者的工作上,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编制了几十种有关地方文献的书目索 引。这些书目索引运用文献工作的动态规律,揭示了文献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系 统地提供了专题和科学的文献线索,给研究西北地区和甘肃地方的工作者带来极 大的方便。笔者亦曾借助这些检索工具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深有所感,其中一 部《甘肃地方文献书目》尤具特色。该书虽系油印初稿本,但已成为读者研究甘 肃地方问题的必要的工具书、本文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试就这个《书目》的特点 和体系结构做一简要评述。
(一)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得名始于元代,建省则在清初。史前期就有新石器时 代文化。周代发展了农业,创造出种种农具,汉时开辟河西走廊,成为通往中亚 和欧洲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对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有过重大的贡献。在甘肃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除金、银、铜、铁、镍、铬、锰、锑、汞等外,还有云母、 石棉、滑石、硫磺、芒硝、金钢石、大理石等矿产。尤其是石油和煤的蕴藏在全 国更是闻名。甘肃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黄河、洮河、渭河流域发现了各种彩陶、 石刻和古器物。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 窟等处,均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和精美的艺术创作,在中国文化史上放射着辉煌 灿烂的光华。
自汉代起,甘肃的学者就云起蝉联,其中有史学、经学、文学、哲学、金 石、方志、艺术诸家。他们的著述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在科学上如天文学、 地理学、医药学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在两千多年内这些学者经过艰辛的钻研 和努力,即使在是烽火连天、流离颠沛的岁月里,也未曾磨灭他们著述的意志。
然而,由于历代统治者对文化的破坏,加之甘肃受交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以致 散失和湮没了很多著述。仅就现在汇集搜罗的这一部分,已可见各种著述的宏富 和成就的卓越,也可由此管窥甘肃文化发达和学者著述的概貌。因此,研究甘肃 地方的历史情况,首先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关于甘肃历史的书籍文献资料。而编制 出一部详尽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书目,对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则是功德无量的。
《甘肃地方文献书目》是一部综合性的文献书目。它包括了史、地、理、化、农、林、牧、水、气象、矿产、艺文、交通、财税……等多种文献。这些文 献有近代、现代的,也有当代的。仅就本《书目》的“地方军事”这个子目上看:
从清道光的《甘肃供支银两结册》到民国初年的《甘肃省民国三年起十四年止军 费预算书》,从1942年甘肃省政府编的《甘肃兵役概况》到1959年甘肃省兵役局 编的《甘肃省一九五八年民兵训练工作会议材料汇集》,其中收集了跨越136年 间的文献,虽则只有49种,但通过这些文献的本身价值,亦可窥甘肃地方军事之 一斑。
《书目》对甘肃省区的地方文献罗致详尽,可谓收录无遗。其中既有原始 资料,也有辑录、辑注。如在“史料”一项中,仅收入张维“陇事摭录”就多达三十 余种。举凡解放前后有关书目、索引、期刊、论文、剪报资料、学术著作及各种 专书均在收编之列。资料版本除普通铅印本、刊本外,大部分为抄本、稿本、油 印本、影印本、石印本,更有丰富难得的原稿本、写本、拓本和彩绘、墨绘等。
《书目》编者在揭示馆藏文献上不遗余力。近代、现代的文献是构成这一《书目》 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抄本占三分之二左右。就当代文献而言,反映建国三 十年来的地方资料亦均有收录,也是洋洋大观。甚至《书目》中还收录了甘肃地 区几个城市历年所刊行的市内电话号码簿。仅通过兰州市电信局1960、1963、1966、 1975、1977年出版的五本电话号簿的对比,可以看出1960——1977这17年中兰州 市政的改变,诸项事业的发展,各种机构的增设。它们真切地反映出短短十来年, 兰州市做为一个省会的社会变化。另外,《书目》中的“酒泉揽胜”,系1962年2 月17日及4月7日光明日报的资料剪贴,“甘肃风光”和“祖国的甘肃”分别为1962年、 1964年的台历剪辑本,此亦表明编者对资料孜孜以求的精神。
《书目》对文献的收录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就文献本身而言),而通过文 献又体现了《书目》的重点所在。如《甘肃各县舆地分图》、《甘肃地理沿革图 表》、《甘肃省统计年鉴》、《甘肃历代地震记》、《甘肃历代自然灾害录》、 《甘肃辛亥后四十年政兵民三变史料》、《陆洪涛督甘史料》、《国民党反动时 期的甘肃》、《甘肃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专刊》、《解放前四十年甘肃政 治概述》等这十种文献书目,就大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甘肃的历史地理。又如《甘 肃经济建设纪要》、《甘肃之水利建设》、《甘肃之工业》、《甘肃地形与地质 概略》、《甘肃河西荒地区域调查报告》、《甘肃农业概况估计》、《甘肃皋兰 北乡自银厂铁硫锰铜等矿之初步观察,这七种文献,也可从中看出甘肃经济资源 的大略情况。在文化艺术上,除去敦煌和其他几个石窟的艺术典籍之外,还收入 了《淳化阁帖》、《西狭颂》、《赵宽碑》、《黄龙碑帖》、《五端图》等,这 些文献也显示出了甘肃文化艺术的风貌。《潜夫论》、《黄帝甲乙经》、《李长吉集》、《空同于诗集》、《二酉堂丛书》、《乾象古今集说》这类集子更是说 明了甘肃学者在学术研究上奋力不倦。特别是,《书目》从“文献”的角度出发, 收录了政治观点反动、歪曲历史事实的图书和反动机关、反动分子的著作。这是 编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工作者提供正反两方面资料的一种探索(当然, 这些资料是严格控制借阅对象的。这在编者说明中已有明确规定)。
(二) 《书目》分类组织和编排结构是严谨的。在编排顺序、分类、著录上,这 部《书目》体现了便利学术研究的编辑方针,它的七个大类排列次序是:1.综合, 2.自然科学,3.应用科学,4.社会科学,5.历史地理,6.文学艺术,7.图 录。这种排列方式有异于其他书目的一点是将综合类置于首位,起了提钢挈领的 作用。然后根据各种文献的实际,一一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从气象地质到行政 舆图,紧紧相连,如贯一气。七大类中包括四十一个小类,在这些小类中又将有 联带关系、内容相近的并为一项。如应用科学类中把“畜牧、水产、蜂蚕”和“市 政、机械、化工”各并为一项。社会科学类中把“歌谣、传说”和“法规、司法”各 并为一类,这种合并明显地表现出文献的内容联系,环环入扣,显得很有逻辑性。
细读《书目》感受到编者良苦的用心和对“文献”认识的深度。
应用科学是本《书目》的第三大类,包含16个小类,收录文献569种,其 类列如下:
1 卫生医药 2 农业 3 土壤水利 4 农业植物保护防治 5 农作物 6 园艺 7 森林治沙 8 畜牧、水产、蜂蚕9 工程建设 10 道路、铁路 11 水利工程 12 灌溉工程,水土保持 13 市政、机械、化工 14 采矿、冶炼 15 制造工艺 16 商业 小类1“卫生医药”共收文献30种,卫生占12种,医药占18种,从《甘肃省 卫生实验处第一期总报告》(甘肃省卫生处编 1936年)到《甘肃省卫生事业十 年成就展览纪念画册》(甘肃省卫生厅编 1959年),有关甘肃地方的卫生防疫 资料虽是寥寥数篇,但1936年至1959这23年的卫生防疫情况已略见端倪。医药部 分从《甘肃的药材》(甘肃省商业厅编 1958年)到《甘肃省29个地区单位关于 妇女闭经的防治及调查分析》(甘肃省卫生厅编1961年),所收医药文献可视为 给卫生文献作注脚说明,作补充引正,因而使得这一类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小 类7“森林治沙”共收文献39种,森林14种,治沙25种,从森林保护到沙漠治理进 而引申到植被保护,彼此参照,相互关联。把森林和治沙归为一类,这在编排上 也是很科学的。上述这种归类编排,显示了该《书目》编制体例上的特点。
社会科学是该《书目》的第四大类,其小类排列顺序如下:
1 教育 2 民族志 3 歌谣、传说 4 社会 5 社会救济6 经济 7 农业经济 8 工业经济 9 财政 10 地方制度 11 法规、司法 12 地方军事 这样列类,就反映文献资料内容来说,体现了其内在规律性,衔接过渡显 得自然,给读者一种层层递进的感觉。在这一大类中,收录有关经济类的文献189 种,又将经济细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两个子目,“经济”作为总论性类目列于 前,又置工业经济于农业经济之后,让读者体会到文献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这 种客观地、尊重文献史料的编排形式和分类序列在该《书目》中俯拾即是。此亦 可以看出编者对甘肃地方文献搜集整理的精细用心,以及分类编目这一过程中的 勤奋劳作。
《书目》中每种文献都依顺序号、书名、卷数、编著者、出版年、出版者、 册数、页数、装订和附注等十项著录。由于著录完整、清晰,突出了文献的价值, 从编著者到出版年月,从版本区分到装订形式,虽不曾见到其文献,却给读者造 成一种“似曾相识”的初步印象。如:
1369 甘肃乡试硃卷(光绪辛卯科 段成忠卷) 光绪十七年刊本 一册 线 装 该《书目》并附有补遗及所收2461种文献的书名笔画索引。其文献细致的著 录,给读者大大地节约了检索时间。
(三) 《甘肃地方文献书目》是甘肃省图书馆为研究甘肃及西北地区所编印文献 书目之一。1978年3月和7月,该馆又先后编印了《甘肃地方文献索引 1909——1949》和《西北地方文献索引1909——1949》,它们和这部《书目》相 互参证、配合使用,为研究甘肃地区历史沿革、社会风貌、物候物产、地质变化、 文化交流、民族宗教、教育变革诸问题的科学工作者解决了许多疑难。通过文献资料的有力提供,使这些研究工作者在不同的学科、专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书目》给研究工作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书目》也日益显示 出它做为三次文献的真实价值。因而它得到了国内研究甘肃及西北地方史地学者 的交口称赞,这是当之无愧的。
《甘肃地方文献书目》仅仅是一部初稿,荟罗尚不完备,但在编者的努力 下,已经发挥出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益。《书目》与该馆近几年陆续编印的《地 方文献资料索引》相比较,无论在收录文献的范围、编制体例及其特点上都是比 较突出的。笔者感到此《书目》美中不足之处是:
(1)对“文化大革命”这个时期所刊行的各类出版物,搜集似乎不够充实, 显得空了一点。当然,也可能对这个时期收集的资料还未整理出来,希望能在日 后加以补充。
(2)《书目》服务的读者对象是有一定范围的,但做为研究甘肃地方文 献的工具书,在著录中似应对其中一些书名深奥、使读者费解的文献作出简明提 要,也许这样《书目》就会更加完整些。
(3)民族宗教,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宗教”未 单独设类予以突出。
(4)在分类方面有些地方还欠准确,如在“史料”中各种名宦表和事略, 此类文献似应集中编列入“传记”中为宜。另如《甘肃新志》、《甘肃通志稿》可 在总论性质的“综合”举列出,然后再将各专题分散在有关类目中反映出来,使之 互相参照,这样,《书目》就显得更加系统有序。
总之,甘肃省图书馆为了便利读者,揭示馆藏,编印的《甘肃地方文献书 目》,使读者受益非浅。希望这部书目在这个初稿的基础上,日臻完善。能够早 日修订出版。
〔出处〕 图书与情报 1983(3)